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之后,乐聚机器人带着 15 亿元融资闯关IPO?

2025-10-22 17:12:57
趣解商业
关注
2025-10-22

宇树科技之后,乐聚机器人带着 15 亿元融资闯关IPO?

作者 |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继宇树科技之后,又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明确披露IPO意向。

10月22日,乐聚机器人宣布于近日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

本轮Pre-IPO融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中信金石、中证投资、道禾长期投资、盛奕资本、联新资本、探针创投、合肥产投、玖兆投资及中美绿色基金联合投资。

乐聚机器人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产业链布局、完善产业场景应用,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大规模量产与多元化场景应用的新阶段。

图片来源:“乐聚机器人”公众号截图

此外,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透露,目前公司已完成股改,IPO计划推进中。

此前9月9日,乐聚机器人完成股改,由原来的“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彼时,公司就股改给出的解释是“出于业务需要”。

官网介绍,乐聚机器人是一家专注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

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获腾讯、深创投、洪泰基金等战略投资,入选2019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融资中国2019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案例TOP10。

产品方面,乐聚机器人先后推出了Aelos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Roban中尺寸人形机器人,KUAVO(夸父)全尺寸高动态人形机器人等,后者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乐聚机器人是国内第一家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同时也是华为云在人形领域的合作伙伴。去年11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宣布生态伙伴名单,乐聚机器人正是华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本地生态合作伙伴。

另外,乐聚机器人还与海尔、中国移动、江苏亨通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据悉,乐聚机器人去年与红旗等车企合作,让人形机器人进工厂训练,今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和交付,一度“爆单”。今年年初,乐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给北汽越野车,这标志着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自2023年11月“发布即量产”以来,已迈入稳定交付的新阶段。

不过,与其他具身智能企业一样,商业化落地也是乐聚面临的核心挑战。有业内人士认为,数据以及硬件成熟度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障碍,并且,当前70%的场景并不需要机器人具备“人形”,因此“机器人做成人形”的必要性不够充分。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也曾表示,目前就技术而言,人形机器人能够进入家庭需要3年至5年,但考虑到安全、伦理等其他因素,迎来爆发期还需要5年甚至10年时间,这需要社会对行业有信心及包容心。乐聚机器人CEO常琳进一步表示,乐聚目前仍战略聚焦于商业化交付。

如今,具身智能赛道上,已有多家机器人公司正在推进或被传出上市。10月14日,宇树科技完成第一期上市辅导,此前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正式提交IPO申报文件。智元机器人则多次传出筹备港股上市,不过均被公司方面否认。

国庆前,合肥优艾智合、广州极飞科技、天津望圆科技、常州微亿智造、山东珞石机器人这五家机器人企业,也密集在港递交了招股书,拟冲刺所在细分领域的“第一股”。

在此之前,今年已有极智嘉、博雷顿、三花智控这三家机器人企业登陆港股,云迹科技最近也通过港股上市聆讯,有望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不过,客观来看,这场资本市场的“机器人总动员”,或许更像是资本周期与生存压力双重倒逼下的妥协。面对着真实场景需求还非常有限的市场,以及高昂研发投入所带来的盈利挑战,上市只是马拉松的补给站,终点还远未到。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趣解商业
772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关注新科技、新消费,聚焦新模式、新商业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