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火箭回收船入列,星际荣耀百亿估值冲刺“可回收+上市”

2025-08-15 17:08:01
2025-08-15

中国首艘火箭回收船入列,星际荣耀百亿估值冲刺“可回收+上市”

 8月5日14时08分,中国首艘运载火箭回收船“星际归航”号完成了下水任务,未来可用于多个中大型重复使用火箭的海上回收任务。某种程度上,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海上回收火箭时代的正式开启。

  中国商业航天降本增效的闭环需要火箭复用来完成,而火箭回收船是海上回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前鲜有披露的中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海上回收技术路线在这一时刻显现雏形。

  作为世界第五艘、中国首艘运载火箭回收船,若持有方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际荣耀”)能够在今年底完成其新火箭双曲线三号(SQX-3)的入轨发射+海上回收,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此类技术的国家。

  根据公开资料,星际荣耀的科创板IPO辅导已推进至第二十期,在政策明确支持商业航天的“资本元年”里,技术突破与资本进程正同步加速。

  海上回收火箭技术的关键突破

  从外形来说,这艘船就像“钢铁巨兽”:长约100米、宽42米,拥有足够稳稳接住一子级火箭的40米×60米回收甲板,未来将用于双曲线三号(SQX-3)运载火箭首飞的回收环节,实现运载火箭“回收-检测-维护-复用”的全流程闭环。

  作为星际荣耀在海南文昌投资的三大项目之一,这艘回收船采用智慧的无人值守模式,专用存储舱可满足火箭部件的海上转运需求。在DP2级动力定位系统的加持下,能够实现在四级海况下精准捕获、五级海况中稳健航行。

  官方信息显示,今年9月,这艘船将抵达海南开展海上合练,为双曲线三号这款中型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首飞任务做准备。

  海上回收技术是商业航天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相较于陆地回收,海上平台具有回收点灵活、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能够大幅提高火箭回收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星际荣耀双曲线三号研制团队技术负责人曾表示,相比于猎鹰九号常用的溅落海域,我国南海海域风浪条件更具挑战性。因此,双曲线三号研发团队需要重点解决攻克船只摇摆、精确定位等技术难题,以保障火箭在移动平台上的稳定着陆。

  目前,关于星际荣耀海上回收技术的最新进展,官方尚未公布详细信息。若能成功克服南海海域的独特挑战,实现火箭一子级的海上回收,将标志着中国航天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当前,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已成为国内各个商业航天公司竞争的核心领域。多家商业火箭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其液体可回收火箭的首飞,例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等。

  中国商业航天破壁者

  在中国商业航天十年的发展史中,星际荣耀占据重要地位,是领先者亦是破局者。

  星际荣耀公司成立后,便确定了“以小型固体火箭起步,以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为主”的“固液并举”发展路线,并率先实现了国内民营商业火箭公司首次发射入轨。

  2019年7月25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曲线一号遥一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中国首家完成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的民营企业,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零的突破。

  目前,星际荣耀首款四级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双曲线一号(SQX-1)现已经进入商业化发射阶段。

  尽管曾经历发射失利,该公司持续进行技术研发。该公司自主研制的双曲线二号验证型火箭(SQX-2Y)已在 2023 年 11 月和12 月完成两次垂直起降(VTVL)飞行试验。

  这也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全尺寸液氧甲烷火箭一子级垂直起降试验,实现了中国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此外,星际荣耀已完成其自主研发的百吨级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焦点二号”(JD-2)的研制工作。该发动机是目前国内推力最大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

  根据官方披露的试车结果,其已成功完成多项关键测试。尽管尚未进行飞行验证,其可靠性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资本竞速:多轮融资背后的上市进程

  火箭回收热潮反映了当前我国商业航天已来到技术突破与落地验证的关键节点。

  星际荣耀在液体可重复使用技术的研发进展方面居于国内首位。“星际归航”号将助力其实现海上回收能力,火箭回收后的快速检测与复用,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优化商业航天的经济模型,进而实现资本市场的进阶。

  202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的 “资本元年” 。随着技术创新与资本助力形成双向飞轮,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正密集冲刺资本市场。近日,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屹信航天等相继启动上市辅导工作,正式开启A股上市辅导进程。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在资本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早在2020年12月24日,星际荣耀就启动了上市辅导备案,并于近日披露了IPO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二十期),拟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天风证券、中信证券。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星际荣耀自2020年底启动IPO辅导计划以来,持续接受专业机构的指导与监督。最新一期辅导期间,辅导工作小组不仅关注公司的日常运营稳定性,还着重于内控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力求提升公司的整体治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资本市场对星际荣耀已有认可。自成立以来,该公司获得了包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鼎晖投资、顺为资本和复星集团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这些投资不仅为该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还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

  2020年8月,星际荣耀完成近12亿元的B轮融资,创下当时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单轮融资纪录,投资方包括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红杉中国、中信证券等机构。

  2025年3月,公司又宣布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首批交割,由四川省天府芯云数字经济发展基金领投。

  在资本市场方面,2024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融资热度不减。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其中,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三个细分领域保持较高热度,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该领域已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

  政策方面也在持续推动商业航天企业发展。2025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并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

  从火箭升空到火箭回家,从技术破壁到资本赋能,可回收技术突破与资本市场的双重助力,正在为中国商业航天开启全新的可能性。

  “星际归航”号计划于今年底在海上执行火箭一子级回收任务。若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技术闭环上取得重要进展。星际荣耀的发展历程,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商业航天从起步探索到寻求关键技术突破的过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