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的善泳者——光大控股

2016-01-22 20:21:01
野马财经 缪凌云
关注
2016-01-22

过度虚胖最终轰然倒塌的例子不胜枚数,说到底,还是跳脱不出“烧钱玩金融”的陈旧观念,资本当是如水的,而光大控股,是一位谨慎的善泳者。

资本当如水,轻盈、灵动、无孔不入,却蕴含着改变市场的巨大力量。

 

故事,要从十余年前讲起。彼时的资本市场,无论是“上海首富周正毅”、“庄家吕梁”还是“系族德隆”。他们的逻辑都在于,用美丽的故事吸引资金,以编造更美好的故事,然后吸引更多的资金。就像童话故事里小女孩的那根火柴,划亮,给大家展现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幻境,吸引更多的拾柴者将火烧旺。

 

那个时代,人们以为资本如火,但如火的资本市场,必然是一个纯粹的烧钱游戏,在没有下一个拾柴者的那一刻,火,终将熄灭,梦,终将破碎。

 

资本如水,静水流深

 

真正的资本,当是如水的,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细致巧妙地引导经营。当然,与烤火相比,后者只需要努力吸引更多的拾柴者;治水,却需要在顺势而为的基础上,“四两拨千斤”。

 

这很难,但这世间从来不缺乏高手,譬如中国光大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光大控股(165.HK)。

 

光大控股得益于光大集团内部的整合重组。一方面,重组将光大集团北京和香港事业线拉直,另一方面,完成集团内部金融业务与实业业务整合,1412月国务院的批文,即表示着国家政策层面上光大集团重组的完成。而接下来,光大控股还将在集团子公司层面,继续深化内部整合。

 

内部整合初步完成与继续深化,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包袱,全面厘清了股权结构关系,让光大控股成为了真正流深的静水。同时,稳如泰山的光大集团,也成为了光大控股最坚强的后盾。一来,集团万亿级别的资产,给光大控股的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庞大的舞台,为优质产品的创设组合,营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二来,庞大资本背后,可以撬动的是更加庞大的产业链条,这些链条上的企业都将为光大控股带来联动效益。三来,光大控股多年来深耕中国,除了实实在在的产品资源,更加难得的,是对市场运作规律的了解与掌控,这是光大控股宝贵的财富,也是其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最核心优势。

 

资本如水,是一种态度,是光大控股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绝不仅仅体现在集团内部的整合上。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句几近家喻户晓的口号,但一直以来,却似乎只流于“口号”。譬如银行,总是躺在资本的红利上,等着别人送来柴火。然而,随着金融转型的不断深入,送柴人的越来越少,似乎越来越旺的火将它们烘烤得愈加不安。

 

很显然,光大控股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努力,早已伴随着资本之水,渗透并服务到了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

 

例如飞机租赁业务,近年来,巴菲特、李嘉诚,以及许多金融机构都对该业务颇有兴趣,但大都停留于“买飞机、租飞机”的融资租赁模式,相较于此,较早前已进入且有着成熟资管理念的光大控股,走的是经营租赁的道路,而且它的目光,是产业链。立足于“买飞机、租飞机”基础模式的同时,光大控股会将飞机余值证券化,将重资产的项目转化为轻资产,减少了成本,并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此外,光大控股去年开始即与黑龙江政府积极商讨飞机拆解基地建立事宜,填补了中国飞机拆解及航材回收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再加上旧飞机翻新等项目的上马,在该领域,光大控股基本构建完成产业链闭环。

 

对此,光大控股CEO陈爽强调:“其实金融和实业是紧密结合的,深入到实体的细枝末节中去,你会发现更多双赢的机会。”而光大控股手中的资本,也正如水一样真正流到了需要它的每一个环节,在为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真正做到了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与支持。

 

整合的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德隆的唐万新是有些智慧的,他也曾意识到“产业整合”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只迈出了第一步——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人人都会,至于将言行落为实干,却鲜有人成功。正如陈爽先生深所述:“只要有钱,谁都能完成并购,无非是价高价低的问题,并购后的顺利整合,才是成功关键”。

 

而强大的整合能力,正是光大控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国内产业整合以及国际层面的并购,光大控股也屡创佳绩。

 

作为光大控股的重要业务之一, PE早已变成一片红海,光大控股之所以能够在近三万家机构中屹立不倒且脱颖而出,即得益于从纯粹PEVC,到行业专业化基金,再到依托领军企业实现行业整合三个阶段的不断蜕变。

