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花5亿买时间反陷诉讼,赚14亿退出的“两通一达”早成赢家

2025-10-24 10:52:43
风云IPO
关注
2025-10-24

IPO前创始人已离职。

丰巢、.jpeg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智能快递柜巨头丰巢的IPO梦,正因一纸对赌协议而陷入僵局。

2024年8月,刚刚扭亏为盈的丰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丰巢”)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递交前夕的8月26日,丰巢与投资机构达成延迟对赌协议,将合格上市日期从2025年1月27日,延迟到2027年1月31日,为此支付了约8000万美元的“权利调整费用”。

然而,这笔巨额投入并未换来理想的结局。2025年2月,因未按时提交补充文件,丰巢的《招股书》失效。直至2025年10月,在《招股书》失效八个月后,丰巢IPO停滞的核心原因逐渐浮出水面——据“第一财经”报道,丰巢的投资方之一亚投资本,与丰巢在股份回购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围绕2021年签署的对赌协议条款进行了多轮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最终亚投资本在中国香港提起诉讼。这直接影响了上市审核进程。

就在诉讼被爆出的一周前,陪伴丰巢走过十年的创始人兼CEO徐育斌也正式离职。

诉讼叠加重大人事变动的冲击下,丰巢IPO之路又该怎么走?

01

花5亿延长对赌协议仍被起诉,

“两通一达”成幕后赢家

这场纠纷的核心,是一份四年前签署的投资协议。

2021年1月,丰巢与“B-4类普通股股东”订立投资协议,丰巢向具有赎回权的他们发行4.84亿股普通股,发行代价为4亿美元。

其中,亚投资本通过离岸实体Asia Forge (Cayman) Ltd.认购了1.35亿美元,并设定了上市对赌条款。根据协议,丰巢若没有在投资4周年(即2025年1月27日)内上市,相关股东就可以行使赎回权。

面对这一紧迫的时间表,丰巢在2024年申请上市时修改了上述协议,将“B-4类普通股股东”行使赎回权的最终上市截止时间延长至2027年1月31日前。

图源:《招股书》

然而,协议的修改并非无代价。

根据新协议,丰巢若想延长对赌时间,需要向每位B-4类普通股持有人支付一笔“权利调整费用”,费用标准基于每股0.165435美元计算,总计约达80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约5.6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支付这笔费用,丰巢的流动负债大幅增加。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1.96亿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66.18亿元,“主要是由于重新分类具有有关B-4类普通股股东的赎回权的股东应付款项,从非流动负债转为流动负债,造成流动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丰巢在《招股书》中表示。

这一调整引发了亚投资本对部分修订条款的异议,尽管经过多轮沟通磋商,双方仍未能打破僵局。最终,亚投资本在中国香港向丰巢提起诉讼。

按照港股上市规则,存在重大未决且未解决诉讼的公司,通常无法通过上市审核。这意味着,若无法解决与亚投资本的纠纷,丰巢的上市计划将无限期延迟。

公开信息显示,亚投资本是一家于2016年成立的私募股权公司,专注于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5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先进制造、机器人、消费品和物流等。

天眼查显示,亚投资本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文远知行、百川智能、镁伽科技、劲方医药等十家科技公司,其中文远知行已经在美股上市,镁伽科技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百川智能也有IPO计划。可以说亚投资本的投资有着相当高的成功率。

图源:天眼查

与亚投资本等因上市而产生诉讼、关系陷入胶着不同,丰巢的其他股东“两通一达”,在赚了14亿后已经早早离场。

丰巢成立于2015年4月,由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及普洛斯共同创立。五大快递物流公司,共同认购了丰巢科技新增的4.5亿元注册资本,认购完成后,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与韵达则各持20%股份,普洛斯持股5%。

但2017年3月,“阿里系”的菜鸟与丰巢合同到期,随后顺丰和菜鸟的“快递数据之争”爆发,正式将快递江湖的“两大派系之争”摆上台面。

丰巢的股东申通、韵达、中通,在这场战役中,最终均投向了菜鸟的怀抱。

2018年5月,圆通发布公告称,已联合中通、申通、百世等企业向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栈合计增资31.67亿人民币。

