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管用酒驾当智驾案例引争议
华为高管用酒驾当智驾案例引争议
作者 |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据媒体报道,9月28日,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谈及辅助驾驶时表示:“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一个用户酒后用了我们辅助驾驶系统,在车上睡了二十多分钟。然后车辆开二十多分钟后,给他打双闪停到了路边。路人报警后,用户被拘役了一个月15天,外加4000元罚款。
针对这个场景实际上来说,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系统非常好,如果没有这个系统,这个人可能就会出车祸了。另外一方面说明用户是迫切需要这个系统,有这个系统我们可能喝了酒以后就不需要叫代驾了。
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代驾,我们的系统太好,一定程度上,我们是把我们更好的性能,更好的能力,在现有框架下,尽量的下放给大家来使用,我还是提醒大家,使用辅助驾驶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靳玉志的言论在网上引发了讨论。有网友认为此言论不妥,“虎狼之词”,“确定他是认真的吗”;但也有网友认为,“断章取义”,“人家紧接着就说了喝酒了一定要叫代驾”,“至少避免了一次车祸不是么”。
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表示:“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暂时还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即由系统辅助驾驶人完成部分动态驾驶任务,但车辆仍需人来操控,驾驶人依然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8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直指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存在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混淆技术边界等乱象,要求车企明确标注系统能力边界、规范营销话术,并强化生产一致性管理。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在简单路况下实现有限的自动驾驶,目前市面上可以使用的辅助驾驶远未达到L5级别,即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所有低于L5级别的辅助驾驶汽车,都要求驾驶员对车辆随时保持控制能力,不能完全“托管”。
因此,即使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仍然是第一责任人,并且在驾驶过程中依然要严格遵守各项交通安全法规,如果出现疲劳驾驶、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一样会受到法律的严格处罚。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