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11徕芬7.1亿全域登顶:创新才是个护领头羊的硬通货
双 11徕芬7.1亿全域登顶:创新才是个护领头羊的硬通货
2025年双11购物狂欢已经落下帷幕,徕芬科技以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再度领跑个护行业:全域销售额突破7.1亿元,全系产品销量超200万台,累计服务用户达2600万……

从高速吹风机连续4年霸榜到剃须刀首战即巅峰,这份战绩并非偶然,而是徕芬以技术创新为内核、以产品体验为抓手的长期主义实践成果。透过双11的市场反馈,一个以创新重构行业标准的个护领头羊形象愈发清晰。
多品类霸榜 全域渠道领跑
双11期间,徕芬实现“全品类开花+全渠道夺冠”的双重突破,三大核心产品线形成强势矩阵,覆盖个护核心场景;而在京东、天猫和抖音等平台的全面开花,则实现用户触达最大化,展现出强劲的品牌势能。
作为徕芬的标杆品类,徕芬高速吹风机系列双11期间斩获全网164万台销量,不仅连续4年蝉联全网TOP1,更在天猫吹风机品类TOP10中占据8席。徕芬高速吹风机凭借早年间高速无刷电机的技术突破和“技术普惠”的经营理念,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稳固的品类领头羊形象。十几万转/分钟的转速搭配智能控温系统,既实现5分钟快速干发,又有效减少头发热损伤,成为用户心中“高效护发”的代名词。

首次参与双11的直线往复式剃须刀P3 Pro表现惊艳,一举拿下剃须刀热销榜、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热销榜、剃须刀行业品牌销售额等多项TOP1。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产品吸引了42%的女性消费者购买,高颜值赋予其极高的送礼价值,打破了剃须刀“男性专属”的消费壁垒。

徕芬的扫振电动牙刷也带来新惊喜,第二代扫振电动牙刷即将于12月中旬上市。根据此前徕芬创始人叶洪新的描述,徕芬第一代扫振电动牙刷因为扫振技术创新曾经获得过巨大的市场成功,却也因为细节体验不成熟遭受质疑。而二代产品将成为成为全面革新的正名之作,成为徕芬个护矩阵的下一个潜在爆点。

除了品类成功,徕芬在双11期间同样实现全渠道霸榜:天猫官方旗舰店斩获个护店铺榜、电吹风品牌成交榜、剃须刀产品成交榜三项TOP1;京东自营旗舰店登顶高速吹风机品类、国产电吹风品牌榜、电吹风热搜榜;抖音官方旗舰店跻身美发电器排行榜、双11热门店铺飙升榜首位;直播间更创下2.7亿全网引导成交的佳绩,位列小家电行业直播间TOP1,2500万+观看人次与9100万+达人联合直播成交总额,印证了品牌在内容电商领域的深厚积淀。

创新内核:技术破局,重构产品体验标准
如果说销量是市场认可的表象,那么技术创新就是徕芬领跑行业的内核。从电机技术到工艺设计,从核心功能到细节打磨,徕芬以“微米级”的创新追求,重构了个护产品的体验标准,其中剃须刀P3 Pro的创新实践尤为典型。
P3 Pro搭载徕芬自研自产的双直线电机L2,创新地使用两个电机水平反向运动,既让动力较单电机产品提升100%,又通过运动惯量抵消大幅降低震感,配合弹性减振悬挂装置与回旋弹片设计,解决了传统单驱多刀头产品“动力弱、震感强”的核心痛点。
刀头刀网方面,徕芬创新设计开放式长须刀头与穹顶结构短须刀头的组合方案,形成“长须剃短-短须剃净-细节精修”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并凭借穹顶结构146.2°的有效剃须角度(较传统U形设计提升约54°),增大剃须面积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扯须的情况。
剃须刀的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徕芬全域创新体系的缩影。在高速吹风机领域,自主研发的高速无刷电机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截止到新品Swift 4电机已经完成3次迭代,更是带来Mini机型、儿童模式等场景化创新;在电动牙刷领域,“扫振结合”更是开创了全新的电动牙刷技术路线。
以创新重塑质趣生活 重构个护行业生态
双11的销量背后,是徕芬产品与用户需求的深度共鸣。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可见,徕芬的创新精准匹配了新世代消费者的“质趣生活”理念。
从年龄维度看,超半数购买者为90后与00后,这一群体既追求科技带来的高效体验,也注重产品设计的美学价值,徕芬产品的技术内核与简约设计恰好契合这一需求;从地域维度看,53%的购买者来自一线及准一线城市,印证了科技个护理念在高线市场的深度渗透;从性别维度看,剃须刀P3 Pro 42%的女性购买者,体现了产品在“家庭共享”场景下的价值延伸,其舒适体验与精致设计打破了性别消费边界。

徕芬双11的爆发,为个护行业提供了“以创新驱动增长”的清晰范本。在传统个护市场被外资品牌长期主导的背景下,徕芬通过电机、算法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打破了技术壁垒;通过CNC工艺等细节打磨,提升了产品价值;通过全渠道布局,实现了品牌势能的最大化释放。
从高速吹风机的持续领跑,到剃须刀的首战告捷,再到电动牙刷的新品蓄力,徕芬的发展路径证明:个护行业的竞争早已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而价值的核心正是技术创新与产品体验。未来,随着更多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新品类的拓展,徕芬有望以领头羊之姿,持续推动个护行业的技术升级与体验革新。
来源/朝闻天下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