增持菜鸟子公司的同时,中通、申通与韵达,在2018年6月相继宣布退出丰巢,将其持有的丰巢所有股权悉数转让。

虽然已经退出,但中通、申通与韵达的这笔对丰巢的投资,依然是笔赚钱的买卖。其中,中通获得回报5亿元、申通3.89亿元、韵达5.45亿元。三者合计,约为14.34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不同的商业决策导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早期股东在行业格局重构前果断退出,实现了资本的安全获利与战略转向;而后期投资人则因协议条款与公司深度绑定,最终陷入因上市对赌引发的漫长诉讼,不仅阻滞了公司的资本化进程,也使自身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被动局面。

02

丰巢刚扭亏为盈,

创始人已离职

与诉讼僵局同时传来的,是创始人徐育斌的离职消息。

据《南方都市报》10月14日报道,丰巢创始人兼CEO徐育斌近日因身体原因已正式提出辞职,辞职后不影响丰巢的正常运营。对此,丰巢方面未予否认,但也未提供更多信息。

从创始人徐育斌的履历来看,他是一个“快递小哥逆袭”的绝佳样本。

公开资料显示,1981年出生于广东梅州的徐育斌,高中毕业后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在广州几经辗转后,他又到深圳,在顺丰做起快递员。2009年徐育斌在韩国考察时发现快递柜商机,2015年在顺丰董事长王卫支持下创立丰巢,亲手将其打造成估值曾达25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

《招股书》显示,2021年徐育斌薪酬为2.22亿元,包括薪金、工资、花红、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多项费用中,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就达2.2亿元。

图源:《招股书》

2022年起,徐育斌不再拿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2022年、2023年年薪分别降为179.1万元、208万元。

徐育斌的离场,恰逢丰巢最艰难的转型期。

《招股书》显示,丰巢这家巨头曾长期深陷亏损泥潭,2021年-2023年、2024年前五月,营收分别为25.26亿元、28.91亿元、38.12亿元和19.04亿元。

净利润方面,2021年-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2024年前五月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为7160万元。但盈利稳定性如何尚不得而知。

“丰巢快递柜的收费模式颇受争议,其盈利模式依赖于收费带来的收入增长。然而,这种盈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对收费政策的接受程度。对于快递柜是否是一门好生意,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成本结构、政策环境等。尽管快递柜有一定的商业前景,但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它仍然需要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创新策略来保持竞争力。”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

03

王卫的资本棋局

虽然丰巢身陷诉讼与人事变动的风波,但背后的顺丰依然是强大的支持方。目前顺丰创始人王卫持股丰巢约36.54%,拥有投票权48.45%,为实际控制人。

顺丰如今旗下已经布局了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顺丰控股(002352.SZ)、顺丰房托(2191.HK)、顺丰同城(9699.HK)和嘉里物流(0636.HK)。

2016年5月23日,鼎泰新材公告顺丰计划借壳上市,作价433亿元。经过一系列操作,顺丰控股于2017年2月23日正式在深交所挂牌,证券简称由“鼎泰新材”变更为“顺丰控股”。截至2025年10月23日,顺丰股价报收于39.96元/股,市值达1999亿元。

2021年5月17日,顺丰房托(2191.HK)上市,其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截至2025年10月23日,顺丰房托收盘价报收于2.78港元/份,市值达22.8亿港元。

2021年9月28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表示,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完成对嘉里物流(0636.HK)9.31亿股股份的收购,此次收购股份约占嘉里物流已发行股本的51.5%。截至2025年10月23日,嘉里物流股价报收于7.23港元/股,市值达131亿港元。

2021年12月14日,顺丰同城(9699.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是即时配送,截至2025年10月23日,顺丰同城股价报收于12.62港元/股,市值达116亿港元。

2023年8月21日、2024年6月28日,在A股上市多年的顺丰,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IPO。2024年11月27日,顺丰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净额约56.6亿港元,为中国香港当年第二大IPO。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10月23日,港股报收37.06港元/股,总市值2189亿港元。

在丰巢IPO背后,中国快递江湖经过近三十年的大浪淘沙,也形成了一幅新画卷。“顺丰系”的丰巢和“阿里系”的菜鸟两大阵营,有过合作也有过对立,如今站在IPO的大门前,菜鸟多次声称IPO但未有具体动作,顺丰虽递交了《招股书》,却因一纸对赌协议停滞。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风云IPO
73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解读资本风云,传递价值信息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