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港股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案例

2023-06-03 15:34:28
跨境J姐
关注
2023-06-03

谁在“买壳”?

来源/跨境J姐

J姐导读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港股市场经历了比较大的波折,整体IPO首发情况并不乐观,2022年IPO数量为90家,募集总额1045亿港币,同比募集规模下降达70%。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龙头级别的IPO企业减少,相比前几年重量级企业中概股回归/二次上市的行情,2022年IPO企业逐步回归为中型市值企业规模。截止2023年5月25日,港股IPO数量仅27家,受欧美经济衰退以及内外部综合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供“血”不足,长线资金外流,首发市场持续低迷。

微观层面,由于港股IPO首发市场的低迷,以及这几年以来A股和港股行业赛道差异性的形成,我们感受到近期咨询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的问题增多,拟选择以非IPO方式对接资本市场的企业方需求不断增加。

上篇文章分析“交个朋友”的案例,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后台也接收到很多相关企业的联络,可能是受到了启发,希望能够复制同样的模式。但实际上,资本运作的方案是case by case的,根据资产业务的情况,股东层的目标性,结合监管要求做特定的交易方案。所以,我们公众号能够做到的,就是多为大家挖掘可参考的案例,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依据市场可参考数据,启发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思路,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交易方案。

此篇,我们梳理了过去一年(2022年5月 – 2023年5月),港股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从而触发全面要约的案例及数据,为正在考虑港股收购事项的朋友,提供一个市场实际交易的参考数据。同时,结合港股“借壳”交易中较为关键的核心问题,给大家一些参考的思路。

民企背景的收购,创业板居多

产业并购、管理层/股东收购案例占比一半

从2022年5月 – 2023年5月,港股市场一共有28个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的交易案例(触发全面要约),其中有14个案例是民营企业作为买方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6个案例为产业上下游并购重组,8个案例为上市公司管理层/股东增持从而触发全面要约。

这28个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案例,都是由于买方收购控股权超过30%,从而触发全面要约(对上市公司100%股权)进行收购的交易。并不包括,先收购部分股份成为小股东,未触发全面要约的“买壳”交易。

图片


 民企背景“买方”收购上市公司,共14个案例

图片

从上面列表的交易数据中可以看出,相比之下每家公司估值较净资产的溢价率,偏差都比较大,取决于具体上市公司资产类型。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轻资产业务的居多,规模、业绩数据都比较低,所以收购对价较净资产平均溢价比例要比主板上市公司高很多。从支付对价角度,很多买方是希望以最低的收购成本获得一间上市公司控股权,所以,创办板上市公司出售的案例居多。

从以上列表中民企背景买方收购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中,可以获得以下几个角度的信息:

民企买方,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居多,平均估值为1亿多港币,相比于主板上市公司,收购成本较低。8个创业板控股权出售案例中,新股东(买方)收购控股权的平均成本在5700港币左右,平均收购控股权比例为60%。

主板上市公司的平均估值为3亿港币左右,6个主板控股权出售案例中,新股东(买方)收购控股权的平均成本在1.75亿港币,平均收购控股权比例为62%。

收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估值,较其净资产溢价平均达到400%以上; 主板上市公司的估值,较其净资产溢价平均达68%。 

民企买方的相关背景,以互联网行业、餐饮及投资控股为主。

14个控股权变更案例,当前市值和收购时点估值的对比,多数上市公司在控股权变更后,市值上涨: 

图片

产业并购、管理层/股东发起收购,共14个案例

市场低迷时期,是产业并购、管理层增持的机会,以相对更低的成本,挖掘具备产业协同性、重组价值的资产。14个交易案例中,其中有6个案例是产业并购,8个案例是管理层及股东层增持,全部是主板上市公司。

图片


为什么要选择“借壳”?

