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美团龙珠坐镇,要上市的古茗能否扛住增长压力与食安质疑?
古茗能否避免重蹈奈雪的茶与茶百道的覆辙?
12月10日,根据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公告,古茗将于本周三(2025年2月12日)正式以“1364”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截图自古茗公告
排队上市的新式茶饮们终于迎来了新进展,这也意味着,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之后,“新茶饮第三股”最终花落古茗。
上市之利:腾讯、美团龙珠等明星资本坐镇
回顾古茗的上市历程,实际上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1月,古茗首次向港交所提交IPO备案,同年7月3日,港交所网站显示该次招股说明书已失效。沉寂近半年后,同年12月9日,古茗赴港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2024年12月15日,古茗再次更新招股说明书。
2025年2月4日,古茗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全球发售约1.59亿股股份(视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情况而定),其中国际发售股份约为1.43亿股,占比90%;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可予重新分配)约为1586.12万股,占比10%。每股发售价范围在8.68港元至9.94港元之间,每手买卖单位设定为400股股份。
古茗预计,公司将于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上午9点开始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交易,股份代号确定为1364。
如果以发售价每股发售股份9.31港元(即指示性发售价范围的中位数)计算,扣除全球发售支付的包销费用及佣金及其他估计发售开支后,古茗预计将收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3.56亿港元(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
古茗计划将把此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5%用于扩充信息技术团队,提升业务管理和门店运营数字化水平;约25%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与管理效率;约20%用于加强品牌建设,增进与消费者联系,多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提高认知度;约10%用于持续推行地域加密策略,招聘员工管理加盟商,强化支持,构建紧密加盟商团体;约10%用于聘用产品研发专家,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其余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根据公告以及相关信息,古茗此次发行,已经获得不少实力雄厚的基石投资者认购,5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7100万美元,占全球发售额的37.46%。其中,由腾讯控股全资拥有的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认购2500万美元(约1.95亿港元),约占全球发售股份的13.19%。元生资本通过GM Charm Yield (BVI) Limited认购认购1500万美元;正心谷资本通过Golden Valley Global Limited及Golden Valley Value Select Master Fund认购认购1500万美元;美团龙珠(Long-Z Fund)和Duckling Fund分别认购800万美元。
对于此次腾讯的入股,根据上海证券报,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原因或是基于财务投资。沈萌表示,“基石投资者不是战略投资者,是以较大发行价折扣认购为IPO背书,所以其核心目的是赚取差价。”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腾讯入股古茗,前期可能更多是基于财务投资的考虑,后续可能会有一些深度的介入。如微信平台的送礼物功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点,腾讯可以帮助古茗进行品牌植入或重点推荐其进入礼物名单。
据企查查,在IPO前,古茗仅在2020年开放了融资窗口,投资方包括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等知名机构。
截图自企查查
估值方面,中泰国际表示,古茗招股价对应2023年市盈率为16.9至19.3倍,市净率为31.3至35.8倍,公司经营指标与同业茶百道相仿,但估值稍高于茶百道。
对标同行来看,茶百道当前市值143亿港元(市盈率TTM约16倍),奈雪的茶当前市值22.5亿港元(市盈率TTM亏损),而古茗发行PE达16.9-19.3倍,估值明显偏高。
中泰国际认为,考虑到近期国内消费复苏缓慢,以及公司2024年前三季单店业绩略微下滑,中泰国际给予古茗控股69分,评级为“中性”。
上市之压:全国同店GMV增长率“转负”
加盟商流失率增加,新式茶饮增长集体放缓
当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在2010年的浙江台州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可能未曾想到,这杯奶茶会在15年后搅动资本市场。
最新招股书显示,古茗是中国第二大茶饮品牌,市占率和门店数量仅次于蜜雪冰城,公司主要销售果茶、奶茶和咖啡饮品。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全国现有门店数为9778家。目前,古茗在大本营浙江已开设超2000家门店,临近的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8个中东部市场省份,均超过了关键规模。
截图自古茗招股书
在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84亿、55.59亿、76.76亿、64.41亿;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3.72亿、10.96亿、11.20亿。
截图自古茗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体业绩增长,古茗的关键经营指标却出现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单店日均GMV约6500元,低于上年同期的6800元;单店日均售出杯数386杯,低于上年同期的417杯;每笔订单的平均GMV为27.7元,低于上年同期的28.2元。
截图自古茗招股书
古茗在公告中解释,现制茶饮店市场增长放缓,且业内竞争加剧,部分参与者推出低价产品。但公司强调,由于持续扩展门店网络并开设多间新店,GMV总额及售出总杯数仍保持增长。
此外,作为一家高度依赖加盟店的品牌,截至2024年9月,古茗97%以上收入来自加盟商。根据招股书,古茗的主要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古茗门店主要销售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及咖啡饮品及其他。2021年至2023年,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9%、97.9%和97.1%。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为97.2%。
截图自古茗招股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在逐年走高。
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分别拥有2381名、2949名、4614名及4842名加盟商,并分别拥有5689家、6664家、8995家及9771家加盟店。各期,公司新增加盟商数量分别为551名、781名、2085名、871名,退出加盟商数量分别为157名、213名、420名、643名。
截图自古茗招股书
