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中海超跌!上半年10强房企情况有变
情况又有变化!
撰文|蜜妹 来源|闺蜜财经
上半年房企销售成绩单出炉,头部房企可以说撑起整个行业半边天。中指院数据显示,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5月扩大1个百分点。
其中TOP10企业销售额占比为48.7%,较2024年提升0.5个百分点。但销售额变幅方面并无优势:均值为893.8亿元,较上年下降13.2%。
相比之下,TOP11-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27.3亿元,较上年下降12.4%;TOP31-50房企销售均值为111.3亿元,较上年下降2.2%;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53.1亿元,同比下降13.5%。
图表来源|中指院(特此感谢!)
另外蜜妹注意到,无论是相比去年同期还是上个月,10强房企名单都有微妙变化。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10强榜单里又少了一家民企:龙湖。
相比今年前5月,此前上涨势头强劲的华发股份也从名单里消失了,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额同比涨幅大幅下挫至11.11%。从前4月的46.31%涨幅位居10强房企变幅榜第一,到如今调出10强名单,华发的2025年似乎注定了波澜起伏。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家实力央企:中国金茂。这家的势头也不小,刚入10强榜就占领了变幅的榜首位置,上半年销售额涨幅19.57%。
图表来源|中指院(特此感谢!)
其他9家来看,情况也有变化:相比前5月涨幅均缩窄,上涨数量从4家减少为3家,其中滨江集团由正转跌。
跌幅除了招商蛇口外其他6家相比前5月均扩大。其中跑输10强房企大盘的有两家,分别是保利发展、中海地产。
保利发展作为销冠,变幅2025年一直处于10强房企的后半梯队,生动诠释了“船大难掉头”。其庞大的基数(1452亿仍为绝对值第一)和广泛布局使其更易受到三、四线城市深度调整的冲击。
之于保利, 如何提升庞大组织的敏捷性,加速低效资产的处置,或是其目前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商业、物业等多元业务对整体业绩的贡献度仍需加强。
中海地产上半年1201.4亿元销售额,同比下滑18.99%。作为“利润王”的代表,中海凭借高利润率和稳健经营,长期保持行业领先。
2025年,中海在香港、上海等核心城市的高端项目表现似乎还算稳定,例如上海中海领邸,但部分二、三线城市项目去化速度放缓。
此前5月,中海被曝在南京多个楼盘被指以“骨折价”抛售房源,包括中海·观江樾、中海·观文澜以及中海·和山,均价直降约四成,因此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除了保利和中海,其他4家下跌的房企分别为变幅榜排名第4的绿城中国,销售额1221亿元同比下滑3.49%。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调整期,绿城管理的代建业务成为该公司极其重要的“减震器”和轻资产利润来源。小股操盘、品牌输出模式有效对冲了自主开发规模收缩的风险。这方面值得借鉴。
滨江集团则以527.5亿元的销售额和-9.41%的同比变幅,位列前6月第五,前5月为上升0.05%。
在蜜妹看来,滨江集团销售额下滑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主动的战略收缩——大幅减少对外扩张,聚焦浙江大本营高确定性项目。
华润置地以1103亿元的销售额和-10.11%的同比变幅,位列前6月变幅榜第六。和前5月名次一致。
综上,榜单清晰揭示:房企销售额基数越大,维持正增长越难如登天。保利、中海等的高于同行下跌,正是规模房企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转身困难的真实写照。
庞大的组织、分散的布局、复杂的存量资产,都成为转型路上的绊脚石。而从不断变化的榜单及变幅里依稀能感觉到,房地产行业调整仍未结束,洗牌还在继续中。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