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科技成功研发抗量子密码芯片,引领量子时代数字安全新篇章
国芯科技成功研发抗量子密码芯片,引领量子时代数字安全新篇章
5月6日晚间,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62,以下简称“国芯科技”或“公司”)发布公告,与参股公司郑州信大壹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大壹密”)合作研发的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于近日在公司内部测试中获得成功。该抗量子密码芯片的研发成功,实现了公司信息安全芯片产品的抗量子化提升,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信创与信息安全芯片产品的布局。
量子计算产业化加速,驱动量子计算威胁下的安全先行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计算模式,在处理某些复杂问题(如大数分解、组合优化、分子模拟等)时,具备“量子优越性”,体现出远超传统计算机的性能。
在英伟达于今年3月举办的首个量子日活动上,黄仁勋表示自己低估了量子产业的发展速度,并宣布建立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AQC),与哈佛量子计划(HQI)和麻省理工工程量子系统组(EQuS)一道,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加速推进量子技术发展。此外,包括谷歌(Willow芯片)、微软(Majorana1芯片)、亚马逊(Ocelot芯片)在内的科技大厂都陆续发布了最新量子芯片进展。量子计算有望加速在产业端落地。
中长期看,量子计算将颠覆和重塑现有的计算体系,但就短期而言,量子计算已威胁到了现有的密码体系。
现代密码体系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计算的复杂度和困难性,复杂度越高,困难性越强,需要的计算能力也就越高。而量子计算已被证明具有快速破解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1994年,数学家彼得·肖尔(Peter Shor)提出了Shor算法,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和量子态的叠加性质,将整数分解问题复杂度降低为多项式时间,意味着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可以在远小于经典计算机的时间内分解大整数。随着以Shor算法、Grover搜索算法、量子傅里叶变换算法为代表的量子算法的相继被提出,使得传统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受到极大挑战。
有鉴于此,关键基础设施或出于安全角度,先于量子计算进行产业升级,以提前实现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从传统密码防护向抗量子密码防护的跃升,将传统的密码算法全面迁移到抗量子密码算法,从而带动包括核心器件与材料、核心设备、网络建设集成等在内的全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期。
全新抗量子密码芯片助力量子时代数字安全
此次国芯科技与信大壹密合作研发的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是一款基于国产28nm工艺,采用自主CPU内核的可重构低功耗芯片。其典型工作功耗和静态功耗分别为350mW和0.13mW,集成了抗量子密码算法引擎、ECC引擎和对称密码处理器。
该芯片可以通过可重构指令实现多种抗量子密码算法,如Kyber加密算法、Dilithium数字签名算法等,其中Kyber512密钥生成速度达3600次/s,Dilithium2签名速度达300次/s。此外芯片还支持国密SM2/3/4和国际通用算法。
AHC001配备多重安全防护措施,支持多种接口(如USB3.0、以太网等),具有低功耗、可重构、高安全性和扩展性等特点。该芯片可同时支持抗量子和传统密码算法,便于系统逐步迁移至抗量子密码算法加密,适用于金融、通信、电力、物联网等高安全需求领域,可作为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参与数字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保障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国芯科技与信大壹密此次合作研发的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战略性成果。该芯片不仅代表了我国在量子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更体现了国芯科技对未来数字安全需求的前瞻布局。
展望未来,随着量子计算逐步走向实用化,抗量子密码技术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国芯科技在抗量子密码芯片领域的布局,不仅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也将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在量子时代的到来之际,安全先行的战略思维将引领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信阳新闻网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