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终止的加盟商关系中有72%、73%、83%及92%因双方同意终止;14%、22%、12%及4%因违反加盟商协议所致;而14%、5%、5%及4%因加盟商协议未续期所致。
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分别为6.2%、6.7%、8.3%及11.7%。其中,加盟商流失率按指定年度终止的加盟商数量除以年初加盟商数目与年内加入的加盟商数目之和。
对此,古茗表示,于该等年度内,加盟商流动率略有上升,原因是新加入的加盟商的流失率通常较高,而2021年至2023年新加入的加盟商数目一直上升;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行业面对放缓及竞争加剧。
事实上,在新式茶饮赛道,除古茗外,国内新茶饮品牌在今年年初“扎堆”冲击上市:蜜雪冰城、沪上阿姨也在新年元旦前后再度递交上市申请。据披露,这两家公司在营门店数量分别为40510家、8437家。
然而在新茶饮品牌先后冲击上市的同时,另外两家已上市的品牌,即奈雪的茶和茶百道,情况却并不乐观,营业收入和利润却不增反降。
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从最高点约15.8元跌至1.12元左右,市值缩水超过80%。据最新财报显示,去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实现营收25.44亿元,同比下降1.9%,经调整净亏损达4.38亿元。
截图自东方财富
另一边的茶百道则刚上市业绩就“变脸”。去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0%,净利润同比下降59.9%左右:其股价从上市初期的12.5港元跌至目前的9.97港元(2025年2月10日收报价)。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新茶饮行业的投资热度正在降温。亿欧数据指出,2024年茶饮品牌(含咖啡)的投资事件数量仅为35起,较2023年的62起大幅减少,创下近五年新低。此外IT桔子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新茶饮赛道的融资企业数量下降一半,融资金额同比上年下滑超过70%。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预测数据指出,尽管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仍在增长,但新茶饮的市场规模增速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业内相关研究机构都普遍认为行业已经从初期的快速扩张、激烈争夺份额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新阶段。
上市之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容忽视
古茗珍珠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而另一边,除了资本盛宴背后,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上市能否让手中的奶茶更安全、更实惠?
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古茗的快速发展,古茗也陷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争议事件。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报道,多家奶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店员将没用完却即将过期的食材篡改有效期,继续使用,其中就点名了古茗。涉事门店的店员还表示,在操作此类手法时,专挑监控盲区动手。
快消前瞻在企查查平台搜寻发现,不少古茗加盟店因为“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提供虚假信息入网经营食品”、“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等原因被相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截图自企查查
在黑猫投诉平台古茗商家主页,显示投诉量累计1985条,涉及投诉包括“喝出异物”“喝出毛发”“店员服务态度恶劣”等。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此外,作为古茗奶茶中的珍珠、芋圆等主要配料,也存在着一些食品安全隐患。
据企查查显示,在古茗控股递交给国家知识产权的若干发明专利申请里,就涉及两款珍珠的专利。其一是速煮粉圆及制备方法,可以缩短珍珠粉圆的熟制时间,只需要煮3-5分钟,就可以制成,操作简单、省时省钱;另一种,则是古茗发明的常温淀粉丸子,可以在不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常温储存6个月,烧煮只需要3-5分钟,口感更为Q弹。
截图自企查查
然而,这些发明专利所使用的二氧化硅、复合磷酸盐等食品添加剂物质,虽然短期食用没事,但在不规范的情况或长期食用,有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二氧化硅是国际、FDA允许使用的食品抗结块剂。FDA 认为食品中的二氧化硅通常对人类食用是安全的,只要少量食用即可。FDA规定,添加到食品中的二氧化硅不能超过食品总重量的 2%。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组将硅的每日安全摄入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 12 毫克/天(对于 60 公斤的成年人)。
但近年来斯坦福大学科学家的研究有表明,“我们发现对继续使用二氧化硅颗粒敲响了警钟,虽然现在说二氧化硅对健康构成威胁还为时过早,但至少二氧化硅会带来引入不需要的化学物质的潜在问题,特别是在食品中”。
北京海关报道指出,磷酸盐可加工为防腐剂,添加在食物中能够改善食材的口味和新鲜度,但机体摄入过多磷酸盐,容易使钙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因为钙和磷在体内有一定比例,如果体内磷过高,钙就会下降,导致人体缺钙但是当膳食中磷酸盐含量过多时,会降低钙的吸收,导致人体骨骼组织中钙的流失。如持续的时间长,还会造成发育迟缓、骨骼畸形。因此,必须严格在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内添加和使用磷酸盐。
水产加工技术联盟表示,磷酸盐也用于水产及其加工品、速冻面制品等制品中,能较好地改善制品的品质,但是标准中对这类制品中的磷酸盐并没有限量,没有对多聚磷酸盐可用于这类产品中的规定,这个现象将给执法监督带来困难。
某些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缺乏认识,在使用磷酸盐时,采用估计计量或者不计 量的方式进行添加,致使食品的品质不稳定,磷酸盐的量很容易不足或者超标。有些生产企业缺乏必要的计量和检测设备,无法实现自我规范。对于有些标准中不限量使用磷酸盐的产品,有些生产者以提高产品的感官质量、节约成本等为目的,大量使用磷酸盐,造成食品中磷酸盐含量过高。
虽然古茗在奶茶配料的创新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如速煮珍珠、常温淀粉丸子等,这些发明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优化了口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利中所采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在长期食用后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古茗在追求创新与效率的同时,更应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所使用的配料安全无害,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随着新式茶饮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已在卷低价、扩门店、推新品的激烈竞争中疲于奔命。一旦上市,还需应对资本市场更为严苛的“内卷”,古茗能否在双重竞争压力下站稳脚跟,依旧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命题。快消前瞻将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