成功的借壳,一定是以产业并购为初心

选择以非IPO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在过去几年的案例中,多数情况是因为ßIPO的路径受到时间因素、业绩数据因素、行业属性因素的影响,从而选择以更加便捷、灵活的方式,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后续并购装入资产实现上市。但是,这几年整体市场以及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原因更多元化了,我们从买方、卖方两个角度,总结出以下几点核心需求:

从买方角度 (拟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

本身业务具备未来高增长性,但需要快速融资,当下不具备IPO能力

这几年行业赛道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越早对接资本市场,越早获取市场认知性,从而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早获得持续融资的上市平台。

比如新经济、新消费、科技创新等行业赛道,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业务发展具备高增长型,处于行业“跑马圈地”快速争夺市场的关键时间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等领域,时间落后了,就基本开始走下坡路了。

当前资本市场处于一、二级估值倒挂的情况,IPO发行并不容易,上市后破发成常态。选择以较低成本登陆资本市场,后期再释放业绩增长,看长周期的估值提升,成为一种全新的思路。

行业属性,并非A股侧重的赛道,但属于港股核心行业赛道,由于当前港股IPO低迷,选择以非IPO方式提前对接资本市场。

比如直播、MCN行业,近期交个朋友的案例,实际上港股有几家上市公司也开始布局直播业务,从去年东方甄选的直播热度以后,直播赛道在港股是比较受到关注的。A股和港股的行业赛道差异性,是很多企业转战选择港股的主要原因。

从卖方的角度(上市公司股东出售控股权)

上市公司原有业务增长乏力,市值长年低迷,流动性差,急需新鲜血液,盘活价值。

港股市值在10亿港币以下的上市公司达1400家,占比达53%(总计2614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分得的市场总流动性仅为0.43%。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400多家上市公司,基本处于没有流动性的交易状态。

这里面虽然确实存在大量的“壳”性质公司,没有主营业务、没有业绩支撑,大股东占比75%顶到天,流动的25%里面还分散着庄家股,这种类型的壳股太多了。但是,也有很多主营业务稳定,财务数据健康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是存在低估的情况,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是极度缺乏机构投资人的关注,业务并购重组、资本运作层面都得跟上,才能让“死水”变活水。

所以,一个成功的“借壳”交易,是需要撮合、匹配买方、卖方的需求,最重要的基础是买方确实具有优质的资产价值,在未来的资本市场道路上具备高速成长的空间,如果不是以这个初心为基础,那么所有的资本运作,最终也会沦为市值昙花一现后的又一个“僵尸股”。

“买壳”成本问题

很多后台咨询的问题,最经常问到的就是“港股现在壳价多少?”,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不了。在过去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到,J姐认为市场中并不存在一个“壳价”,而是要看上市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以及买、卖双方的交易博弈。买方在收购时点,收购的并不是“壳”,而是带资产的上市公司,资产都没了解清楚,怎么算出来的“壳价”?

举个例子,上市公司100%股权估值1亿港币,净资产仅500万港币,如果买方收购75%的股权,收购对价为7500万港币,那么相较于500万港币净资产多支付的部分,都是买方为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所支付的溢价。但实际真实的对价成本是多少,还需要具体看资产的实际情况。如果上市公司本身资产质量不高、有重大的或有负债等复杂问题,收购成本的计算肯定要考虑这些风险因素的。

我们平时收到的咨询问题中,发现大部分人考虑借壳上市的逻辑,都是围绕怎样可以成本最低的收购一家上市公司。考虑成本没有错,但不要忽略其他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上市公司是一个合适的“壳”吗?上市公司老资产的质量,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的情况,股东层面是否存在历史遗留性问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业绩规模是否和后续新买方拟装入资产匹配?这些决定了后续资本运作的成败,即使再便宜的收购成本,不匹配后续业务基础,收购也是浪费资金。

是否具备优质的资产业务?不想出资收购控股权,希望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换股成为新股东,不花现金成本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谁都希望这样吧。那反过来想想,卖方为什么愿意接受这样被摊薄失去控股权的方式?这个取决于新股东是否持有优质的资产,资产价值是否具备未来高速增长的空间,如果有,卖方是愿意一起获取未来上市公司新业务注入后的市值增长价值。

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倾向于一次性出售控股权,出售老股份套现离场,毕竟,优质的资产在市场中是短缺的。

总结

相信大部分决定走非IPO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都是预期未来通过资本市场的多元化融资方式,以及公开信息披露的品牌宣传,逐步从市值上获得收益。资本市场是看长期的,最终都要回归到实质。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3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跨境J姐
13文章
·
0评论
·
3粉丝
港股并购咨询服务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