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公教育涉嫌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曾陷“培训贷”质疑

2021-12-19 14:33:37
金融虎
关注
2021-12-19

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5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


来源/金融虎


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5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


根据公告,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232021010 号),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公教育频繁受到监管关注。


今年10月18日,中公教育因预计三季度业绩大幅由盈转亏,收到监管关注函。2021 年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营业收入14.45亿元,同比减少68.79%,实现净亏损7.93亿元,去年同期为15.54亿元,同比大幅盈转亏。




11月30日,安徽证监局对中公教育下发警示函。根据当时公告,2019—2020年,中公教育与关联方北京创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贝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市井开区理享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冠诚实业有限公司等之间存在业务合作,相关交易金额达到应披露标准,但未按规定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 182号)第四十一条相关规定。


监管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 182 号)第五十二条规定,对中公教育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根据《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档案。



本月13日,监管再度对中公教育下发关注函,就7项问题要求中公教育做出书面说明。其中,第四条直指中公教育培训贷款的问题。


关注函显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0.03亿元、2.04亿元、4.31 亿元和3.84 亿元,其中 2018年至2020年手续费分别为 0.36亿元、0.99亿元和2.92亿元。根据公司前期定期报告,手续费包括交易手续费及学员通过贷款支付学费时公司承担的利息成本。


对此,监管要求中公:1.详细列示 2018 年以来,各年度财务费用中手续费的具体明细。


2.详细说明学员贷款支付学费的具体模式、资金支付过程、贷款的利率情况、该模式影响公司财务费用的具体过程。


3.详细说明 2018年以来,通过贷款方式参与公司培训的人数、预收培训费的金额、实际转为收入的金额以及占总人数、总预收培训费和总收入的比例,并说明贷款模式形成的退费率是否同公司正常退费率存在差异。


4.说明贷款模式下提供贷款金融机构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成立时间、股东结构、是否同你公司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并核查在贷款模式中是否存在恶意放贷恶意催收等违规经营行为,对你公司是否存在不利影响。



据媒体报道,中公教育有“公考第一股”之称,但预收培训费、贷款支付学费的业务模式屡屡遭到质疑。


据悉,中公教育培训服务分为普通班和协议班,普通班通常在培训服务结束的当月确认收入,而协议班由于存在笔试或面试不通过退费的条款,并且普遍培训费用较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不少关于“学员贷款支付学费”模式的投诉。




据业内人士介绍,教育机构协议班通常以保证学员通过考试为前提,在收费上会显著高于普通班。学员以“分期”形式贷款支付学费后,如果发生考试未通过而退费情况,通常也需要教培机构同意才可以办理退贷,这造成学员与教培机构、第三方贷款平台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金融虎
23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金融虎是领先的金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以快速客观、准确犀利为宗旨,实时为大众提供最专业的行业信息和资讯!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