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亿龙头房企“爆雷”?融创中国股债双杀,被质疑5万元都拿不出来
合同销售金额近6000亿元的地产龙头融创中国突然“爆雷”,股票、债券纷纷暴跌,消息面上,社交媒体上关于融创中国旗下项目商票到期未能兑付的投诉此起彼伏。
来源/黑池财经
房地产市场又现股债双杀,2月28日,合同销售金额近6000亿元的地产龙头融创中国突然“爆雷”。
当日开盘后,融创中国股价一路下杀,盘中跌幅超过10%,午后,融创中国股价继续走低,一度跌超17%,截至当日收盘,报6.4港元/股,跌幅16.34%,创近年来新低,同时,融创中国多笔债券杀跌,境内债“21融创03”跌10%,美元债“SUNAC 7 1/2 02/01/24”等跌幅超过6%。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午间,有消息称融创中国正与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谈合作,每家合作规模均为百亿量级,这也让融创中国的股价走势反转,截至3月1日收盘,涨超10%,报7.07港元/股。
又现股债双杀,负债直逼万亿
事实上,今年1月13日融创中国就出现过一次股债双杀,彼时其连续低位“打骨折”配股融资,引发市场对其流动性的担忧,导致股价单日暴跌22%,创12年最大单日跌幅。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半月,闪崩又突然来袭,而这一跌,也让融创中国传出近5年新低,而以2020年1月3日历史最高点46.21港元/股,融创中国股价目前已跌超86%,市值也从约2500亿港元跌到仅剩不到400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融创中国创始人孙宏斌曾在2018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喊话”投资者买融创股票,其表示如果是刚需买房无可厚非,如果是投资的话买房子不如买融创中国的股票,“股票以后涨幅会比房子多得多”。
孙宏斌这么说在业绩方面来看,似乎没错,2019年,融创中国实现营收1693.2亿元,同比增长约35.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7.1%至260.3亿元;2020年,融创中国实现营收2305.9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9%至356.4亿元;2021年上半年,融创中国实现营收958.16亿元,同比增长24%,并实现净利润133亿元。
不过,虽然融创中国业绩表现尚可,但其负债却一直在走高,东财Choice数据显示,融创中国的负债总额,从2011年的262亿元,增至2020年的9305亿元,10年暴涨9000多亿元,是原来的35倍,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这一数字更是达到9971亿元,半年再增666亿元,直逼万亿大关。
“除了我们以外,都有可能爆雷”,2021年的中期业绩会上,孙宏斌的一席话不仅收获到流量,也对外展示了自己对融创的信心,而这并没有拯救其跌跌不休的股价。
5万元都拿不出来?有上市公司发公告“讨债”
现如今,社交媒体上关于融创中国旗下项目商票(一种融资工具,无需担保)到期未能兑付的投诉此起彼伏,也令外界对孙宏斌当时的话,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一条投诉称“融创天津公司1月1日到期票据,一直拒付”,并附上两张金额各50万元的票据贴图,拒付原因为“账上余额不足”;另一条投诉涉及长春融创旗下的“吉林省旗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及金额约16万元,到期日为2022年1月28日。
还有一条投诉涉及陕西融创全资控股的“西安海天投资控有限责任公司”,而显示拒付的金额仅有区区5万元,票据到期日为2月3日。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2022年2月以来,融创中国已出现20余宗票据追索权纠纷司法案件,其在重庆、四川、上海、广东等地子公司均有涉及,其中有多起原告已撤诉。
实际上,据财经报道,自2021年12月下旬起,融创下属项目公司开始出现无法兑付到期商票现象,票据状态显示为“提示付款已拒付”,拒付理由为“承兑人账户余额不足”,有知情人估算,2022年春节结束时,融创有20亿元左右的票据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前还有上市公司发公告“讨债”,1月17日,主营精装修设计的中天精装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在“风险提示”中公司表示,融创中国属于公司营业收入占比约7%的前五大客户,其西南区域应于2021年12月30日归还公司的战略合作履约保证金3000万至今未还,其华南区域2022年1月份到期的3张各1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经过再三催促延期7天才予以支付。
而就在发公告的第二天,融创中国就归还了300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
或因债务与四大AMC谈合作
实际上,自2021年10月以来,融创中国开始对新一年到期债务做准备,回笼资金的动作频繁,通过股权配售、大股东借款、资产处置等途径持续回血,总计回笼资金约300亿元,这帮助融创解除了一部分的短期现金流危机。
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融创中国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而就在2月28日,有消息称,融创中国拟出售此前从泛海控股买下的京沪两地物业,以回笼资金缓释流动性压力,据知情人士透露,信达资产有意接手,双方正在洽谈中。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融创中国正与四大AMC(资产管理公司)谈合作,每家合作规模均为百亿量级,但不是单纯的项目出售,目前相关程序还在进行中。
值得一提的是,AMC介入房企风险化解之事,此前已有相关报道。1月26日,据业内人士透露,金融管理部门召集了几家全国性AMC开会,研究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风险房企的资产处置、项目并购及相关金融中介服务。
彼时,市场分析认为,几大AMC在上述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有望加快风险企业资产处置进度,促进风险化解和市场出清,对融创中国来说,与AMC机构进行合作,不失为一种提升流动性的手段。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