 

2008年,光大控股从雷曼兄弟手里收购亚雷投资(现名“光大安石”),正式涉足国内房地产基金;去年,在国务院的企业发展中心、清华大学等一批权威机构的评选中,光大安石皆被评为“综合实力全国第一的房地产基金”。短短七年即取得如此成就,强大的整合能力,功不可没。

 

当然,光大控股的目光远不止于此。作为一家跨境大资产管理平台,用中国人自己的钱,整合世界优质资源,才是它的愿望。

 

一方面,股市的动荡令投资者,特别是高净值人群投资观念不断转变,海外优质资产逐步成为他们计划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国家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实,立足中国,投资全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这一次,光大控股同样走在了前面。

 

据陈爽介绍,“光大控股的海外并购业务已经培育了数年,并取得了不俗成绩。”在美国,有两家投资基金,分别涉足PEVC领域;在中东,光大控股设立了“中国-以色列基金”,两个聪明的民族一起赚钱,的确是件蛮有意思的事情。

 

此外,光大控股还有专注于工业4.0的全球并购基金,只面向高精密制造业,用资本整合技术,用资本弥补国家薄弱的高端工业基础。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美元人民币多种资产间的闪展腾挪,光大控股在为投资者带来稳定、丰厚回报,助力国家国内、国际政策落地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这是一个真正三赢的局面,这就是整合的力量。

 

谨慎的善泳者

 

溺者多善泳,一句很有意思,也很有警示意义的古语,对此,光大控股应该是深以为然的。在如水的资本市场,擅泳的光大控股,很是谨慎。

 

截止今年6月底,光大控股期内净利年增长达到1.8倍,旗下创投基金不乏“中节能风电”等优质项目。一系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对流程的严格掌握,对风险的谨慎防范。

 

在项目的选择上,光大控股的把关分为三个阶段——选择、管理与退出。

 

“我们拥有非常专业的团队”,谈及此事,光大控股首席投资官殷连臣,并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拥有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背景的专业人员,为光大控股在项目选择时,提供了比“纸上谈兵”宝贵得多的实际经验与行业资源,再加上光大集团及其他一系列兄弟企业的支持,丰富的资源让光大控股得以对被投企业给出更加保守的估值,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其次,选定项目后,光大控股会从资产管理、开发运营管理和商业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加强资产管理。第一,利用光大控股的投资经验改善被投公司的效率,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第二,不断反思并改善一些不系统、不专业的管理方式;第三,充分利用光大控股的金融资源,通过减少中间匹配环节的方法,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债务性重组时,可以节约相当一部分不必要的支出。

 

“每一个项目我们都会及时进行价值评估,与预期模型进行比较,以做出调整预期收益、进行风险管理还是提前退出等进一步决策。” 光大控股旗下光大安石CEO潘颖如此强调。

 

当然,对一家金控公司而言,顺利退出往往是其面临的最重要环节。对此,殷连臣先生表示得很诚实:“退出时点的判断的确很难把握。”

 

在退出时点这一问题上,经验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就其重要投资方向——基础设施领域而言,拥有丰富经验的光大控股给出的判断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投资人的投资回报的要求是在下降的,光大控股主要投资的一些基础设施行业,虽然没有“互联网+”那么光鲜的外表,但它持续、稳定的特性会逐步被投资者认同,将来的市场估值会逐渐提升,这就为我们(光大控股)的退出带来了比较好的机会。”

 

优秀的团队,优质的产品,以及强大的后盾,光大控股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但实事求是地讲,与这些优势之相比,中国许多金融集团都并不逊色。不过,手握巨量财富的“金”字头集团,往往会犯下贪大求全的错误。

 

过度虚胖最终轰然倒塌的例子不胜枚数,说到底,还是跳脱不出“烧钱玩金融”的陈旧观念,对此,拥有多年行业经验的陈爽先生深有感触:“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要考虑盈利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挣不到钱,把自己的体量做得很虚很大干什么?”

 

先做优做强,再做大,这才是一个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应有的发展之路。才是对企业自身,以及对投资者的负责之举。

 

“用玩火的心态玩资本”并不可取。的确,资本内蕴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唯有经验丰富的团队、系统严密的流程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所以说,资本当是如水的,而光大控股,是一位谨慎的善泳者。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财经 缪凌云
209文章
·
0评论
·
19粉丝
早岁哪知世事艰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