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90亿领衔银行系险企,中邮保险斥资百亿购入上海地标
对于险企纷纷从“股东”转化为“房东”,有分析认为,城市核心地段的商业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项目,凭借稳定的租金收入、良好的现金流稳定性,吸引着险企纷纷入局。
出品|达摩财经
2025开年,中邮保险在商办投资领域打出“王炸”。
1月17日,中邮保险官微宣布,公司作为领投机构,正式签约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投资协议。
此次投资主体是位于上海的天际线地标建筑博华广场,博华广场位于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总用地面积约1.7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4万平方米,包含一栋60层办公塔楼、一座4层商业裙房、4层地下室。其中,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博华广场为上海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地铁上盖物业,紧邻南北高架,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功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的500强企业进驻,涵盖了金融、科技、咨询、贸易等多个行业领域。博华广场是近年来上海为数不多的单一产权且具备稳定现金流的优质商办物业。
博华广场由美国私人房地产投资公司汉斯公司开发,2019年正式交付,总投资约75亿元。
据多家媒体报道,本次交易对价为108亿元,主要涉及三方,除了作为领投机构的中邮保险,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也是该专项基金的投资方,与中邮保险共同持有博华广场。汉斯旗下红风筝(上海)房地产有限公司将作为收购方基金的普通合伙人继续参与管理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1月24日,中邮保险刚刚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中邮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39.4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91.88亿元,2023年中邮保险则亏损114.68亿元。
购入多个地产项目
中邮保险是中国邮政集团控股的寿险公司,于2009年成立,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为286.63亿元。依托中国邮政遍布全国的5万个营业网点,中邮保险深入县乡级地区,构建了独特的“邮银保”协同模式。
事实上,中邮保险近两年在商办领域投资已多次出手。
2023年9月,中邮保险斥资42.56亿元,拿下位居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的稀缺资产——原中粮置地广场,改名为中邮保险玖安广场。该项目距离二环170米,至地铁2号线3分钟,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租赁价格市场报价16.5元/天/平方米,是中邮保险第一个商办不动产投资。
2024年2月,继拿下中粮置地广场后,中邮保险于西安高新区,以13.6亿元拿下该区域地标性建筑西安启迪中心。中邮保险称,该项目的投资落地,对于扩大中邮保险在西安甚至陕西地区的影响力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进一步增添了公司“压舱石”资产,优化了资产结构,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本次再度购入博华广场,也是中邮保险继北京玖安广场、西安启迪中心之后,在商业办公投资领域树立的又一里程碑。
2024年以来,险企在商业、商办地产频频出手。新华保险将9个万达广场项目收入囊中,友邦人寿于2024年以24亿入手了北京CBD核心地段物业凯德·星贸,泰康人寿接盘了徐州、廊坊、嘉兴、苏州和东莞的六项资产,交易总代价超20亿元,长城人寿以10.2亿元购入了办公物业项目“新街高和”等。
对于险企纷纷从“股东”转化为“房东”,有分析认为,城市核心地段的商业写字楼、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项目,凭借稳定的租金收入、良好的现金流稳定性,吸引着险企纷纷入局。
在利率下行周期,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的险资本身就面临资产荒考验。而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商业、商办地产,正处于急需融资“补血”阶段,价格也相对较低。保险资金投资所特有的期限长、体量大、追求稳定收益的特点,与不动产投资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特征契合。
昔日“亏损王”翻身
中邮保险常年处于银行系险企头部位置,保费规模在2018年突破500亿元大关,在2020年至2023年也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陆续达到800亿元、900亿元和1000亿元门槛。
2022年1月,友邦保险出资120亿元入股中邮人寿,成为国内保险业最大的增资扩股引战项目。这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邮政集团对中邮人寿持股比例为38.2%,友邦保险持股比例为24.99%,为第二大股东。
中邮人寿在这起被市场看作强强联合的引战后,业绩却没能顺利迎风直上。2022年前三季度,中邮人寿均处于亏损状态,四季度发力狂赚30亿元后,当年净利润达到约4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同比下滑超过七成。
2023年,中邮保险保费收入迈入千亿台阶,实现保费收入1098.66亿元。与此同时,中邮保险净亏损却达到114.68亿元,仅一年的时间,中邮人寿亏损额超过了以往九年来的全部利润。中邮人寿解释称,2023年共有112.1亿元因国债750曲线波动导致公司大幅增提准备金造成。
在此背景下,中邮保险在2024年率先切换至新会计准则。未切入新会计准则前,中邮保险被动单边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负债端仍执行旧准则,资产端完全暴露于资本市场,缺少有效可对冲工具,放大了资产负向波动影响,反映在财务报表就是利润大幅波动。
切换至新会计准则后,除了更能准确反映负债端变化,也将更直接地呈现资产端的业绩波动,险企更需要能够计入FVOCI(其他综合收益)的红利资产来平滑业绩。
2024年10月,中邮保险买入皖通高速H股股票28.4万股触发H股举牌,这也是2015年后中邮保险首次触发举牌。同年11月,中邮保险宣布,继续对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约40亿元。在新会计准则下,中邮保险明显加快了投资领域的布局。
2024年,中邮保险也顺利摘掉“亏损王”的帽子,同比实现扭亏,且净利润在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中居首。
受益于2024年高股息板块二级市场的表现,中邮保险投资收益率大幅上涨。去年,中邮保险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11.04%,而其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2.57%,2023年则为3.01%。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