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新华联最高净亏37亿,游资和量化资金仍疯炒?
情人节礼物:换总裁。
文|翠鸟资本
新华联(000620.SZ)最新披露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最高至37亿元的亏损额。
纵观新华联的股价,早已进入低价股阵营,难觅长期持有的机构投资者。
蹊跷的是:业绩大跳水,短期股价突然跳升,异常波动不断。
同时,该公司于2月14日情人节这天换总裁了。
基本面预警
新华联此前一直是房地产板块的上市公司,目前开始全产业链发展,涉及文旅和地产项目开发、景区运营、旅游服务、物业服务、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园林景观、装修装饰、商业运营、酒店管理等等。
公司今年初披露的业绩预告,让诸多投资者胆战心惊。
公告显示,202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范围为29.4亿元-37.2亿元。
对比发现,2020年全年亏损也是显著的,高达12.85亿元。
此外,2021年扣非净利润亏损,最高触及31.8亿元。
新华联公告中披露了亏损原因,比如疫情影响下营收与利润下滑、本期结转房地产项目的毛利下降;再如:全资子公司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持有的长沙银行部分股票被司法处置,导致投资损失。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业绩亏损原因,即新华联初步测试拟计提的存货、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达到8亿元至10亿元范围。
蹊跷的股价跳涨
新华联的股价可谓“节节败退”。2015年,股价高点为13.4元,之后股价一路下滑,一度低至1.68元。截至目前,股价在3元附近。
蹊跷的是,1月29日新华联披露了上述大额净利润亏损,但披露之前股价出现异动,更掀起了涨停潮。
今年1月6日开始,股价多次涨停收盘,期间还伴随着跌停,盘面上资金买入卖出甚是激烈。
梳理发现,一个月内新华联披露了8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均表示经自查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也未发现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难道是大股东减持引发?
2021年6月公司曾有一份公告披露: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购买公司股票13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2%,成交金额为3351.98万元(含相关交易费用),成交均价约为2.47元/股。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有12个月的锁定期,目前离解禁还有数月的时间。
然而,当时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是2.47元/股,今年股价涨停开启之前,股价跌破2元/股,是否为市值护盘难以证实。
主力资金现身
新华联快速涨停又转入跌停,之后继续上攻,背后资金背景值得关注。
截至2月14日,2022年新华联总计14次上龙虎榜,主力资金参与的迹象非常明显,说明股价异动背后的筹码较为集中。
拆分来看,参与炒作的资金来源比较多元。以1月7日为例,买入金额和卖出金额排首位的是同一家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公开报道中,这家营业部是诸多头部量化交易机构的大本营。
1月11日,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继续名列榜首。当日,另有两家业部加入,即东方财富拉萨团结路第一营业部、东方财富拉萨东环路第一营业部。
到了1月19日,东方财富拉萨的多家营业部加入战局,几乎霸榜。
实际上,东方财富拉萨营业部是游资大本营,各种擅长打板的力量都集中于此。
1月21日,一位游资大佬也加入,国泰君安宁波彩虹北路营业部位列买入金额首位。公开报道中,这是顶级游资章盟主的地盘,他擅长“对强势股反复操作”。
总体来看,游资、量化等短线资金开始盯住绩差股,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市场信号。
新华联在2月14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整体工作安排,由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同意改聘杨云峰为公司总裁,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苟永平不再担任公司总裁,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及其他职务;刘华明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张荣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