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K12业务,CEO计划去山区支教,新东方转型之路颇具挑战
“创业风光十余载,怎奈一夜回到解放前”。夕阳西下,新东方淡去了最后一丝余晖。
原创/花朵财经
“创业风光十余载,怎奈一夜回到解放前”。夕阳西下,新东方淡去了最后一丝余晖。
9月13日,东方优播CEO朱宇在朋友圈表示,“双减”政策下,东方优播已决定全面关闭K12业务。作为新东方旗下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东方优播此举意味着新东方的寒冬已了然可见。
就在前几天的教师节,俞敏洪还曾对外透露,“这是自己心里最难过的一个教师节”,自成立新东方后,自己每年教师节都会给全体老师写信,向他们表示感谢!但今年教师节,已不敢给老师们写信,因为很多老师都失业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老师从新东方离开。
话音刚落,东方优播随即宣布关停K12业务。同一时间,东方优播CEO朱宇还透露,其个人已计划扫尾工作结束后去山区支教1-2年。
“双减”政策后,新东方在线K12业务就此陨落,那么接下来新东方又该何去何从呢?
关停K12业务,为重要板块
成立于2016年7月的东方优播,目前主要以K12阶段小班互动直播课为核心业务。而截至2021年5月,东方优播已进入中国27个省的273个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成立至今,在新东方在线的K12业务布局中,东方优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一度被称为“新东方最成功的在线教育业务”。
进一步分析还可发现,东方优播的业绩表现一直均会被单独提及。2020财年显示,新东方在线K12业务的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为27.3%,其提及东方优播课程的付费学生人次同比增加了184.2%。
市场消息还称,此次东方优播的关停,退费学员规模已达7万人次,不过由于东方优播课程价格偏低,且公司现金充足,退费问题或并不大。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新东方在线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20亿元,此外还有定期存款3.17亿元。
朱宇对外透露,此次东方优播关停原因在于“满足不了无境外资本的要求”。据“双减”政策规定,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这也就意味着,已上市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要么剥离出上市公司,要么退市。而据了解,新东方迅程作为新东方在线的运营主体,被上市主体新东方在线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协议控制,后者注册于开曼群岛。
几番波折,重回原点
颇具戏剧性的是,近年来新东方一直在向K12业务倾斜转型,从而逐渐削弱了传统成人教育业务,但经此一疫后,新东方可能将重新回归传统成人教育业务。
据新东方在线2021财年显示,公司总营收成本为10亿元,较去年同期5.88亿元增加71.3%,其中主要是由于教学人员成本及课程研究人员成本增加所致,尤其是在K12教育分部,由于投入大量资源来提高课程及服务质量,该等项目较上一财政期间分别增加77.0%及80.2%。
而截至2021年5月31日,包括东方优播在内的K12业务,公司营收为7.87亿元,同比增长166.7%。同期,K12分部的付费学生人次由2020财年的185.6万增至2021财年的331.5万。
然而就在K12业务快速增长之际,公司大学教育分部总营收由2020财年的6.42元减少14.5%,下降至2021财年的5.49亿元。同期,公司大学教育分部的付费学生人次由2020财年的94.2万,减少至2021财年的57.3万。
公司表示,大学教育分部业务减少,主要由于调整了大学教育分部不同产品线的营销策略以优化广告开支影响所致。
外界看来,K12业务熄火后,新东方在线或将重新审视成人领域,而公司可能将重新在成人教育业务上加大投入。从近期市场来看,也已开始或多或少窥见到了新东方有关成人教育方面的广告软文。
事实上,新东方成人业务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公司甚至被称为“K12教育板块的掉队者”,以此来看,K12教育落幕之际,新东方重新回归传统业务概率显然将大大增加。
转型路上,颇具挑战
自“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其实教培行业转型已迫在眉睫,而今各大教培机构甚至已加快了转型的步伐。
目前来看,各教培机构正积极向素质、成人职教等领域转型。在素质教育方面,学大教育推出“产品+内容+平台”的编程教育体系;猿辅导则推出了科学启蒙教育新品牌“南瓜科学”、猿编程、斑马等。
在成人教育方面,作业帮推出不凡课堂,设立成人英语、教师、财会、公考四类课程;高途在线则提供包括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职类考试、教师考试、出国留学、事业单位、银行考试等品类。
8月初,新东方北京学校也成立了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文化馆、人文发展研究所、语商素养沉浸馆、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以此布局素质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业务。
此外,新东方还进行了多次投资动作,以应对“双减”政策带来的影响。其中投资标的包括尔湾科技(财经类职业教育)、导氮教育(公职类招录培训)、课观教育(招录培训)等,以此聚焦职业教育领域。
但在教培机构转型的路上,仍具诸多挑战。平安证券认为,学科类培训转型素质、成人职教等领域难点在于,这些领域的用户画像、运营模式、教研体系等均与 K12教培难达成一致,能否转型成功有待观察。整个K12教培行业的风险巨大,暂时不建议关注和参与,下调行业评级由“中性”至“弱于大市”。
另一方面,如果转型素质、成人职教等领域,由于原有学科教培的团队、资源、渠道、品牌均不能复用,其基因与学科教培完全不同,如何处理原门店学员的退费以及原师资,亦是摆在教培机构面前重大的难题。
对教培机构而言,随着行业转型趋势愈演愈烈,在转型途中,肯定也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能不能分到一杯羹,目前来看也是充满未知的。以此来看,新东方在转型过程中,或也势必将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阵痛期。
如此风格,只能让人不禁感慨,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而曾经盛极一时的新东方,未知的的风险令每一个人不寒而栗。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