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0.2美元!每日优鲜跌成妖股,青岛国资20亿打了水漂
“生鲜第一”没当成,却成了“烧钱第一”。
来源/易简财经
曾来势汹汹争当“生鲜第一股”的每日优鲜,市值从200亿元跌剩3亿,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生鲜第一”没当成,却成了“烧钱第一”。
而此前给它投了20亿的青岛国资,此刻估计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股价面临归零,连续亏损4年
每日优鲜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早已惨不忍睹。
截至2022年5月19日,每日优鲜报0.24美元/股,总市值仅0.56亿美元。相比之下,另一生鲜电商巨头叮咚买菜市值仍有11.32亿美元。
来源:雪球
去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3美元,开盘当天收于9.66美元,总市值25.85亿美元。可随后每日优鲜开始暴跌,如今和发行价相比已跌去98%。
根据纳斯达克规定,上市公司股价连续30天低于1美元,就会收到退市警告。每日优鲜已经21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9天后很有可能面临被摘牌退市,令人唏嘘。
每日优鲜的溃败,离不开其连年巨亏。
每日优鲜预估,2021年四季度,公司净亏损预计为7.2亿-7.5亿,2021年全年净亏损预计为37.37亿-37.67亿。
而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收入虽然从35.47亿上升到61.3亿,但净利润分别为-22.98亿、-30.96亿和-16.56亿,累计亏损了108亿。
在上市前,每日优鲜先后进行了11轮融资,获得95亿,去年上市融了19.5亿,累计融了114.5亿。可以说,过去四年,每日优鲜已经把投资人的钱和上市的钱全都烧光了。
亏损一号:青岛国资
这些投资人里,亏损最惨的当属青岛国资。
2020年12月,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按青岛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个青岛人为每日优鲜捐了200元。
当时,青岛国资以5.27美元/股的优先股价格,持有5499万股F轮优先股,按每日优鲜优先股与美股ADS 3:1的兑换比例计算,青岛国资的20亿元人民币持股,如今仅剩2900多万元,亏损超98%。
原本看着合肥投资了蔚来站上风口,青岛也想玩一把股权投资,结果没曾想最后竟把自己玩进去了。
亏损二号:上海、江苏国资
同样进场的,还有上海和江苏地区国资。
2020年,每日优鲜向苏州工业园区盛世优鲜企业管理中心,发行681.8万股F轮优先股,对价2.3亿,如今账面只剩下400多万。
天眼查显示,苏州该管理中心背后的主要出资人,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常熟市国资委。
同年,每日优鲜同样以每股5.27美元,对价2.3亿,向中金共赢启江(上海)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启鹭(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发行669.61万股F轮优先股。
这两家有限合伙的管理人都是中金公司。其中中金共赢启江背后站着上海、江苏以及铜陵国资。中金带领的上述三地国资出资的约4.6亿,如今账面上只剩下800多万。
亏损三号:连投五轮的腾讯及其他风投
除了国资,一众明星风投也陷在坑里。
其中,腾讯2015年开始投资,堪称每日优鲜“第一迷妹”,连续参投了五轮,到每日优鲜上市时,腾讯持股达到8%。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包括老虎环球基金、联想创投、高盛资本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都风风火火加入投资每日优鲜的赛道。
2016年4月,每日优鲜获2.3亿元B+轮融资;2017年1月,获1亿美元C轮融资;2018年9月,获4.5亿美元D轮融资……
来源:天眼查
可融多少钱,每日优鲜就烧多少钱。
2019年,每日优鲜曾试图向老股东们再完成一笔融资,但遭到了老股东拒绝。有老股东对媒体表示:“不能忍受每日优鲜继续亏钱。” 这一年也成为每日优鲜上市前唯一没有融资入账的一年。
2020年每日优鲜再启融资,投资方已经变成了国资。但我们也看到了,国资也成了冤大头,每日优鲜连年亏损再加股价大跌。
结语
不单单是每日优鲜,几乎整个互联网生鲜领域,都在烧钱和亏损。
因为它们都在走一个模式——前置仓。一方面,前置仓能够提升效率,对租金和选址的要求低于店铺。但另一方面,除去租金,采购生鲜、仓库建设、运营、骑手费用、售后等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现在回过头看每日优鲜的发展模式,几乎遵循着互联网行业的逻辑:以烧钱换规模,结果泡沫越来越大。甚至我们还能从每日优鲜身上看到,那些年共享单车、无人零售、二手车电商等等的影子。
而对于风投机构来说,投资每日优鲜是一场深刻的教训:不要轻易跟风赌赛道,哪怕故事再动听,模式再新奇,投资机构是要为投资人的资金负责,而不是单纯募资、给钱和击鼓传花。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