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指标1年来首次转正
一季度,楼市多个指标向好,其中,商品房销售额增速结束了连续12个月的负增长后,首次回正。
来源/乐居财经 作者/李兰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7.1%。截至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7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5.5%。
据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数据,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
其中,逾九成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创下自2019年6月以来的45个月新高;二手房上涨数量创下自2021年4月以来的峰值。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数据来看,购房者信心在逐步恢复。随着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房地产销售出现积极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也有望逐步企稳。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指标看,今年前3个月同比增速相比前两个月的数据继续改善。
“事实上,2022年2月份以来,全国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速曲线开始位于负增长曲线,而当前则是首次转正,充分体现了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的趋势。”
在严跃进看来,当前房价已经走出了下跌的通道,开始步入上涨的区间,总体上房价回稳的趋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71,连续3个月上升。
虽然一季度的商品房销售额有所反弹,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了去年的下滑趋势。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住宅投资19767亿元,下降4.1%;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64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
此外,一季度的竣工情况表现亮眼。1—3月份,房屋竣工面积19422万平方米,增长14.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396万平方米,增长16.8%。
克而瑞地产研究指出,相较销售的显著回暖,投资降幅却略微扩大,说明在市场回暖企稳过程中,作为显性指标的土地购置仍表现低迷,当前土地市场的复苏仅集中在高能级城市,其他低能级土地市场依然冷清。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渐修复,边际预期改善之下,房地产短期也将走出低迷盘整之势,整体保持低位上升的态势。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一季度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出现自2022年初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主要原因是滞后的刚需、换房需求、预期转暖等叠加,导致一季度住房需求释放十分强劲。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表示,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市场总体而言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购房者、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
“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底部已经过去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困难的阶段可以说是过去了。”柴强说。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