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代建行业新增拓展增长超预期
2025年上半年,代建行业新增拓展超预期。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新增签约建面同比增加28%,增速比一季度高出22个百分点。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新拓T0P20企业中有15家新签约代建面积同比保持上涨,其中TOP10企业几乎全部正增长。若与2024年上半年TOP10新拓面积相比,涨幅达到31%。
从整个代建行业发展来看,自2024年以来,代建赛道在进驻企业逐步饱和后迎来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企业分化的新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代建行业超预期的表现为市场带来了一股暖意。
CRI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新增签约建面1098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8%,增速比一季度高出22个百分点,超800万平方米企业共计5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整体拓展表现好于一季度和2024年上半年。
具体到企业来看,2025年上半年TOP20企业中,大部分代建新增规模在300-800万平方米区间,共有11家,企业数量与2024年上半年持平。
其次是800-1000万平方米区间,共4家,而2024年同期8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规模仅1家,为绿城管理。2025年上半年绿城管理依旧稳居首位,达1989万平方米面积。
从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新增建面分布对比可以看到,2025年新增规模300万平方米以上的企业数量明显高于2024年,强者恒强的局面明显。
CRI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代建新拓20强企业梯队占比仅有微调,总体依然延续“高集中度、内部分化”的走势。
具体来看,TOP1-5企业新拓建面占比达到49%,较一季度微降2个百分点,头部企业依然占据了行业新增规模的大部分资源;其次,TOP6-10企业新拓建面占26%,较一季度微升1个百分点,TOP11-15企业新拓建面占16%,较一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TOP16-20企业占9%,与一季度持平。
CRI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代建新拓20强企业中有15家新签约代建面积同比保持上涨,其中TOP10企业几乎全部正增长。若与2024年上半年TOP10新拓面积相比,涨幅达到31%。其中,润地管理、蓝城集团、龙湖龙智造、金地管理等同比增速较快。
对比去年而言,上半年TOP10企业新拓面积均超过了2024年全年50%以上。下半年维持一定的拓展节奏,全年签约面积有望大幅增长。
在投拓策略上,增速较快的企业基本以二线城市为“主战场”。龙湖龙智造、远洋建管一二线新拓面积占比接近九成,旭辉建管在质量与深耕并重战略举措下,二线城市比重同样接近60%。
聚焦到2025年上半年新拓规模TOP5企业来看,绿城管理增速最低,为14%,主要是因为规模基数加高,其次是旭辉建管和蓝城集团,分别达20%和23%,润地管理和龙湖龙智造增速较高分别达105%和97%
从整体代建行业来看,经过3年的快速、“野蛮”的扩张期,自2024年以来代建赛道在进驻企业逐步饱和后迎来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企业分化的新阶段
2024年代建新拓规模同比增长13%,增速较2023年大幅下降14个百分点。进入2025年,竞争仍十分激烈,代建项目获取难度不断增加,一季度新拓代建规模同比仅增长5%。
2025年上半年代建行业新增拓展超预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代建企业持续通过传统媒体、行业媒体、社交媒体以及企业官网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形成全方位传播矩阵同时,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关注度。
其中,头部代建企业如绿城管理、金地管理、旭辉管理、蓝城集团、润地管理等在品牌传播方面表现突出,品牌传播力保持领先。这些企业通过高质量的项目展示、创新业务模式的介绍和良好的市场表现,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
综合而言,随着2025年“好房子”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5月《住宅项目规范》的正式施行,“好房子”的标准化建设影响着代建领域。
一方面,为了符合当前市场发展大趋势、给委托方更多的选择,二季度多家代建企业丰富其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和构建新的产品系和产品品牌。另一方面,深谙产品力与营销力互为表里,代建企业在营销力的建设上也颇有建树。
在此共同发力下,上半年代建行业新增拓展超预期。
整体来看,行业增速放缓仍是主流。目前代建行业正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阻碍代建企业发展的复杂局面。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代建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与价格竞争之间的矛盾,其次是代建项目的超额收益承诺与利润空间收窄之间的矛盾,最后,轻资产模式下信任危机、代建企业规模与利润的动态博弈同样不容忽视。
站在委托方角度来看,选择代建企业的逻辑已从“单服务采购”升级为“战略生态共建”。规模优势不再是委托方选择代建企业的唯一标准,而具备长期主义思维、风险共担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代建方,会成为委托方的首选。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