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电科技IPO高薪聘用韩籍研发人员,钱诚给好友“开后门”

2025-07-22 15:35:32
预审IPO
关注
2025-07-22

美东时间7月9日,英伟达(Nasdaq:NVDA)市值冲破四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史上首家达到这一规模的公司。

文|瑞财经 作者|孙肃博

而与此同时,国内的资本市场也在见证半导体公司的IPO狂欢。屹唐股份(688729.SH)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亚电科技、优迅股份、视涯科技、大普微、纳芯微、粤芯半导体等超10家公司的IPO申请获得受理。同时,豪威集团、云英谷等多家企业也正加速推进港股上市计划。

在众多递表的半导体行业相关公司中,亚电科技是唯一一家湿法清洗设备供应商。据了解,半导体晶圆制造是在微观尺度上实现复杂结构的尖端工艺,各工序中产生的纳米级污染物需要通过湿法清洗精准去除。而作为贯穿前道制造的核心环节,湿法清洗可以直接影响晶圆表面的完整性、纯净度及后续制造良率。

从招股书中可以发现,截至目前,亚电科技的客户已覆盖芯联集成、时代电气、比亚迪、华润微、三安光电、青岛芯恩、卓胜微、华虹公司、隆基绿能等企业,已成为多家客户首台湿法清洗设备国产供应商。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4年,亚电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80%、76.59%和76.25%,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亚电科技坦言,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会削弱公司的议价能力。

股权激励平台有外人

作为一家立足于技术创新前沿的企业,亚电科技对于研发人才的投入上从不手软。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2024年度,亚电科技的技术研究中心软件处经理童建、HUR HYUN JIN的薪酬分别为50.22万元、185.78万元,而作为公司董事长的钱诚只拿到42.24万元。在亚电科技公司全部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中,HUR HYUN JIN领取的薪酬是最高的。

图片

根据招股书,HUR HYUN JIN系韩国籍人士,毕业于韩国全北大学研究科学专业,拥有21年的软件开发设计行业经验。2020年11月,他正式入职亚电科技,现任技术研究中心软件处经理。在此之前,他曾任Winsoft公司PC软件经理。

亚电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HUR HYUN JIN专注于半导体清洗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攻关,其开发的软件系统已经搭载于公司产品并导入客户产线,实现了公司PC软件的自主化。不过,与公司其他几位核心技术人员相比,亚电科技并未披露是否从HUR HYUN JIN处获得授权专利。

亚电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2022年度公司持续投入12英寸单片清洗系统项目研发,相关外籍研发人员薪酬水平较高”。

此外,瑞财经《预审IPO》还注意到,2023年,出于发展战略及管理因素,亚电科技将外籍研发人员引入国内,部分人员出于个人原因离职。

而正是2023年7月,HUR HYUN JIN获得了公司的股权激励。彼时,钱诚向激励对象转让了其持有的员工持股平台亚电天宫出资份额。截至此次递表前,HUR HYUN JIN持有亚电天宫0.50%的份额,间接持有亚电科技0.02%的股份。若亚电科技能顺利上市,其间接持有的股份比例价值约为67.84万元。

瑞财经《预审IPO》穿透招股书发现,自2019年3月成立后直至此次递表前,亚电科技共进行了8次股权激励,最后一次股权激励发生在2025年1月。

图片

2020年4月,公司成立一年后,亚电科技首次实施了股权激励,新设持股平台亚凯合伙并以2.97元/股的价格向公司增资。彼时,亚电科技的股份公允价值为5.84元/股。

而亚电科技的第二次股权激励,实际上是外部投资人向创始人钱诚进行的。2020年8月,钱诚通过新设立的持股平台“止于至善”,受让了外部投资机构高投毅达、毅达高新所持有的亚电科技股权。彼时,亚电科技的股份公允价值仍为5.84元/股,但此次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却低至1元/股,较四个月前实施的首次股权激励价格折让了约66%。

