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制药韧性生长:主力产品稳固、创新管线扩容与治理改善并行
振东制药韧性生长:主力产品稳固、创新管线扩容与治理改善并行
近日,振东制药(300158)披露的半年报表明,尽管短期面临外部环境挑战,公司经营仍然展现出多维度的发展韧性。
资料显示,振东制药1995年成立,2011年创业板上市。作为山西省首家登陆创业板的上市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公司拥有独家产品或剂型11 个,共有589 个批文,441 个品种,13 个剂型,其中250 个品种被2024 版《国家医保目录》收录,医保产品占比56.69%。
业务结构均衡发展,主力产品持续发力
尽管“带量采购”导致行业环境短期承压,公司经营发展依然表现出一定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7亿元,基本保持平稳。
近几年公司中药与西药收入基本各占一半,呈现出中西药协同发展的格局稳定,避免单一板块波动对整体业绩的冲击。过去两年,公司优化了产品结构,重点布局创新药、高附加值药品及符合政策导向的中药产品,公司中药收入占比小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药收入7.99亿元,占比54.82%;西药收入6.28亿元,占比43.10%。
图表:振东制药营收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400余个城市,与数千家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公司构建了“临床、OTC、基层、电商”四轮驱动的多渠道、多模式销售体系保障产品市场渗透力。公司核心产品达霏欣米诺地尔擦剂、西黄丸等产品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销量稳步提升,公司已有品种的持续放量为公司的整体销售收入提供了稳定支撑。复方苦参注射液(独家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和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均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
复方苦参注射液作为振东制药的独家专利产品,至今已服务临床患者30 年,在同类药物中的使用人次已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而米诺地尔搽剂是《中国雄激素性脱发治疗指南》推荐唯一用于治疗脱发外用化药,公司的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具备剂型佳,乙醇含量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在治脱生发领域拥有23 年品牌历史。2025 年上半年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持续领跑零售市场生发品类,市占率高达43%。
与此同时,新品生发片及生白颗粒已于2024 年上市销售。其中生发片与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形成内服外用协同治疗方案,产品组合优势显著增强,新品生白颗粒快速推进全国市场覆盖,已完成28 个省份挂网工作,新品的上市丰富了公司产品管线,为销售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负债率持续低位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能力表现稳中有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62个百分点至51.15%,其中中药业务毛利率更是同比提升了3.5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关停亏损企业并收缩低毛利业务,同时严格实施成本管控与费用优化,有效减少亏损源。
产品管线的持续扩充、新品销量的提高以及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共同促进了公司营收质量的改善与健康度的提高。最终在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减亏73.42%。
再看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截止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负债率水平仅为19.59%的低水平,相较于2024年底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凸显出了公司的经营稳健与财务状况良好。公司整体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达到59.64%;且公司上半年底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余额仅为0,偿债压力较小。
且随着公司公告大股东振东集团的部分股权解除质押,预示着振东集团的整体财务表现也正处于良性发展进程中。
持续重视研发,创新药管线扩容
在现有拳头产品市场地位巩固的同时,公司持续重视创新研发,持续扩充产品管线,以抵御产品专利到期以及对于单一品种依赖的担忧与风险。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2.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8.44%,较上一年增长了25.27%,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保持在9169.07万元。公司研发团队规模稳定,2024年底研发人员476人,占员工总数12.80%,为技术突破提供人才支撑。
2024年,在创新药领域,公司组建上海新药创制中心,完成皮肤类新药成药性评价等工作,并启动抗肿瘤新药临床前研究。原料药和制剂领域,公司精准匹配肿瘤、泌尿、皮科、消化等管线,2024年新开的创新药项目2项,仿制药原料项目9项,制剂3项,同时开展原料药项目30项、制剂31项,获得米诺地尔、恩扎卢胺原料等6个生产批件及米诺地尔泡沫剂等4个临床批件。中药领域,公司推进复方苦参注射液美国FDA注册及胰腺癌机理研究,完成脑震宁颗粒药效研究,提交1.1类创新中药ZD16临床申请,开发26项医院制剂并完成申报11项。
持续强研发投入也为公司换来了成果,26年起预期每年都有创新药上市。
2024年公司新品生发片、生白颗粒已经上市销售,2025年有望持续放量。
2025年7月份,公司子公司龙创基药业在研项目“阴道用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作为新一代活体生物药,阴道用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颠覆细菌性阴道病治疗,重塑阴道微生态。相比于传统抗生素治疗,乳杆菌二联活菌以菌治菌,生物竞争,不存在耐药性,改善微环境后,易于维持,不容易复发。
该项目预计2025年有望读出3期数据并申请上市,有望成为全球近20年来获批上市的首个双联活菌制剂。
此外,公司还战略性地精选了多个“休眠品种”进行再开发,覆盖肿瘤、皮科、心脑等大治疗领域。除了前文所提的达霏欣、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公司布局了解郁安神、滋阴养血的酸枣仁合剂、安坤颗粒,有效针对结节的小金丸、西黄丸,主打色斑及炎症后色沉的ZD23等产品。
治理架构焕新,轻装上阵聚焦长远发展
2024年11月,公司新一届董事会走马上任,90后海归李昆接任董事长。李昆拥有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硕士学位,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其上任标志着公司管理层年轻化、专业化转型。这一调整不仅响应了监管要求,更引入新一代管理理念,为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新任管理层上任后,针对历史相关问题,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提升治理透明度。管理层更迭后,公司决策效率与合规意识显著增强,为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并且,随着2025年7月最后一笔1亿元款项支付,公司与朗迪之间的《药品委托生产合同》及其补充合同、《股权出售协议》相关的历史所有争议即全部解决,公司有望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当前,在全国各行业推行“反内卷”策略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也积极推进反内卷工作。中国药品集中采购正从以价格为导向,逐步向以价值为导向转变。以药品集中采购为代表的医药行业即将步入“质价平衡”的新阶段。中国医药行业的“反内卷”进程,本质上是一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范式革命。通过优化集采规则、在创新药研发上取得突破、开展资本并购整合以及进行全球化布局,行业正逐步构建“质价平衡、创新驱动”的新生态。
展望未来,振东制药有望把握“反内卷”大潮下的“质价平衡、创新驱动”新趋势,通过扩充产品管线,完善品种布局,加快新品推广并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布局创新药、高附加值药品及符合政策导向的中药产品,来提升产品线的长期竞争力;同时,还通过加强中药创新,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开发具有临床优势的中药产品,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
来源/全景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