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万之争十年,野蛮人结局都不好

2025-07-15 14:15:28
易简财经
关注
2025-07-15

宝万十年往事,黄金时代悲歌。流水前波让后波,再无野蛮人经过。

作者 | 刘一  编辑 | 张恺翀  来源|易简财经

许老板文韬武略,姚老板铁马金戈。负债万亿终如何,无处归因正果。

宝能系“野蛮人”突袭万科

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5年7月10日,宝能系(前海人寿、钜盛华)第一次举牌万科。

宝能系利用险资政策放宽的契机,通过高杠杆资金在二级市场连续举牌万科,持股比例迅速从5%增至24.26%,超越华润成为第一大股东,引发控制权争夺。

时任万科董事会主席的王石,公开指责宝能为“野蛮人”,并联合安邦保险、寻求华润增持未果后,紧急停牌并引入深圳地铁作为“白衣骑士”,但华润与宝能联合反对重组方案,导致三方矛盾激化。

随着博弈升级,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宝能资金杠杆问题,恒大突然入场增持14.07%股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

最终,2017年华润将股权转让给深圳地铁,深铁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宝能系逐步减持退出,王石也卸任董事长。

攻方走向末路,结局悲歌

十年弹指一挥间,这场载入中国商业史册的资本博弈主角们,已在市场周期的淬炼与行业剧变的洪流中,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宝能系老板姚振华,从“野蛮人”到债务缠身。2021年,宝能系爆发“欠薪门”事件,揭开了流动性危机。千亿身家的姚振华在深圳西丽宝能城楼下被偶遇,吃着8块一碗的肠粉。

2023年的一次现身,更是让这位商场枭雄形象坍塌。姚振华现身中炬高新调研,被保安拦在门外,随后在逃跑中摔倒。

目前,宝能资产被法院轮番拍卖,宝能集团现存8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469亿元。

作为“助攻者”的恒大也已分崩离析,掌舵人许家印锒铛入狱。

2021年,恒大负债达1.97万亿元。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恒大资金链断裂,债券违约、项目停工,全国超72万套房屋烂尾,引发购房者维权潮。

许家印曾试图通过出售资产和债务重组来缓解危机,甚至不惜变卖个人资产、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但这些努力仍无法阻止庞大帝国的倾覆。

守方体面退场,负重前行

而当时被围攻的王石,已经体面退场。

2017年,王石从万科退位,将接力棒交给了郁亮,万科的黄金时代随之结束。

现在,王石聚焦公益事业,74岁精神状态依然很好,偶尔现身为智驾测试现场为车企站台,给燕窝代言,与妻子的互动同样羡煞旁人。

有意思的是,2023年姚振华被追着打,王石发声力挺姚振华,“企业家本身要反思,到了这一步应该怎么处理、怎么直面。 姚先生至少没有因此事躺平。”

作为“白衣天使”介入的深圳地铁,已经从单纯的资本救援者,转变为万科长期战略股东。

在行业下行趋势下,深圳地铁不断为万科输血,给予资产处置协助,成为万科“活下去”的保障。

曾经与万科联手的安邦保险,后因激进扩张走向破产,被接管后重组。

结语

在中国,甚至在全球来看,当野蛮人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这种恶意并购的成功概率较低,野蛮人往往最后都讨不了好,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以迪士尼为例,作为并购狂魔,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等等,能按照并购双方的意愿来进行,最终取得“双赢”。

而宝万之争的野蛮人着迷于金融游戏,在企业发展的上升期尤为膨胀,充当“破坏者”很难圆满收场。

时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痛批野蛮收购: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这句话或许对所有资本参与者都是有益的提醒。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易简财经
358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易简财经是大湾区领先的财经新媒体,擅长资本市场研究,连续3年获新浪财经最佳A股新媒体,并获经观深度财经新媒体、二十一经济报道金V等奖项。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