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安基金吴尚伟:后市有望震荡再平衡,重点或可关注六大线索

2025-10-31 16:35:59
2025-10-31

汇安基金吴尚伟:后市有望震荡再平衡,重点或可关注六大线索

当沪指围绕4000点这一关键点位上下盘整之际,面对市场上热点加速切换、板块加速轮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心:到底该如何在行情起伏中“站稳”脚跟?

近日,汇安基金权益首席研究官、价值成长组基金经理吴尚伟,对泛消费领域的食品饮料、医药和社会服务行业,成长类的电子、通信及互联网传媒行业,以及中游制造业中的新能源等多个细分板块进行了详细研判和解读。

四季度或震荡再平衡  六条线索可期

回顾10月以来,在外部扰动下前期高位的科技、游戏、创新药等行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而底部的煤炭、银行、白酒等有所回升,调整4个月左右的新消费也有反弹迹象。吴尚伟分析道,随着相当比例的行业估值基本合理,4000点或成阶段性顶部,为来年市场保留上涨空间,他预计四季度市场表现为震荡和再平衡。在投资机会上,基于PPI转正预期的交易表现为顺周期的关注度提升;基于景气度的科技股对业绩兑现的要求提升,表现为向科技龙头集中,高位震荡为主。

除了“高景气科技+PPI转正预期”这两个主线外,吴尚伟分析认为,还可能有四方面机会值得关注:首先是考虑到2025年经济的特点是季末高、季度初调整,在“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升温、地产新一轮放松的背景下,9月广义流动性或将迎来滞后改善,从而在2026年,盈利改善预期对前期的流动性驱动形成一定承接;其次,消费行业存在2026年核心CPI持续企稳回升、消费贷贴息落地、估值拥挤度双低等多重改善;第三,贵金属板块与资源股,或将继续受益于外部降息周期开启、避险情绪以及估值较低等优势;最后,从财政部和央行联合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来看,稳增长力度或有升温;四中全会相关政策,“十五五规划”新增看点行业或有一定主题机会。

泛消费领域:分化持续,结构性亮点纷呈

尽管这几年来泛消费领域整体承压,但仍不乏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亮点阶段性涌现。回顾自今年5月份开始,白酒餐饮旅游行业经历了“八项规定”带来的冲击。吴尚伟指出,2025年如果没有5月开始的八项规定严查,可选消费行业(包括白酒、餐饮等)或将经历“价格逐渐下降-库存逐步出清-业绩兑现下滑”的调整三部曲,今年恰好是业绩出清阶段;但八项规定使得“消费场景减少+消费情绪谨慎”,进一步加深了调整幅度。鉴于顺周期的修复是一个缓慢抬升的过程,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为此在基金投资组合上也相应减少了顺周期消费的配置比例。

针对上半年走强近来又陷入调整的创新药板块,吴尚伟分析指出,6-7月创新药主升浪阶段是对BD(Business Development,业务发展)资产进行定价的过程,3季度基本面充分定价后的高位震荡,医药行业一直处于调整期。当前涨幅较大的创新药公司或多或少隐含一定BD预期,因此在现阶段创新药BD相关投资中,吴尚伟强调:“确定性”比“空间”更重要。而较为确定的逻辑包括:已经BD出去的公司,重点关注MNC临床进度;已经读出较好数据的公司和同靶点中竞争身位较好的公司。

谈及投资者关注的创新药BD行情未来是否可持续,吴尚伟也分别从卖方和买方视角予以了解析:卖方层面看,过去10年,中国创新药资产已经实现数量和质量双重突破,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国内医保限制天花板有限,药企对于借船出海有诉求;而买方看,未来5年,美国市场专利过期将产生约1790亿美元影响,面临专利悬崖的跨国药企或仍有补充新管线的需求。

社会服务行业方面,吴尚伟指出,化妆品行业是消费行业里不多的增速不错的子行业,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国产品牌的成长(对海外品牌的替代,自身产品推广)+线上渠道的发展对品牌建设的拉动”。吴尚伟认为,化妆品、旅游和IP这几个行业有较强的主动创新因素和创新渠道推动,有利于产生新消费属性的公司,后续将继续挖掘此类个股。

成长板块:深挖细掘,优中选优

针对成长类的互联网传媒行业,吴尚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传媒互联网板块基本是内需驱动+关税中性【数字贸易不涉及关税】。因此在外部不确定下传媒互联网板块相对更有韧性,行业具有吸引力。其中产品属性较好的是游戏,而互联网代表了“整个港股的贝塔+自身经营驱动”。

具体而言,吴尚伟相对看好游戏产业中长期维度的投资机会,认为行业并非单纯的爆款驱动。他也从三个角度解析了看好游戏产业的逻辑:首先,游戏产业的本质是平民化的多巴胺,需求稳定,且属于宏观波动下结构性的高景气度消费场景之一。其次,A股公司格局改善有持续性,产品侧开始向下一代核心游戏核心用户的需求。最后,政策监管上边际宽松,大力支持出海,扶持政策落地、版号数量新高、游戏专业“转正”,行业向“文化载体”、“消费载体”转变。所以,吴尚伟认为游戏行业的投资机会,并非单纯2-3个季度的高景气度导致,而是由产业趋势催化的更长期行情,头部产品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扩张或仍在继续。

海外与国内AI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也驱动了光模块、PCB、晶圆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吴尚伟分析认为,光模块公司业绩确定性较强,预计2026年增速较快且估值不贵,但筹码集中,或已经进入边际利好弱化的阶段。在订单饱和的情况下,后续主要依赖业绩兑现逐渐驱动股价。

此外,在新能源领域,吴尚伟认为头部公司未来增长确定性较高,主要关注其新产能投放后加速放量,马太效应是否显现;海外本土产能逐步落地,份额能否持续提升;以及商用车渗透率提升+单车带电量提升能否带动需求快速增长。吴尚伟指出,未来也将阶段性关注大储、固态等机会。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来源/周口网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