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上市首份年报 营收净利双增 助力产业可再生能源消纳

2025-05-09 15:09:57
2025-05-09

海博思创:上市首份年报 营收净利双增 助力产业可再生能源消纳

4月29日,海博思创发布2024年度报告,作为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第一股,海博思创上市后首份年报交出鼓舞人心的答卷。

根据年报披露,海博思创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基本每股收益4.86元。同期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其中,风电光伏总装机14.08亿千瓦。

然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带来绿电的同时,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天然属性,也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储能以新能源“蓄水池”的姿态出现,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专家王鹏表示,可再生能源崛起、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储能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政策和市场支持为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沃土,储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叠加国家各项政策落地,以海博思创为代表的储能企业投资价值值得期待。

顺应形势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自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来,新型储能的发展就步入快车道。2024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针对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提出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

不难看出,国家出台这些举措是基于对新能源消纳现状与趋势的考量。

去年10月国际能源署发布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预计将累计新增550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940吉瓦。其中,受益于不断优化的经济竞争力,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增量将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总量的95%以上。可见未来全球消费结构的改变将在多个方面影响电力市场,并为储能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海博思创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专注于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及智能微网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及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近年来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和光伏新能源电站经常出现出力不均衡和弃风弃光的情况。海博思创的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电源侧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侧的独立储能电站、变电站储能等几大场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中,海博思创的储能系统有助于解决发电过程中的“弃风弃光”问题,平衡电力的供需关系,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海博思创的独立储能电站能够有效降低电网的峰谷负荷差、平滑输出功率曲线、提高供电品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延缓变电站扩容压力。目前海博思创建设了多个超过1GWh的大型储能项目。

紧随国家战略指针,海博思创在储能领域积极开拓新的赛道,在商业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近期推出了“储能+X”战略,未来也将成为公司业务的最新增长点。海博思创加强储能在多场景的深度应用,源侧覆盖风电、光伏、火电等多能源场景;荷侧则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探索了充电、油田、矿山、数据中心、台区、通讯基站等商业细分应用场景;并在辅助服务、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绿电交易方面做了深入探索。

创新驱动 市场空间再升级

根据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储能行业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约2.3小时,装机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30%。

海博思创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在储能系统集成相关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应用于多个重大项目中。2024年海博思创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发展势头迅猛。

安徽阜南南部风光储基地项目,在2023年项目并网时曾是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海博思创为该项目提供了核心电池系统,以高性能产品、高品质服务为项目并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树立了行业标杆。目前产品运行高效稳定,性能优异。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海博思创也不断完善国内智能制造基地的布局。今年2月海博思创在甘肃酒泉市的储能智能制造基地二期项目奠基开工,标志着公司在西北地区的布局更进一步。酒泉基地将作为海博思创西北区域中心,覆盖西北五省,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助力区域储能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海博思创已经形成北京、珠海、大同、酒泉四大智能制造基地,并在南通、鄂尔多斯等地启动新的布局,为公司未来的产能提升和绿色产业链搭建奠定坚实基础。

不久前中电联正式揭晓《2024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在国内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方面,海博思创排名第一。

海博思创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保持较高额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储能技术的前沿领域。2024年,海博思创研发投入保持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形成了从电芯建模到储能系统集成、从智能运维到大数据分析的完整技术体系。2025年,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推动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赋能,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运维能力,提升客户资产的价值。

已深耕储能领域十余年的海博思创下一步将持续围绕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和应用,积极拓展储能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整合能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信阳新闻网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