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跌超88%,澳优乳业解不开“羊强牛弱”难题

2025-05-09 11:41:49
氢消费
关注
2025-05-09

澳优乳业尚未找到除羊奶粉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撰文|张宇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的窘境之后,2024年,羊奶粉“一哥”澳优乳业的业绩终于迎来复苏。

根据财报,澳优乳业在2024年的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正向增长,其中总营收同比微增0.28%至74.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32%至2.36亿元。

不过,澳优乳业业绩“止跌”,实则是建立在低基数之上的“伪增长”。2023年,澳优乳业的的总营收为73.82亿元,同比下降5.30%;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19.46%,出现了总增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在此之前,澳优乳业在2021年和2022年的总营收分别为85.75亿元和77.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11%和-9.0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4亿元和2.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0%和-71.65%。

由此可见,虽然澳优乳业在2024年的业绩实现了正向增长,但本质是对前期业绩大幅下跌的修复,即便如此,其2024年的总营收增幅仅为0.28%,几乎触及“零增长”红线,暴露出澳优乳业的业绩增长动能严重不足。

严重依赖羊奶粉

按照业务构成,澳优乳业主要有牛奶粉、羊奶粉、其他、营养品四大业务板块。其中,羊奶粉业务为主力创收业务,2024年,羊奶粉业务收入为36.99亿元,同比下降0.7%,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9.9%,较2023年提升了5.4个百分点,“羊奶粉依赖症”进一步加剧。

尽管羊奶粉业务扛起了创收大旗,但同时也导致澳优乳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化程度加重,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羊奶粉业务增速正在持续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图片

图源:澳优乳业财报

根据历年财报,2020年,羊奶粉业务收入为31.06亿元,同比增速为8.8%,2021年该业务收入为33.48亿元,同比增速降至7.8%,2022年该业务收入为35.91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降至6.6%。2023年,澳优乳业的羊奶粉业务便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收入为32.83亿元,同比增速为-8.6%,直到2024年,该业务仍没有扭转颓势,同比增速为-0.7%,反映出羊奶粉业务的增长势能正在衰竭,而这也意味着,即使澳优乳业的业绩实现回暖,但仍然十分脆弱。

此外,被澳优乳业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牛奶粉业务,不仅没能成为新增长引擎,反而成为了“拖油瓶”。

2024年,牛奶粉业务收入为21.07亿元,同比下降17.8%,占总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的34.7%下降至28.5%。

事实上,澳优乳业的牛奶粉业务已连续两年出现了业绩倒退的迹象。2021年,牛奶粉业务收入为40.95亿元,超过了同期的羊奶粉业务,但到了2022年,该业务收入为29.24亿元,同比增速为-28.6%,与羊奶粉业务拉开了显著差距。2023年,牛奶粉业务收入进一步下滑,仅为25.63亿元,同比增速为-12.4%。

牛奶粉业务成为“拖油瓶”,羊奶粉业务独木难支,澳优乳业的抗风险能力正在进一步减弱。不过,好在澳优乳业的营养品业务异军突起,2023年,营养品业务收入为2.85亿元,同比增长113.9%,2024年该业务收入为3.05亿元,同比增长7.1%。虽然营养品业务增速大幅放缓,但仍是澳优乳业四大业务板块中增速最高的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营养品业务对于澳优乳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有限。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为42.7%,较42.0%的整体毛利率相差不大。

2021年10月,伊利股份以62.45亿港元获得澳优乳业34.33%的股权,成为澳优乳业单一最大股东。2022年3月,澳优乳业与伊利全资子公司金港控股发布联合公告,指出金港控股对澳优乳业全部已发行股份全面要约收购成功,目前其持有澳优乳业已发行总股份的52.7%。

双方“联姻”后,伊利股份表示,预计澳优乳业将给伊利股份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或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然而从澳优乳业2024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澳优乳业不见得能为伊利股份贡献多少利润,反而还极可能对其业绩造成重大拖累。

出海阻力重重

在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澳优乳业的业绩增长可谓难上加难,于是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澳优乳业羊奶粉业务在海外市场收入为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占总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5.2%提升至8.7%。相比之下,羊奶粉业务在中国市场收入为30.53亿元,同比增长仅5.3%。不过,澳优乳业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仍然较小,对于整体业绩的贡献还十分有限。

对于2024年海外市场的成绩,澳优乳业在财报中用“跨越式发展”来形容,并表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然而,澳优乳业寄希望于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业绩增长却并非易事。

一方面,海外市场垄断格局难以突破,比如在美国市场,尽管澳优乳业在2023年7月正式通过美国FDA审查,并成为单月美国亚马逊销售排名第一的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但美国市场早已被美赞臣、雅培等奶粉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浦银数据显示,美国市场排名前三的奶粉品牌占据了86.9%的市场份额,其中雅培的市场份额为43%,该比例在过去十多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澳优乳业如果不能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突围,其在海外市场的长期发展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羊奶粉在海外市场仍属于小众需求。‌目前,羊奶粉在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渗透率不足 5%,多数海外消费者仍偏好牛奶粉。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羊奶粉海外市场规模约为6.4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羊奶粉市场规模达到约80亿美元。相比之下,牛奶粉海外市场规模高达数千亿美元。这意味着海外市场留给澳优乳业的发展空间并不大,虽然澳优乳业在财报中表示,海外市场对于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的接受度会日渐提高。但在短期内,澳优乳业仍难以快速扭转海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此外,澳优乳业还面临着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风险、本土化运营难题、物流成本高企和线下销售渠道建设困难等多重挑战,使其拓展海外市场步履维艰。

深陷口碑危机

澳优乳业曾多次陷入产品质量争议之中。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与澳优乳业(佳贝艾特)相关的投诉量多达372条,投诉原因主要涉及羊奶粉中喝出虫子、有异物、存在异味、虚假宣传等,暴露出严重的品控漏洞,严重损害了澳优乳业的品牌形象。

此外,澳优乳业还多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被相关部门处罚。

比如2022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网站通报,标称湖南省长沙市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总代理的、澳大利亚乳品工业园有限公司生产的淳璀婴儿配方奶粉(0—6月龄1段,原产国:澳大利亚),其中香兰素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2.03万元,并处罚款962.13万元。

香兰素是一种可食用香精,主要从芸香科植物香荚兰豆中提取,具有浓郁的奶香,主要应用于食品中,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食用香精。依据中国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凡使用范围涵盖0-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均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对此,澳优乳业解释称:经查明,上述批次产品检出香兰素不合格并非主动添加,其原因是在生产线更换品种时,对生产管道及容器等清洁不彻底,致使生产管道及容器中残留了共线生产的前序产品含有的香兰素。

这并非澳优乳业首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处罚。2019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澳优乳业旗下的澳滋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出营养指标与标签值不符。

对于奶粉企业而言,食品安全大于天。如果澳优乳业始终无法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无疑会为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消费者对于澳优乳业的信任度和口碑也会随之受到冲击,发展之路势必愈发艰难。

在资本市场上,产品质量问题不断的澳优乳业也遭到了投资者的“用脚投票”,截至5月2日港股收盘,澳优乳业的股价仅为1.95港元,较历史最高价17.17港元已跌去88.6%,超过240亿港元的市值灰飞烟灭。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氢消费
286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