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系”郑跃文和女明星搞内幕交易,亏了钱还双双被抓!

2025-09-10 11:48:34
野马财经
关注
2025-09-10

一场精心策划的内幕交易,最终以巨亏500万、双双刑事拘留告终

作者 | 白婧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9月9日,一则“董事长和明星女友内幕交易被刑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话题内容显示,一公司董事长向明星女友透露内幕信息,本想“割韭菜”却因重组失败亏损500万元,最终二人双双被刑事拘留。

图片来源:微博

而这一事件,出自9月8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播出的一则视频。

网友纷纷好奇,涉事女明星究竟是谁?而诸多细节将该事件指向三年前北京证监局披露的一起内幕交易案。

2022年,北京证监局披露一起内幕交易案,主角直指科瑞天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天诚”)董事长郑跃文及其明星女友楚轶男。

而案件的根源,要追溯至2017年一场涉及300亿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图片来源: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

01

搞内幕交易亏了500万

事情还要追溯到八年前。2017年,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抛出重磅计划:拟收购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莱士”)29.9%股权。而当时上海莱士的第一大股东,正是郑跃文执掌的科瑞天诚。

郑跃文,1962年生,科瑞天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资本市场驰骋多年。他当时的女朋友楚轶男,1983年7月出生于吉林长春,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2009年曾在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饰演反派角色“金娜娜”。

楚轶男 图片来源:网络

按彼时上海莱士的市值计算,这场收购交易价格近300亿元,足以牵动两家上市公司股价,这也成了郑跃文眼中的 “牟利机会”。

2017年2月3日,同方股份总经理黄某向科瑞天诚总裁吴某提出拟收购科瑞天诚所持上海莱士股权的计划。2017年3月初,吴某将重组事项的换股方案向科瑞天诚董事长郑跃文汇报,郑跃文表示同意。

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之一,郑跃文将这一消息透露给了女友楚轶男。拿到“内部消息”的楚轶男,随即展开了密集的交易操作,通过两个渠道买入了“同方股份”。

一方面,2017年3月10日至30日,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楚轶男动用4300万投入信托账户“聚鑫弘扬11号”,并通过该账户合计买入同方股份179.94万股,成交金额约2511.98万元。

另一方面,楚轶男在2017年3月17日利用其本人账户买入同方股份25.88万股,成交金额364.9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楚轶男作为演员演艺事业并不突出,其购买聚鑫弘扬11号的4300万,来自于郑跃文给她的“买房钱”。

然而,故事并没有按二人预想的剧情发展。

2017年9月15日,同方股份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未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

重组失败导致同方股份股价不及预期,楚轶男开始抛售股票。

在2017年11月29日至2018年3月1日期间,“聚鑫弘扬11号”账户将买入的同方股份全部卖出,成交金额约1958.26万元,最终亏损512.12万元。

其个人账户此前在2017年3月21日、4月5日就已将同方股份全部卖出,盈利6454.64元。但相比信托账户超500万元的巨亏,这点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场精心策划的内幕交易,最终以 “偷鸡不成蚀把米” 的结局告终。

图片来源: 罐头图库

02

被罚40万后再遭刑拘

违法交易的代价,却并未随着亏损终结。

尽管楚轶男在此次内幕交易中未如愿获利甚至构成了亏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行为仍需接受处罚。

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涉嫌内幕交易“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处以三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图片来源: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

北京证监局指出,楚轶男与内幕信息知情人郑跃文关系密切,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与郑跃文存在大量通话联系,且交易行为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相关交易行为明显异常,无法提供正当信息来源或合理解释。

经合并计算,楚轶男本案内幕交易亏损,没有违法所得。并且,案件调查期间,楚轶男存在多次不接听调查人员电话、多次更换所使用的手机号码、更换手机、出境躲避调查等情形。

最终,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依据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对楚轶男处以40万元罚款。

图片来源: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处罚依据的是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而2019年修订的新《证券法》加大了对内幕交易的惩处力度,规定“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以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示出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行为坚决打击的态度。

