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飞生物成长逻辑生变,HVP疫苗打1针跟3针效果一样

2022-04-20 09:21:45
花朵财经
关注
2022-04-20

一针即有效,后两针都是智商税。

图片

 来源/花朵财经

HPV疫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预防癌症疫苗,在民众防癌意识不断提升及宣传普及情况下,HPV疫苗终端接受度较高,国内甚至出现“一苗难求、供不应求”的情况。

日前,九价疫苗也因此引来了骗子盯上预定HPA疫苗心切的女性,致消费者陷入“杀鱼盘骗局”。

图片

一般而言,HPV疫苗无论是二价、四价、九价,还是国产、进口,注射一般都需要三剂次,为此消费者也必须需要付出更高额的费用,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场“骗局”?

4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公布消息,于4月4日-7日召开了免疫战略专家组会议,对1剂次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的证据进行了审议。专家组审议认为,只接种1剂次HPV疫苗,可以产生和2-3剂次同样的免疫效果,可有效预防由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

换句话说,HVP疫苗打1针跟打3针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相关机构认可这一结论,这也就意味着将来HPV疫苗企业收入将可能面对被打约三折。

受此消息影响,过去几年凭借HPV疫苗混得风生水起的智飞生物,于4月14日股价突发跳水超18%,截至收盘,智飞生物跌幅仍超14%,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1剂次接种方案更优?

从目前市面上获批HPV疫苗的免疫程序来看,HPV疫苗免疫程序均以3针为主。但事实上,针对1剂次HPV疫苗接种的考虑,由来已久。

3月29日,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公布了《1剂次HPV疫苗接种的现有证据及其对政策的影响》报告。研究报告认为,1剂次的接种方案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和接种工作实施难度,可以提高HPV疫苗接种覆盖率,有助于更多国家将其纳入免疫规划。

事实上,由于价格等原因,许多国家也难以实现两剂次以上的HPV疫苗接种高覆盖率,尤其是最近几年HPV疫苗供应不足也阻碍了疫苗广泛覆盖和推广。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从国内HPV疫苗渗透率来看,目前我国仅四款HPV疫苗获批,获批后累计签发数量约为6250万支,人均注射在2.5左右,覆盖人次约为2500万人。而目前我国9-45岁的女性适龄人口大概为3.3亿人,覆盖率仅为7.5%,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Nothemba Simelela同时表示,单剂次接种的成本更低、占用资源更少,且更容易管理,也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补种运动更容易开展,减少了需要跟踪管理多次接种带来的挑战。

受一针能防癌的消息波及,疫苗龙头企业的股价如今已经集体坍塌。智飞生物对此表示,“公司内部一切经营正常。世卫组织发布的消息中,确实提到了三针HPV疫苗可只打一针的说法,不过没有给出临床数据支撑,公司方面也正在讨论,积极应对这一情况。”

 营收主力尽在代理

公开资料显示,智飞生物成立于1995年,并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公司主要从事疫苗、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智飞生物的绝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源均来自于代理产品,公司代理业务占比超九成。2018年至2020年,代理产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分别高达74.37%、86.79%、91.87%。即便时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代理产品占比仍超过50%。

回过头来看,智飞生物近年业绩爆发也主要得益于其代理的HPV疫苗。智飞生物与默沙东自2011年4月起开展市场推广合作,智飞生物主要负责默沙东疫苗产品在中国大陆区域的销售。

直至2012年9月,智飞生物才与默沙东就四价HPV疫苗签署协议,默沙东四价HPV疫苗在中国大陆取得上市许可后,将向智飞生物独家供应协议产品,并许其在中国大陆区域独家推广。

到2017年,智飞生物成功将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引进国内,公司又于同年9月与默沙东就四价HPV在原协议基础上签署了《补充协议》,即自生效之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止,5年向默沙东采购金额合计65.45亿元。

2018年4月,随着默沙东研发的九价HPV疫苗获得药监局的有条件上市批准。九价HPV疫苗随后也由智飞生物获得独家代理权。同年,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签署HPV疫苗相关协议,进一步确定了公司所代理的HPV疫苗综合基础采购额,2019年为55.07亿元、2020年为83.3亿元、2021年6月30日前为41.65亿元,3年累计金额达180.02亿元。

凭借独家代理默沙东HPV疫苗,也带领了智飞生物业绩的水涨船高。2021年,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为306.37亿元,同比增长101.68%;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208.88%。

但值得一提的是,智飞生物独家代理默沙东HPV疫苗并不是永久的。根据智飞生物于2020年12月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与默沙东的协议期限为2023年6月底。

另外根据浙商证券孙建测算,若接种三剂,公司在2022年HPV类收入将达55(4价)+181(9价),合计236亿元。不过若出现针数变化,智飞生物或将面临高达78.6亿元的营收损失。

 研发投入少得可怜

由于过度依赖代理业务,智飞生物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且研发投入处于行业垫底水平。

2018年-2021年三季报,智飞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1.43亿元、1.70亿元、3.00亿元、2.40亿元,研发费用占公司营收比分别低至2.73%、1.60%、1.97%、1.10%。

对比同业几家疫苗公司研发占比,智飞生物研发支出则处于垫底的尴尬位置。截至2021年9月底,康泰生物、沃森生物、万泰生物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35%、15.75%、12.61%,均远高于智飞生物。

颇为讽刺的是,智飞生物研发投入少得可怜,销售费用却比较高。2018年-2021年三季报,智飞生物销售费用分别为7.65亿元、10.96亿元、11.98亿元、12.25亿元,销售费用占公司营收比分别为14.64%、10.35%、7.88%、5.61%。

尽管疫苗多为独家代理,但从应收账款来看,智飞生物的议价能力也仍不足。2018年-2021年三季报,智飞生物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19.77亿元、44.37亿元、66.24亿元、105.17亿元,占公司营收比分别高达37.81%、41.91%、43.61%、48.18%。

图片

由于轻视研发,智飞生物未来业绩的不确定因素也因此比较大。2021年,国产13价肺炎疫苗(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万泰生物)等产品已经开始持续放量,这标志我国疫苗行业正式进入国产大品种时代。

长期来看,伴随着国产HPV疫苗不断研发上市,外资垄断的HPV市场局面将被打破,然而一旦后期四价、九价实现技术突破,对智飞生物而言,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比如到时候价格战或在所难免,甚至可能被纳入集采。

如今看来,国产替代的发展趋势,对于过度依赖代理业务的智飞生物而言,显然不太友好。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花朵财经
298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国内新锐财经全媒体平台,用崭新的财经视野为用户提供包括宏观、行业、经营管理内参、区块链等在内的第一手信息。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