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地基,京东起高楼

2022-04-24 09:25:30
壹DU财经
关注
2022-04-24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图片

文/战兵  编/祺然  来源/壹DU财经


2022年4月7日,徐雷正式转正,出任京东集团CEO。 

图片


转正第二天,4月8日,徐雷连发两条朋友圈。一条说,“京东在抗疫救援方面,从来不惜力,从来不算账,也愿意用自己最擅长的供应链能力高效支援任何需要的城市。” 

另一条说,“供应链供应链,最重要的是‘链’,一定要保证‘链’上各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 

新官上任三把火,徐雷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上海保供。 

尽管“自杀式”物流、配送延时等引发争议。但不容置疑,京东的供应链优势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而此次上海疫情,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 

重要且脆弱的供应链?

4月13日,长城旗下坦克品牌宣布,受疫情影响,坦克300车型共涉及8家供应商停工、停运,坦克300于4月14日起暂停生产。 

图片


14日,何小鹏在微博表示,如果还不公布复工复产,“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上海是国内重要的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受此影响的零部件企业约40家左右,几乎影响中国所有主机厂。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也发朋友圈表示,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疫情之初,一句“上海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反映的正是,上海是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实际上,近两年,“供应链”这一自带工业气息,不怎么好懂的领域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并衍生出“链主”、“强链”、“补链”等新词。 

那么,到底啥是供应链? 

偏学术的定义说,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料供货商、生产商、仓储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组成的网络结构。 

供应链通常是由需求推动的。举例来说,一位上海阿姨走进超市选购洗洁精。那么,阿姨和满足她洗洁精需求的零售商、物流商、分销商、生产商、原料商等就组成了一条供应链。 

供应链包含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个部分。在阿姨购买洗洁精的过程中,洗洁精产地是广东,但原料烷基磺酸钠、泡沫剂、香精等可能来自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最终以成品的状态交付到阿姨手中,这个过程就是物流。 

商流,是指洗洁精生产过程中各参与者签订的采购、销售合同等。信息流包括如何寻找更优质原料供应商,如何将产品优势传递给阿姨,阿姨在超市看到的洗洁精宣传物料等等。资金流更好理解,阿姨付给超市的钱,会以利润的形式在上游各环节参与者之间流动。 

供应链管理,目标是将顾客所需的正确产品,按照正确的数量、质量和状态送到正确地点,并使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总成本最小。这其中就涉及到商品研发、销售预测、物流运输等各环节。京东曾提出供应链的"十节甘蔗"理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 

图片

最初,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是物流管理,关注商品从原料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过程。后来,逐渐向价值链转变,关注各环节价值增值的部分。再后来,更关注供应链的一体化,即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如今,人们更关注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 

随着跨国贸易和全球分工的发展,供应链早已遍布全球,苹果手机供应链企业遍及中、美、日、韩、德、巴西、墨西哥等全球多个国家。因地缘政治及疫情影响,近几年,跨越地域越广泛,某种程度上,供应链受影响的因素就越多,越脆弱。 

表面是电商 内核是供应链

长期以来,京东的标签就是B2C自营式电商。2020年11月,京东明确提出新定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并将构建五位一体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电商只是京东的外在呈现,其内核是供应链。早在2018年,刘强东出席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就提出“我们不是一个电商公司,我们是一个用技术来打造供应链服务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十几年时间投资建设物流体系的原因。” 

零售的本质是成本和效率、体验,而这考验的正是供应链能力。2015年,刘强东在一次演讲中称,衡量供应链效率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库存周转率,即每采购一批货平均需要花多少天把它卖掉。他说,国美、苏宁的库存周转天数大概是六七十天,而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只有30多天。 

那么,目前,京东的供应链能力如何? 

根据最新财报,2021年京东活跃用户5.7亿,自营商品将近1000万种,涵盖家电、快销、百货、家居、图书等几乎所有品类,对接了超过20万+的供应商。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1300个仓库,包含云仓(京东物流输出技术、品牌、标准的第三方仓库)在内,总管理面积超2400万平方米。在如此体量之下,京东的库存周转为30.3天,93%以上自营订单,实现24小时达。 

京东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达到世界级。雷军崇拜的Costco库存周转天数是30天左右,但其SKU数仅在4000至5000;沃尔玛的库存周转天数都在40天左右,沃尔玛仅管理约14000个SKU。 

在京东构建的供应链体系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自营,二是物流。自营电商,具备完整的“进销存”流程,与品牌商、分销商产生深度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往来,对供应链的理解和重视更深。这导致京东需要重金自建仓储、自建配送队伍,干完这些“苦活累活”,京东也就练就了一身供应链的本领。尤其是疫情突发情况下,交了五险一金、自营的物流小哥,还是比外包、第三方的配送给力。 

