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疗:以合规转型为引擎,引领国企办医高质量发展

2025-08-25 17:24:23
2025-08-25

华润医疗:以合规转型为引擎,引领国企办医高质量发展

作为央企办医的代表性企业及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医疗近期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主动应对医疗服务行业合规发展新要求。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下称《健促法》)正式实施,其第39条明确规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向举办人、出资人分配或变相分配收益”。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监管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华润医疗从践行公益初心与保障长期合规的角度出发,稳步退出IOT业务。公司已先后与京煤集团总医院、门头沟区医院、顺义区空港医院、顺义区第二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提前终止IOT协议并平稳完成合作移交,充分体现出企业高度负责的经营态度。

image.png

尽管业务调整短期内对公司盈利结构带来一定影响,但华润医疗已在近期公告中明确表示,2025年下半年将持续优化收入结构,推进管理精细化,严控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企业着眼于长远可持续发展、坚定推进合规经营的战略决心,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深化合规:以透明披露构筑信任基石

退出IOT业务是华润医疗合规建设的重要一步,而作为运营105家医疗机构(截至2024年底,覆盖全国10省市)的大型医疗集团,其进一步合规深化更体现在对财报利润构成的准确披露上。

据华润医疗2024年年报:报告期共实现综合营业额人民币98.55 亿元,综合净利润为人民币6.72亿元及每股盈利人民币0.45 元。利润来源包括:合并非营利性医院的收支结余、合并营利性医院的利润、各医院贡献的供应链利润以及来自合作医院的运营管理服务与供应链服务收益。

其中,自有非营利性医院的收支结余合并是华润医疗披露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健促法》规定,这部分结余需严格与可分配利润区分——这并非否定会计合并规则的合理性(此类合并在非上市国企办医领域普遍存在),而是更强调上市公司需通过准确的信息披露,向投资者清晰说明“合并利润”与“可分配利润”的区别与边界。根据相关规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支结余不能向举办人进行分配,更不能向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分配。因此,来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合并收支结余并不构成上市公司可向股东分配利润的组成部分。

未来路径:以模式创新开拓发展新局

面对合规要求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平衡,国企办医领域未来或将探索两条核心路径:一是稳步推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向营利性转型,从根本上理顺收益分配与法律规定的关系;二是在信息披露中明确区分可分配利润(如营利性医院利润、供应链合理收益等)与非营利性医院的收支结余。无论选择何种路径,都将推动企业盈利模式和信息披露向着更规范、更可持续的方向升级。这不仅是对法律规定的严格落实,更能通过清晰的信息传递增强投资者信任,为资本市场稳定预期注入信心。

作为国企办医的标杆,华润医疗既要坚守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又要兼顾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责任,这类双重使命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使命,将ESG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在参与基层医疗建设、承担公共卫生责任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行业引领:以实践探索树合规标杆

国企办医肩负着保障公众健康与推动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责任,必须持续探索、稳步推进。华润医疗以调整IOT业务为起点,全面深化合规建设,不仅是对自身发展的负责,更是在为整个行业探索“以合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可持续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积极适应政策、坚守合规经营与持续推动创新,华润医疗将持续引领国企办医领域的健康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贡献更多企业力量,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有机统一。

来源/中华商业网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