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有钱买水军,没钱发工资!只因刘姝威喊话:救救它
你还舍得花钱请水军?
来源/易简财经
4月13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柔宇独董刘姝威,在微博发表了一篇名为《拯救柔宇》的文章,呼吁政府帮助解决柔宇的资金问题。
对此,网上却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水军队形整齐地转发“拯救柔宇”,网友们则一致认为这家公司不值得救。
刘姝威呼吁拯救柔宇
在文章中,刘姝威先介绍了柔宇科技的优点:
1、柔宇有很多全球第一的研发成果,如可折叠全柔性显示屏产线、消费级折叠屏手机等。
2、相较韩国三星的技术,柔宇的成本更低,良品率更高,弯折性能更好。
然后,她又说出了柔宇科技的困境:
由于柔性屏产线2018年投产,部分应用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近一两年才完成,公司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时,就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导致产线无法运转,订单无法完成,研发工作无法进行。
三位创始人对开拓市场、创造现金流、保障公司运营也缺乏经验,以至于出现了我国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刘姝威建议各级政府帮助柔宇解决资金短缺,引入战投。最后她还强调:“拯救柔宇,保持我国在柔性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就在这篇微博发出去的20分钟后,突然引来一堆水军的转发,并且齐刷刷地带上了这句“拯救柔宇”的内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水军都是柔宇花钱请的。
不过,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有的网友还指责“柔宇要是真的好,怎么这么多年不出产品,天天吹牛”。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刘姝威首次公开支持柔宇。
去年11月,有人对其担任柔宇科技独董一事提出质疑。她回复称:“因为柔宇科技掌握国际领先且原创的柔性电子技术,公司研发能力比较强,创业者是一群年轻、有抱负和理想的科学家。”
她还表示:“柔性技术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我国必须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如今,刘姝威再次公开支持柔宇,可见其对公司是百分百的信任。那么,这家被她多次力挺的柔宇,到底是什么来头。
一群天才创始人
柔宇的创始人是刘自鸿,出生于1983年。
17岁获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21岁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23 岁获硕士学位,26 岁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09-2012 年曾任美国 IBM 公司位于纽约的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
2012年5月,刘自鸿回国创业,在美国硅谷、深圳以及香港同时成立柔宇科技。
他的履历,堪称完美。少年天才,学霸人物;以状元之位,入读清华,面试读研,毕业后远赴斯坦福,用时三年完成博士学位,在国际巨头IBM担任工程师及科学家,之后以海归身份回国创业,报效祖国。
同时,他还组建了堪称豪华的团队。其中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并曾就职于如IBM、惠普、高通、微软、英特尔、中芯国际等国际知名企业或机构。
仅从这些成员的毕业院校和就职企业,可以看出柔宇科技是一家拥有强科研实力的公司。
可惜,柔宇的发展并没有像他们的成长和履历一样辉煌。
没钱付薪酬,柔宇已经放假了
柔宇最大的困境就是没钱,甚至连工资都发不起了。
早在去年12月,就有一位自称是柔宇科技人力管理的网友,在“领导留言板”给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留言称,自2021年9月开始,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拖欠工资,目前拖欠其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的工资,将近33000元。
该网友还表示,彼时柔宇科技已经拖欠近千人工资,包括保洁、保安、管理人员薪资,拖欠时间长达近半年。
这是柔宇首次被爆出大规模欠薪。当时还有很多员工表示在10月份时,已经没有收到9月的薪酬了。
对于欠薪一事,刘自鸿曾承诺说会在去年11月30日不补发,结果大家只等来了他的又一次承诺。据员工介绍,他称公司融资正在进行中,预计去年12月有资金进入,将在12月底或者2022年的1月发放薪资,但仍有不确定性。
时间来到1月20日,柔宇只发了一部分工资,其余的要在春节前发。
但据无冕财经报道,到3月,多位柔宇员工表示,只发放了去年11月的薪资,从去年9月至今,拖欠薪资达5个月。
甚至前不久,深圳刚解封,就有供应商去到柔宇公司楼下要求偿还尾款。
最近,其员工还称,公司各部门口头传达“4月份开始全员放假三个月,4月份工资按理说会全薪发放,5月和6月将以最低工资标准结算”。
柔宇不仅工资发不起,连活儿都不用大家干了。
这背后,或许是因为柔宇根本没有产品。
产量低,销量差,质量问题明显
尽管刘姝威力挺柔宇的技术和研发,但市场上却鲜见柔宇的产品。
2018年,柔宇类6代柔性显示屏生产线正式投产,宣称满产规模能超过5000万片柔性显示屏,可供大量行业应用。
但据其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上半年,其产量仅为7748片、314036片、48563片,远不及预期。
同时,其产能利用率也很低。2018年-2020年上半年,柔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 、5%。
销量上,在2019年产量为31.4万片的情况下,销量仅5.27万片;2020年上半年实际产量为4.86万片,但销量仅2.21万片。
可以说,柔宇的柔性显示屏是生产得不怎么样,卖得也没什么水花。甚至在消费者产品上,已经“灭绝”了。
其官网上显示的13个产品,包括耳机、自拍杆、记事本、手写笔等小物件显示已售罄,不能购买。
京东旗舰店里,只有一款2020年9月上市的折叠屏手机,售价8788元,较原价降了1200元。最新的评论都在吐槽手机屏幕有黑斑、做工差,直指产品质量有问题。
不仅如此,柔宇天猫旗舰店上更是空空如也。
投产近3年,柔宇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现在连去年11月的6亿订单,柔性屏OLED显示模组的交付恐怕都难以按时完成。同样的,中智卫安的30亿订单也充满了未知数。
结语
曾经柔宇也是明星企业,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成立之初就获得了深创投、松禾资本数千万的投资,此后更是陆续完成了13轮融资。
但是10年过去,这家公司依然没有实现自我造血,要靠融资生存。从2017年-2020年上半年,三年半累计亏损了32亿元,亏损程度也持续扩大。到了2020年末,柔宇还想冲击科创板,拟募资144亿元,计划将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被质疑想上市圈钱。
如今,就连独董都要站出来为柔宇请求融资。但即使如此,柔宇还有钱请大量水军转发,不知道那些被欠薪的员工心里怎么想。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