物流自然是京东供应链的重头戏。在物理世界,京东物流构建了仓配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跨境网络、综合运输网络等六张大网,可排列组合满足很多场景。在虚拟世界,投入巨资沉淀算法组件和能力,以技术支撑业务发展。 

虽然有顺丰和四通一达等巨头,但京东物流却不认为自己和它们“是一家”。 

京东物流招股书如此描述:顺丰是一家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而京东物流的定位是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整个招股书中,“供应链”一词被提及572次,并强调其在仓储及配送服务、大件物品物流服务、物流科技服务等业务上有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简而言之,顺丰赢在物流宽度上,京东物流胜在深度上。京东物流所说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是指其能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安装、售后等一整套服务。 

通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京东物流帮助直销品牌“安利”降低10%的物流成本,计划工作人力成本与周转天数以及存货分别减少 50%、40%和65%,并实现了月度促销 1.5 天清零和年度大促3天清零的目标,库存成本降低20%,现货率达到99.8%。 

而一体化供应链正是京东供应链的新方向。 

走出京东  

所谓一体化供应链或者供应链一体化,包括采购、生产、运输、仓储等活动的功能一体化,供应商、设施和市场之间的空间一体化等等。 

换句话说,以前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之间的生产、订单、物流计划是相对割裂的,各自做好各自的采购、生产、补货等计划和排期。京东作为零售商只负责自己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传递。 

而现在,京东希望向上游延伸至分销商、生产商、供应商等,真正建立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端到端”的统一的供应链网络,覆盖需求预测、计划、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

图片

京东物流智能供应链部总经理吴盛楠在一次分享中表示,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整个端到端的过程,包含规划层、计划层、执行层三个主要层面。即:以仓储为核心的高效协同物流网络,以数据与算法驱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能力,以及基于需求理解的行业洞察与解决方案能力。 

这种供应链能力天然需要突破企业边界,具备开放协同的基因。因此,京东供应链能力也必然走出京东,服务更多企业。 

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曾表示,“如果在上半场的时候,引领京东走到今天是基于我们的商品供应链和物流供应链,那么走到下半场,我们要影响和改变的垂直行业就不仅仅是零售行业,还要改变其他行业,产业互联网意味着我们要构建一个新的零售基础设施,这个新的基础设施能支撑京东走过未来的十年。” 

京东物流、京东工业品、京东科技等京东的子业务也确实在快速向外开放供应链能力。 

京东物流跟沃尔沃合作,打造了全国售后供应链一体化项目,将沃尔沃汽车全新仓储项目从4个仓库升级至8个仓库,并重新划分前置快流仓、快中流仓与慢流仓等仓库职能,保障就近仓库发货。据测算,全新仓网结构有望促成30%以上的经销商配送周期提升。 

京东工业品与苏州千机智能合作,将工业产业供应链智能终端——京工柜,搬到工厂车间生产线旁边,员工取刀具、企业补采实现在线化、数字化,使得该客户库存资金占有率下降15%,并大幅降低采购审批、库存盘点、领用管理等间接成本。 

京东科技联合京东物流最近在顺德市北滘镇打造了首座动产融资专属仓库,“家电一进入仓库,无论在不在京东售卖,品牌商和经销商都能凭入库商品精准评估的价值,快速获得智能质押,获得动产融资额度。”这是一种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尝试。 

京东的供应链能力正在转化成实际的商业收益。京东物流财报显示,2021年1047亿元的总收入中,外部客户收入591亿,占比56.5%;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达711亿,占总收入的67.9%。 

结束语 

十几年前,有人把苏宁超过国美说成,“黄光裕载了跟头,苏宁运气好。”对此,张近东对此很不服气,对媒体说“有人今天把房子盖到5层楼,就说他房子最高;苏宁的房子还没有出现。但是我的计划是盖100层,现在还在打地基,所以还没有出地面。所以苏宁做的更多工作在后面,是别人看不到的。” 

苏宁说的地基是自建物流基地、上线SAP信息化系统、大规模校招培养人才队伍等等。 

图片

如今,京东也是用这套“内生式”增长的逻辑超越苏宁、国美,成为中国零售企业的新代表。其常年对物流和供应链的投入,正是打牢了地基,聚合了足够多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之后,京东迎来了起高楼的时刻。 

于是,近几年,京东物流、京东科技、京东健康、京东工业品等子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此时接任CEO的徐雷,也算是接了一个比较好的摊子。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壹DU财经
95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多一度热爱,深一度观察。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