这一案件也并未止于行政处罚。2024年6月,中国证监会联合公安部、财政部等部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一方面是要强化行政追责威慑力;另一方面是要推动加大刑事追责力度;此外尤其重要的是,推动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上市公司违规责任人被采取刑事追责,能够及时制止他们的严重违法行为继续蔓延,防止更多投资者受到误导,保障证券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能够强化法律权威,给其他上市公司敲响警钟,促使各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从去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违法责任人的处罚涉及3个层次:行政处罚、民事追责、刑事追责。背后折射的是我国证券违法行为的犯罪成本正在迅速增加,震慑、遏制严重证券犯罪的作用也在一并增强。仅今年,已经有包括金通灵、科瑞天诚在内的10余家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因为证券违法行为,领罚刑事追责。

9月8日《法治进行时》发布的视频显示,证监局已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郑跃文与楚轶男双双被刑事拘留。

而在视频中,楚轶男面对刑事拘留时强调“但是我的处罚已经交过了”,似乎对这一结果感到意外。

据《华夏时报》报道,上述刑拘事件并非发生在今年。该案已于数月前一审宣判,楚轶男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多。不过,楚轶男随后上诉,目前二审尚在审理程序中。

03

“资本大佬”沦为“阶下囚”

作为“科瑞系”的核心人物,郑跃文的资本生涯曾充满光环。

郑跃文1962年出生于福建罗源,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管理专业,早年曾在铁道部、地震局担任会计。

1992年,郑跃文与多位好友在南昌创办科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科瑞集团”),自此开启资本市场掘金之路。

1993年起,郑跃文先后投资十余家城市信用社,参与创立民生银行、湘财证券,参与华夏银行改制、南昌银行改制、东方人寿重组等重大事件。2005年后,科瑞集团还参股了大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金融机构。

此外,郑跃文还参与推动多家公司的重组上市,成为资本市场大佬级人物,布局涵盖金融、房地产、制造业、矿产等领域。

而此次内幕交易案的核心公司——上海莱士,正是郑跃文在资本市场的“代表作”之一。

2004年,郑跃文通过科瑞天诚入股血制品企业上海莱士。2008年推动上海莱士在深交所上市。此后上海莱士迅速扩张,成为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郑跃文也凭借相关运作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

甚至在2015年股灾期间,上海莱士股价逆势而上,从年初的280元一路冲到540元,市值随之突破千亿。郑跃文个人财富一度达到430亿元,成为《2015胡润医药富豪榜》“榜一”。

图片来源:2015年胡润医药富豪榜

2016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郑跃文凭借230亿元的财富值成为江西首富,位列全国第78位。

图片来源:2016年新财富500富人榜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药品“两票制”政策推行,上海莱士业绩承压。2018年,上海莱士股票投资亏损19.8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暴跌至-15.18亿元。

图片来源:上海莱士2018年年报

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市值大幅缩水。郑跃文旗下科瑞集团所持上海莱士股权屡遭强制平仓。

2021年9月,上海莱士公告称,控股股东由于股票质押融资违约导致股份被动减持,公司进入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2024年,海尔集团入股,上海莱士迎来了新的实际控制人。

而另一边,郑跃文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科瑞集团被列为被执行人。曾经的“医药首富”,财富大幅缩水,逐渐跌落神坛。

图片来源:天眼查

如今,随着内幕交易案的进一步调查,郑跃文更是从昔日“资本大佬”沦为“阶下囚”。

郑跃文与楚轶男的案例,堪称资本市场“反面教材”—— 即便手握核心资源、身处权力圈层,试图靠内幕消息 “走捷径”,也终将逃不过市场规律的反噬与法律底线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9月,北京证监局公开的另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当事人郑跃武于2017年内幕交易同方股份,被没收违法所得237.96万元,并处以713.88万元的罚款。 而郑跃武,正是郑跃文的弟弟。

两起内幕交易案印证了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财经
3467文章
·
0评论
·
106粉丝
野马财经——穿透资本迷雾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