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程×万勋科技充电机器人快闪站圆满收官,服务千车次实现近100%成功率
首程×万勋科技充电机器人快闪站圆满收官,服务千车次实现近100%成功率
一、成都环贸ICD停车场迎来“首个千车次验证样本”
近日,首程控股(0697.HK)与被投企业万勋科技联合打造的充电机器人快闪站在成都环贸ICD地下停车场完成阶段性运营并圆满收官。据介绍,本次快闪项目在真实商用停车环境中连续运行一个月,实现了百车型、千车次的全自动充电作业,系统整体成功率接近100%,在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该快闪站采用万勋科技自主研发的柔韧型机器人充电系统,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完成自动识别、精准对接与安全充电。不同于封闭测试环境,本次验证完全面向社会车辆开放,用户可直接通过车牌识别进入充电区,机器人自动执行充电作业。项目覆盖了多品牌、多车型新能源车,成为业内首个在开放商用停车场实现高频稳定运营的验证样本。
二、高成功率意味着模式跑通,“上量”成为时间问题
此次快闪站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自动充电机器人不仅“能跑”,而且“能商用”。在真实环境下实现高成功率,意味着系统的识别算法、定位精度、安全逻辑与操作时序均已具备商业化条件。从验证结果来看,该技术路径已完成从“可行性”到“可复制性”的跨越。
业内普遍认为,充电机器人是新能源出行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无人驾驶、智慧停车与车联网落地的关键支撑。随着充电需求持续扩张、人工服务成本上升,自动化补能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的重要方向。
三、“投资+运营”联动,打造机器人应用闭环
此次快闪项目也是首程控股“投运结合”战略的典型实践。万勋科技为首程控股重点投资的机器人企业之一,而快闪站所处的成都环贸ICD停车场,则是由首程旗下平台负责运营管理的资产。通过“投资+运营”的双轮协同,公司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了机器人产品的商业验证。
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投资即止”的逻辑。首程控股不仅提供资金,更通过自身在停车、园区、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的运营能力,为被投企业提供试点、测试与商业化空间。机器人企业得以通过首程的场景获得真实用户反馈,而首程的资产也因此实现智能化升级和商业价值提升,形成了“技术落地—数据反哺—收益共享”的良性循环。
四、机器人应用加速推进,快速进入兑现期
从机器人投资到机器人运营,首程控股正在系统化推动“场景落地”的商业化闭环。公司持续将被投企业的技术成果导入自有场景,实现产业应用与资产升级的双向驱动。
除了充电机器人外,首程控股还在全国布局机器人科技体验店、园区智能巡检、机场与商圈的服务机器人等多元应用,形成从B端到C端的综合落地路径。通过“投资+运营+生态”的方式,公司已建立覆盖机器人制造、应用与消费的全链条体系,让产业资本真正参与到商业转化环节。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充电机器人快闪项目的顺利运营,标志着首程控股的机器人布局正从“战略期”进入“兑现期”。在具身智能与新能源出行交叉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首程控股正以场景落地为抓手,推动机器人产业从资本故事走向现实收益。
五、让机器人“住进城市”,首程控股打造可复制的中国样本
从成都环贸ICD停车场起步,首程控股已开始探索更多城市级应用空间。公司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核心区域选取代表性资产场景,推动自动充电机器人进入常态化运营。
这一体系不仅将进一步提升首程控股资产运营效率,也为被投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验证模板。通过打通资金、技术与场景,公司正在构建以“投得准、落得下、跑得通”为特征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机器人应用的核心,不是实验室里的演示,而是城市生活中的常态。”首程控股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机器人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城市运营的生产力。
来源/周口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