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野马数据沙龙首站:预见未来,探寻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新引擎
由易观与野马财经、3W Coffice联合主办大数据应用沙龙互金专场在北京顺利举行,活动主题为:预见未来,探寻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新引擎。
上周,由易观与野马财经、3W Coffice联合主办大数据应用沙龙互金专场在北京顺利举行,活动主题为:预见未来,探寻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新引擎。

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李子川、51理财CEO刘思宇、爱投资CTO 韩世琪、开通金融创始人李江、诺瓦资本投资总监孟凡与等人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自己对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李子川发表了演讲题为《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从发展、监管、盘整、启动四个阶段,以及政策环境、市场表现、企业变化、资本市场、发展机会五个方面解析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李子川
1.从政策环境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逐渐趋严,政策空白区红利逐渐消失。
2.从市场表现看,行业仍在继续前行,预计2017年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3.从企业变化看,企业盘整后,为树立市场地位加速启动;活跃用户增长不确性因素降低,留存是关键;用户重合度处于低位,新产业特征仍较为明显。
4.从资本市场看,互联网金融市场小幅遇冷,但并未如想象中悲观。
5.从发展机会看,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服务产业、跨界协同是关键词。
随后51理财CEO刘思宇带来了题为《智能金融的未来——互联网与智能化发展新启示》的主题演讲。
51理财CEO刘思宇
他认为对于P2P来说流量至关重要,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互联网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渠道,有流量就能赢,没有流量就得买流量,今天为什么那么多平台不行,因为流量不行,要付出巨大的流量成本,但这个成本要远远高于收益,并且在长时间内不能收回的时候,它还没有融资的情况下一定做不下去。”
刘思宇表示看好以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比如征信积分,利用技术的手段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这就是科技金融的价值。
对于P2P的发展趋势,刘思宇认为行业是越来越向好的,但大平台的爆雷会开始逐步的多起来,他建议大家选择比较好的平台去投资,“资金尽量避一避险,不要风险那么大,看不懂就别折腾”。他非常看好智能投顾,但认为智能投顾在国内发展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
接下来爱投资CTO 韩世琪带来了题为《新金融时代的科技反思》的主题演讲。
爱投资CTO 韩世琪
关于机器学习,韩世琪介绍机器和人的决策可以优势互补,“人的决策反馈使得机器更聪明,同时机器智能帮助人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决策”。但他认为人工智能并不能代替人脑,特别是右脑的感性思维和潜意识创造功能是机器学习无法涉足到的领域。因此他建议在利用机器学习做风控决策的时候也要加上自己的思考。而对于标准化、全量化的小微金融和智能投顾等场景,他则建议用使用机器去放贷。
关于互联网金融系统,他认为的数据未必是越精确越好,因为一开始的设计如果非常精确,而且趋于封闭的精确,往往在某一个时间它会突然的失败。他引用道德经里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追求柔性的、开放的、一种看似不经意的设计思路。
接下来开通金融创始合伙人李江带来了题为《基础设施-互联网金融新战场》的主题演讲。
开通金融创始人李江
李江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四大痛点,一是完善整个交易结构的发行;二是丰富特定化的金融资产和产品;三是交易、资管、风控缺乏系统管理;四是互联网金融信息不透明。进而,他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强需求点在于完善的发行和交易基础设施;丰富的特定化金融资产和产品;交易/资管/风控系统及工具;信息服务等。
最后诺瓦资本投资总监孟凡与带来了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演讲。
诺瓦资本投资总监孟凡与
孟凡与提到,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思维要打破壁垒,用发散、快捷、整合的思维方式思考,把握消费需求、利用消费市场。她用20个字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正确做法,即把握本质、认识需求、掌握记述、坚持风控、深入细分。
关于易观大数据应用沙龙
“易观大数据应用沙龙”是面向互联网+垂直领域关于大数据应用相关内容的线下研讨会。旨在为企业衡量数字用户资产价值,产品精细化运营,用户转化与变现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在网络上留下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海量互联网数据通过信息化的重组与优化,产出高价值可用数据,优化产品全面升级,帮助企业在互联网的行列中指数化增长。
数据是新能源,易观是加油站。面对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易观将助力企业学习用户数字资产管理方法,提高用户转化与精准变现。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