神州细胞定增9亿获受理,多管线布局驱动长期发展
神州细胞定增9亿获受理,多管线布局驱动长期发展
8月28日晚,神州细胞(688520.SH)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72亿元。此前,公司定增预案获上交所受理,拟向控股股东拉萨爱力克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9亿元,拟用于为研发补充流动资金,将有效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资产负债率。
大股东全额认购彰显对公司前景的信心,也体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质增效重回报”不仅是承诺,更是神州细胞持续践行的方向。
研发与创新并进,构建多元增长基础
报告显示,业绩波动主要受核心产品安佳因®地区及地区联盟集采降价、医保控费等影响,重组八因子整体市场规模收缩,为此,公司积极开拓下沉市场,争取更多入院机会和覆盖更多患者,并确保安佳因®在重点省份集采中标和价格降幅优于行业平均。同时,近两年新上市的产品正逐步形成新的营收增长点。
自研抗体药物安平希®、安佳润®、安贝珠®已悉数纳入国家医保,覆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瘤和实体瘤领域多个适应症。2025年2月,安佑平®作为中国首个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全人群获批一线治疗的PD-1/L1抑制剂,有望填补国内一线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全人群缺乏正式获批免疫治疗药物的空白,为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安佑平®目前已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与此同时,神州细胞也在不断的优化自身运营成本和研发效率。中报显示,神州细胞研发投入维持在3.9亿元左右,支持了14个主要产品的临床阶段投入和更多临床前候选药物的开发。研发工作保质重效,根据经营、资金状况、临床结果和竞争态势,动态调整优化临床前和临床管线以及临床项目的优先级,优化研发资金配置和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目前神州细胞已掌握重组蛋白、单抗、创新疫苗的全流程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技术,所有品种均为自主研发,产品管线兼具深度与广度。
截至中报披露日,神州细胞共有13个在研产品处于临床阶段,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疾病、宫颈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多个领域。公司正加速推动更多候选药物从临床前进入临床研究。
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多措并举控本增效
作为负责任的上市公司,神州细胞在推进研发与管线拓展的同时,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投资者信心。
2025年6月,公司启动再融资计划,拟向控股股东拉萨爱力克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募资不超过9亿元。8月26日,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若按发行数量上限测算,发行后总股本增至4.7亿股,拉萨爱力克持股比例升至62.98%,实际控制人谢良志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70.86%股份。自上市以来,谢良志未减持公司股份,反而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或启动控股股东锁价定增等形式持续加码,与公司未来深度绑定,其长期主义战略布局清晰明确。
公告显示,定增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研发流动资金,优化财务结构,减轻经营压力,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为应对短期盈利压力,神州细胞还加强了各项支出管控,多维度提质增效:财务上优化成本,严控非核心开支;研发加强立项与精细化管理,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生产环节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运营管理精简环节,合理控费。
为保障研发进度、实现资源优化与跨部门协同,神州细胞还搭建了项目管理计算机系统,已于报告期内试运行。正式上线后,将显著提升研发速度、质量稳定性及成本效益。
创新药研发是一场关乎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当前,我国创新药企业正处在从研发驱动转向商业化突破的关键阶段,唯有依靠企业持续创新、政策精准支持、多方协同发力,才能共同推动中国创新药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七月初,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十六条具体举措,为创新药产业注入新动力。
近日,神州细胞董事长谢良志博士作为创新药企业代表参加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并发言,从药品审评、市场准入、医保支付和商业保险等多方面提出改革需求和建议,并表示神州细胞一直坚持长线创新,坚持企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理念。目前,中国创新药临床研究规模已占全球30%,位列第二。打通创新药从上市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推动产业突破的关键环节。
来源/宿迁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