此后分别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2022年3月、2023年7月、2023年12月及2025年1月,亚电科技依次进行了股权激励,亚喆合伙、亚璟三期、亚思四期、亚电天宫、亚电天问等持股平台相继被设立。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中,亚电科技将亚凯合伙、止于至善、亚喆合伙、亚璟三期、亚研三期、亚思四期、亚电天宫、亚电天问均称为“员工持股平台”,但瑞财经《预审IPO》从这些持股平台中却发现了亚电科技在职员工以外的人。

具体来看,亚电天问的有限合伙人成晓华系亚电科技实际控制人钱诚的好友,王征系亚电科技的外部顾问,梁朵系亚电科技已离职员工。其中,成晓华持有份额12.5%,仅次于钱诚,高于其他公司员工。

亚凯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叶文华系亚电科技实际控制人钱诚的好友,因看好公司发展投资入股,目前叶文华持有份额48.58%,大幅高于公司在职员工。

图片

亚喆合伙的有限合伙人严文波系亚电科技已离职员工;亚璟三期的有限合伙人梁朵、严文波均系亚电科技已离职员工。

更值得一提的是,成晓华担任有限合伙人的亚电天问在2022年3月获得股权激励时,授予价格仅1元/股,较2022年1月亚电科技向亚璟三期、亚研三期实施股权激励时的授予价格折让了93%。

因实施股权激励,亚电科技于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1,489.06万元、649.75万元和930.1万元。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9,399.02万元、1,036.80万元、8,512.05万元。

亚电科技表示,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净利润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现金流,未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亚喆合伙、亚璟三期、亚研三期、亚思四期的实控人均为亚电科技实控人钱诚的小舅子杜建生。此外,杜建生还是亚电科技外部投资人持股平台亚燊合伙的实控人。不过,杜建生并不是亚电科技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仅为公司员工。

递表前,亚燊合伙、亚喆合伙、亚璟三期、亚研三期、亚思四期合计持有亚电科技4.52%的股份。2024年3月,杜建生、亚燊合伙、亚喆合伙、亚璟三期、亚研三期、亚思四期与钱诚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直至亚电科技上市之日后36个月内与钱诚保持一致行动关系,系钱诚的一致行动人。

作为亚电科技的实控人,钱诚直接持有公司22.59%的股份,并通过全资控股的无锡亚腾担任亚电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从而控制亚电合伙所持公司14.89%股份的表决权,通过全资控股的无锡亚腾担任止于至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从而控制止于至善所持公司3.81%股份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公司41.29%股份的表决权。

前副董事长递表前低价转股

事实上,与公司领着最高薪酬的HUR HYUN JIN相比,钱诚本人也是技术出身,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先后在SK海力士、英特尔做过工程师,履历看起来比HUR HYUN JIN更漂亮。

2013年1月,从英特尔辞职一年后,钱诚正式开始了创业之路,成立了无锡施罗森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覆盖半导体、FPD、通用零部件、水处理化学品等。2017年5月,钱诚又成立了亚电智能,专注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及制造业务。

招股书显示,亚电科技是2019年3月由亚电企业管理(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称“亚电企业管理”)全资成立的。根据天眼查,亚电企业管理彼时的股东为钱诚及其和妻子杜娟当时共同持股的亚电合伙。

2019年5月,亚电合伙迎来了一位新的合伙人——黄宝生,亚电科技在招股书中将其称为“公司成立早期的个人投资者”。自2019年4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他一直担任亚电科技副董事长,目前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与黄宝生相关联的企业包括上海申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申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江苏天衡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亚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泰州科源建材开发有限公司,业务范畴多与建筑施工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也就是亚电科技此次递表前半年,黄宝生因自身资金需要,分别向毅达资本旗下的毅达鼎祺、融实毅达及江苏广电参投的数智产投合计转让了200万股亚电科技股份,套现4200万元。

图片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黄宝生此次转股套现的价格为21元/股,与亚电科技最近一次外部投资人的增资价格37.31元/股相比,折让了约43.71%。

