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区房要凉?一夜之间,知名老破小降价近20%!

2021-03-23 18:45:43
花朵财经
关注
2021-03-23

一纸政策,老破小凉了。

作者:花朵财经


一直以来,学区房的魅力在于,房主资格和片区入学资格挂钩。


但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将实行名额分配到校和名额分配到区。


什么意思呢,今后上海重点高中的名额将按照各区和各校的中考人数而定,也就是将优质教育资源像撒葱花一样撒到全市范围,这样一来,每个初中的学生都有机会就读各种重点高中。


也就是说,今后的上海,上学资格和“学区”之间不再存在强联系。决定各初中就读某高中名额的,将是学生人数。


这样一来,学区房瞬间不香了。


这两天刷屏的浦东梅园街道就尝到了“苦果”,这里属于典型的“老破小”,但是由于历年来对口大名鼎鼎的“建平西”,每个升学季浦东梅园街道的房价那是一定会涨的,例如2020年的这一波涨势就是从5月份开始,到10月就涨了约43%之多,十分夸张。


但是上海市教委的新政一出,浦东梅园街道原本估值430万元的房子,一夜之间就下降了60万,变成了370万元。


在附近的梅园二街坊,一套32㎡的学区房在新政前挂牌价格是720万元,新政之后立即就修改到了699万元。


图片

图片


一纸政策,老破小凉了——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新政。


具体措施是:


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按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全覆盖”、“所有不择生源的学校”,意味着顶级公办初中和不入流的“菜中”,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名额分配面前。而决定名额数量的,不再是区统考成绩和生源口碑,也不再是初中有没有亲爹(同集团高中),而是学生人数。


另外,在新政出台后,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还向上海全体中介机构发起了“规范房源挂牌和信息发布的自律倡议”。


该倡议的主要内容是,聚焦房地产中介领域房源信息发布不规范,“学区房”不实宣传,挂牌价格虚高等社会和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上海14家主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平台企业响应倡议,现场签署了承诺书。


链家、太平洋、中原、我爱我家、Q房网、21世纪房屋、信义房产、美凯龙爱家、志远房产、佳歆房产、58安居客、搜房、房友、幸福里等14家主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平台企业响应倡议,现场签署了承诺书。此次承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在线上、线下房源发布信息中,不使用“学区房”进行推介、宣传;在业务经营中,不以“学区房”名义,误导购房者;


2.规范介绍教育资源用语,客观介绍周边学校,不出现“升学率”、“对口”、“名额未用”等用语,误导购房者;


3.不挂牌、不发布未经核验的房源,不挂牌、不发布价格虚高的房源;


4. 在信息发布中,不出现“热度排名”、“投资潜力”等用语;在经营活动中,不炒作、不哄抬房价,不扰乱市场。


学区房的价值就此消解了吗?


上海市教委新政之下,学区房的价格骤降,那么问题来了,学区房的价值是真的在一夜之间瓦解了吗?


其实答案只需要看现实就行了——430万降价了60万,但依然比2010年5月之前,乃至之前大多数年头都要贵。


绝大部分新闻没有告诉读者的是,学区房,依然是学区房。


仔细研究《新政》,会发现尽管优质高中有65%的名额按照新原则“撒芝麻”一样分配出去,但各高中依然有35%(或更多一些、更少一些)的自主名额。


那么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不是完全的将名额分配出去,学区房的价值就不可能被完全消解。


问题的症结其实并非是若干个政策,而是超大型城市中,教育资源的增长永远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只要这个症结还在,学区房就接近于无解难题。


近两年以来,关于学区房要凉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们确实也曾看到了一些大城市出台林林总总的教育新政之后,学区房立竿见影降价的新闻,但是时至今日,确实也没有哪个超大型城市的学区房真的凉凉了。这根本不是教委这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还是要为上海市教委的新政点赞。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但是存在逐渐演进的,越发接近真正公平的相对公平。如果各地都能跟进上海市教委的政策,那么学区房的炒作也就能逐渐淡下去,有更多的孩子不是凭爹妈的经济实力而是凭学习成绩进入更好的高中,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花朵财经
298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国内新锐财经全媒体平台,用崭新的财经视野为用户提供包括宏观、行业、经营管理内参、区块链等在内的第一手信息。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