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贷款短期盈利难
当前的征信手段,大额现金贷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如果实现长期盈利,更应该倾向于对还款记录良好用户金融需求的深度挖掘,而不是追求放贷规模的盲目扩张。
5年前
互联网金融模仿秀离开舞台 能否再现朗朗乾坤
大概是由于传统银行这尊偶像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过于强烈,一场被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模仿秀的表演渐渐成为时尚。真假互联网金融激烈角逐的过程中,在浓烈危机意识的逼迫下无所不用其极,行业业态也因之演变成对人性的考验。
9年前
互联网金融鬼故事(二)故友显灵
你投了网贷?”声音从墙角传来。 “嗯” “趁早撤了吧,赚不到钱的。” “不撤, 还有一个星期,本息就能到手了!“ “赢了,要知道趁早收手。”
互联网金融鬼故事(一)午夜来客
小才自从投了理财平台,就没睡安稳过。外界平台的跑路传闻从未间断。小才追的是年化50%的高息,对其中的风险也大概了解。他只想投完这一票就再也不碰网贷了,如今只剩下一个星期,本息都要到账了。到时候,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美美地睡上一觉。那时候,自己会让朋友们都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农村是互联网金融的蓝海 概念大于实际
都说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扩大了服务范围,可究竟覆盖到了什么样的范围谁也不是特别清楚。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布了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中的30个县域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与使用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互联网金融说“不”。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概念大于实际,纯属炒作。
一站式理财成互联网金融下一个风口
E租宝事件从今天看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导火索,点燃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再次创新,点燃了不合规企业的后院,点燃了监管层行进的脚步,点燃了政府的高压姿态。随着各种各样声音的出现,如何在合规和发展的天平上站稳,一些企业已经在悄然转变,一站式理财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
明星代言网贷擦亮眼,出事回头一想全是坑
言简意赅的俗语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结晶,“人怕出名猪怕壮”一语放之四海而皆准。网贷平台为增强影响力,雇请明星代言已成常态。名人效应带来的业绩增长令平台怦然心动。可“明星”与“金融”相差何止万里。明星在无觉察的情形下被潜在的金融风险殃及池鱼。
科比回忆录VS网贷进行时
寓意一个篮球时代的24号紫金战袍在斯台普斯球馆落下,60分为20年的刻苦训练划上一个圆满句号。从此,NBA将成为科比的回忆,如果非要追念的话,那仅能以一名观众的身份缅怀。这个时候若将代表一名80后青春的20年与2年投资经历放在一块儿的话,后者未免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命运的共通之处让人没办法不把两者联系到一块儿。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宫斗戏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所以“废长立幼”实是经济改革无奈之举,而本以为能担此重任的互联网金融又频频出丑,大失民心。那么3月25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则可以理解为助互联网金融站稳脚跟的“一道圣旨”。
从“人机恩仇录”看智能金融
机器并不会疲劳,人类在长时间的对弈后,大脑的计算能力会下降,而机器理论上能保持永久的复杂计算能力。人在投资的时候,要面临资产质量的风险分析与产品对自身契合度的考量。其中,产品契合度就需要与对一个人的个体行为、消费行为、风险偏好等等一系列因素干扰,信息繁杂导致难以判断或者判断不准。干扰因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计算机也像计算围棋落子一样,排除各类干扰因素,选出最优解。所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寻找最佳理财选择的话,电脑显然比人脑更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