截至递表前,黄宝生仍直接持有亚电科技4.76%的股份,并通过亚电合伙间接持有亚电科技1.79%的股份,合计持有亚电科技6.55%的股份。若亚电科技顺利上市,其所持股份的价格约为1.87亿元。

除了钱诚、黄宝生及员工持股平台亚电合伙、止于至善外,递表前亚电科技的前十大股东包括毅达资本旗下的毅达高新及高投毅达、高榕创投旗下的高榕康腾、SK海力士参投的君海荣芯、宝鼎投资参投的井冈山芯利、博时基金及招商证券共同参投的博资同泽,持股比例分别为6.23%、3.12%、4.87%、3.61%、3.39%、3.05%。

图片


扭亏后净利激增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直到2023年亚电科技的业绩才实现扭亏。2022年-2024年(以下称“报告期”),亚电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21亿元、4.42亿元及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8,101.27万元、327.38万元、8,252.34万元。

图片

可以看到,2023年及2024年,亚电科技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265.89%、31.39%,扣非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了104.04%、2420.74%。2024年,虽然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扣非归母净利激增了24倍。

研发投入较大的确是影响亚电科技业绩的原因之一。2022年-2024年,亚电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737.37万元、4,429.20万元及4,433.3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52%、10.03%和7.64%。2022年至2024年,亚电科技累计研发投入约为1.46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12.77%。

图片


不过,亚电科技的研发费用中,占比最高的一项支出为职工薪酬,各期分别为2,611.29万元、2,120.36万元及3,012.82万元。而直接投入方面,各期分别花费2,602.65万元、1,807.07万元及834.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亚电科技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截至股改基准日2023年7月31日,公司存在着累计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口径)金额约为-1.73亿元。

对此,亚电科技称,因公司前期的研发投入、运营、股权激励产生的成本费用金额较大,才导致截至股改基准日时未分配利润为负。

亚电科技同时提示风险,若未来公司产品收入、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或遭受其他不可预期的风险,则可能导致持续亏损,出现未分配利润为负的风险。

04

近三成收入来自隆基绿能

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亚电科技的湿法清洗设备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及光伏制造领域。各期,亚电科技的湿法清洗设备收入分别为9,064.64万元、4.37亿元、5.6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5.15%、99.04%、97.12%。

图片


在硅基半导体槽式清洗设备领域,亚电科技位居国产品牌前列。报告期内,亚电科技硅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564.64万元、2.01亿元及2.86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

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亚电科技的下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三安光电、比亚迪、客户A等。2023年度及2024年度,主要受下游碳化硅材料、晶圆制造产业发展驱动,亚电科技化合物半导体专用设备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1.18亿元,2024年的收入同比减少了8.53%。

在光伏领域,亚电科技的下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隆基绿能等。凭借在TOPCon、BC等光伏制造工艺路线上的技术优势,报告期内,亚电科技光伏专用设备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1.06亿元和1.58亿元,呈高速增长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各期,亚电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80%、76.59%和76.25%,客户集中度较高。

对此,亚电科技解释称,公司下游客户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呈现经营规模较大、数量较少的行业特征。基于公司规模化能力、业务定位、技术及产业聚焦、客户拓展情况等因素,光伏湿法设备收入存在向单一客户集中的特点。

亚电科技坦言,“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或削弱公司议价能力。”

招股书披露的客户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华润微、芯联集成和隆基绿能依次成为亚电科技各年度的第一大客户。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向隆基绿能的销售金额高达1.64亿元,创下了亚电科技近三年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的最高纪录。

图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及2024年,亚电科技与前五大客户之一芯联集成之间,存在商品销售回款方与合同签订主体不一致的情形,回款金额分别为1,978.27万元、875.61万元,分别占当期公司总收入的4.48%、1.51%。

图片


亚电科技表示,公司客户通过第三方付款,主要原因为客户根据所属集团要求通过集团内其他关联方支付,该情况基于业务合作需求发生,具有必要性和商业合理性。

附:亚电科技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保荐人、主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行人律师: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审计机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评估机构:天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预审IPO
359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穿透IPO企业的造富故事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