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为何“永不落幕”?

2022-12-08 17:35:24
财经无忌
关注
2022-12-08

停球、转身、射门,伴随着阿根廷前锋阿尔瓦雷斯的进球,波斯湾南部平静的夜空,霎时间被璀璨的灯火闪耀。

图片

图片


来源/财经无忌


这是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轮的较量,由梅西领衔的蓝白军团战胜了对手波兰,挺进了八分之一决赛。

作为历史上最“壕”和最扣人心弦的一届世界杯,过去的十几个夜晚里,像这样的沸腾时刻,在卡塔尔的土地上曾经反复上演。

这片沸腾的背后,尽管中国国家队无缘盛会,但大到体育场等基础设施,负责接送的新能源大巴,小到球迷手中的喇叭与哨子......来自东方大国的制造业,却成为了人潮汹涌背后,最坚实的支撑。

另一边,镜头聚焦的绿茵场内,作为本届世界杯最大赞助商的中国企业,同样吸睛无数。“世界杯赛事上的这些中国元素,一方面是中国发展的象征,”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周剑对媒体表示,“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本届世界杯第一粒进球诞生的时刻,场边背景板播放的,是海信“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标语;而在小组赛最后一轮的揭幕战上,陪伴足球入网的镜头里,海信的LOGO依然显眼,只不过这一次,镜头里的汉字,换成了另一句话:

“中国制造,一起努力。”

图片


从2010年,当年的光伏巨头英利斥巨资拿下世界杯赞助算起,4届杯赛,浮现在绿茵场上的中国品牌,囊括了半导体、智能手机、新能源车、彩色电视等一众制造行业。

有人称,一部现代世界杯的品牌营销史,半部见证着“中国制造”军团的成长轨迹。

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工业一度落后凋敝,而如今,已经脱胎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从2012年到2021年,短短十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

图片


除了海信所代表的彩电行业外,手机、空调、冰箱、新能源汽车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一,同一时间,代表了大国重器的高铁、桥梁、航空航天,也在高质量全速前进。

即便是在世界杯这样的顶级体育赛事中,中国制造也能凭实力,为中国队扳回一局。

今天,卡塔尔球场内外澎湃的中国元素,让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也将视角转向了东方:

“希望下届世界杯,中国队和意大利队,可以携手入围。”

某种意义上,本届世界杯上,被中国品牌广告包围的绿茵场,就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见证,而这也正是海信标语中,一系列制造业品牌“一起努力”的成果。

图片


回望过去,起步晚、技术匮乏、创新意识淡薄,让中国制造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仰人鼻息。

华为任正非就回忆过一个故事,在中国自主研发的电信程控交换机诞生之前,国内的相关行业,长期处于被“割韭菜”的地位:

“机器里一块散热用的导流板,其实就是普通的铁皮,卖给我们都要35美金一片。”

当年一家日本家电企业曾这样评价中国同行,“中国的企业就是一帮水果贩子,市面上需要什么水果,它们就包装什么水果。”

正是这句话刺痛了海信人——要做那个种水果的,而且是种优质品种水果的。几十年来,海信坚持技术立企,自研芯片、上线模组,自主研发激光电视和ULED技术,让中国的民族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数十年来,从生产到创造,从低成本制作到“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以研发为主轴,以出海为跳板,以高端化为矛尖,撬开了被国外技术封锁的口子,蹚出了一条横贯“产品--品牌--产业”的升维之路。

以彩电行业为例,二十年前,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面板”,到终端的市场定价,三星、索尼等日韩厂商牢牢占据着全球电视市场的份额,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的主动权“微乎其微”,迷茫的中国企业只能在市场夹缝中生存。

变化发生在这十余年间。借助全球彩电行业技术路线更迭的契机,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携手国内产业链同行,实现了“弯道超车”。

根据奥维睿沃发布的全球电视品牌监测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10月,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达1960万台,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三星电子,这也是中国电视品牌首次迈入全球第二。

图片


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跟随到引领,角色转变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向内而生。

今年9月,工信部特别“点名”电视领域的两项创新成果——全球首款叠屏电视和全球首台卷曲屏8K激光电视,“世界首款”的背后,是海信ULED超画质技术和激光显示技术多年的深耕。

类似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华为、小米、格力这些如今已驰名世界的品牌内部。

在此基础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同日本的汽车业、韩国的半导体业一样,中国制造的崛起不是企业数量的单维度增长,而是一个生态的自发演进和成熟。

“中国企业间相互竞合,产业间相互联通,通过半个世纪的积累式增长,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制造体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财经无忌介绍说,作为长期关注中国产业发展的经济学者,他对中国制造业的“家底”十分熟悉。

从这个角度来说,正如海信在广告语中所总结的那样,中国制造业逐步走向全球、引领世界的秘密,就在于“一起努力”。

一款款技术突破封锁,一条条产业链被打通的背后,中国制造赢在单点的创新,更赢在产业的协同与“合力”。

图片


“近三十年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把握了第四次全球制造业迁移的大机会。”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已深深嵌入全球市场中。

另一边,伴随着美国加息周期下的资本回流,和动荡反复的疫情,全球制造业格局也面临重塑。在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纷纷奔赴东南亚的背景下,中国品牌正能否再度扛起市场增量的大旗?

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宏观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仍是全球最成熟,最具竞争力的业态。

“中国制造业已经立足国内,服务全球,成为全世界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一支无可替代的力量。”宋向清评价说。

微观来看,中国制造“永不落幕”的底气,则是藏在品牌、产业和市场的合力中。

一方面,纵观全球经济形势,最好的市场依然在中国。过往企业出海的故事,已经向我们证明,应对复杂多元的需求,“本土化”永远是最优解。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15亿小康人口汇聚的不同层级,不断迭代演化的需求,只有身处本地的中国制造,能够洞悉和了解。

另一方面,最好的供应链和“链主”仍然在中国。

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供应链,更离不开带头的“链主”。而中国制造品牌在长久的发展中,已经提炼出了独立自主的产业链,并迎来了持续引领行业迭代进化的“链主”。

以激光电视产业为例,2014年以来,我国在光源设计、光机模组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弯道逆袭”,就离不开以海信等头部企业的推动。截至今年3月,海信激光电视已经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713件,授权专利合计708件,相关技术直接辐射带动全行业。

这之中,正如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那样,中国电视“破局”激光显示的故事,不仅是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同样也是产业链协同,领跑全球的关键样本。

可以说,上述两点,结合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品牌群体,构成了中国制造的“动态护城河”。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产业线的外迁只是局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依然还会是全球高水平制造业的代名词。

摩根斯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就认为,中国整体产业链正在进入“强劲复苏”。

“无论周期如何动荡,只要抓住了制造业,就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的命脉,掌握了世界经济最大的资源。”宋向清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同样信心十足。

如火如荼的世界杯上,中国品牌的惊艳亮相,见证着国内制造业在过往赢得的规模和光彩;而一起努力的中国品牌,也必将在全所未有的新变化和新机遇中,收获新的发展。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财经无忌
206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我们更懂中国商业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