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28亿银行存款“消失”,涉事三方谁在说谎?|| 深度

2021-10-27 11:03:09
无冕财经
关注
2021-10-27

​28亿银行存款,在储户不知情下被用作第三方公司的质押担保,而这个第三方近一年多频繁股权变更,最近才和中石油搭上关系。

图片

作者/黄琪鑫  来源/无冕财经

10月23日晚,有媒体指出,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在济民可信旗下两家企业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28亿元存款用作另外一家公司的贷款质押担保。随后该事件迅速发酵。

对此,渤海银行在10月24日回应称:在与相关企业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我分行发现企业间异常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寻求司法解决。“我们郑重承诺,将一如既往坚决维护客户合法权益,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图片

▲渤海银行官网声明。

然而存款方母公司济民可信对此回应并不买账,其在官方微信上以“追寻真相的济民可信”署名,公开六问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要求该行给予正面回复。

至于这场离奇事件中的另一位主角——用药企的28亿存款去办理质押的华业石化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石化”),究竟是什么来头?华业石化又是如何绕过济民可信,用后者的存款从银行成功质押贷款的呢?

药企愤怒六问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无锡济煜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禾药业”)和其关联方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33亿元“新易存”的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名下的28亿元存款就被用于为另外一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公司——华业石化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石化”)提供票据融资担保。

上述报道还表示,由于华业石化未能如期偿还其中一笔到期债务,作为“担保方”,山禾药业和其关联方公司账户下的部分存款已经被银行划扣。

天眼查显示,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山禾药业80%股份,为山禾药业的实际控制人。官方资料显示,济民可信创建于199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南昌的现代化大健康产业集团,业务覆盖医药、能源、投资等领域,在2020年集团营业收入约390亿元。

根据济民可信10月24日发表《六问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一文,“券商中国”将事件发展脉络和细节梳理为:

8月19日,济民可信集团获知有人正在银行柜台冒充集团人员办理存款质押手续,财务人员第一时间致电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并要求立刻报警。

8月21日晚,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总经理胡兆锋、助理管鹏程与济民可信集团进行交涉,并介绍有两位随行人员是该笔贷款方华业石化的负责人。根据济民可信集团曝光的多段录音,该笔质押业务并未获得存款方同意,“没有和存款企业交流过这件事”,华业石化与存款方也不存在任何往来。

录音材料中,一段标注为华业石化资金部总监的女士表示,企业与合作关系良好的银行会开展一些合作,“我们做贷款,他们做存款,也是给银行冲量”,该笔存款质押担保业务也是由银行提出。

另一段发言人标注为“管鹏程”的录音中,其向济民可信方提出希望能够允许银行继续用山禾药业5亿元存款,为华业石化从渤海银行贷款提供存单质押,“一旦25号他续不上,您这边不给他做(质押),还不了了,逾期,我们银行代付,第一时间就会拿你们存单,你那边报警,好,那整个存单28亿全部冻结,你存单也拿不走,钱也拿不走。”

8月25日,因华业石化未能在还款日偿还贷款,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将恒生制药4.5亿元存款强行划扣。

9月3日,济民可信集团在多次交涉无果后,向无锡警方报警。

图片

▲济民可信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

对此,济民可信“六问”渤海银行南京分行:

1. 犯罪行为正在发生时,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为何当时不报警?

2. 对于录音中该行总经理助理提出的解决方案,济民可信质问,这是“坚决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方案?

3. 强行划扣4.5亿元,是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4. 贵行与华业石化究竟是何关系?是否属于企业间异常行为?

5. 不联系企业、不依规定面签质押合同,就将集团存款给第三方贷款做质押担保,贵行如此操作,是否符合贵行的规范业务流程? 是在维护金融秩序?

6. 此前,有会计师事务所山禾药业进行例行调查时,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证明其存款不存在冻结、担保或其他使用限制的情况,实际上,该行营业部总经理胡兆锋8月21日却向我集团承认:我集团每笔存款存入后的几天内即遭质押。那贵行出具虚假询证函目的何在?

贷款企业是个“伪国资”?

至于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华业石化,又是什么来头呢?

天眼查显示,华业石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子公司北京华昌置业的孙公司,经过层层穿透,最终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华业石化的控股股东频繁出现变更,直至近段时间,华业石化才和中国石油集团搭上关系。

工商资料显示,华业石化成立于2019年3月1日,注册资本5亿元,法定代表人王军,经营范围包括危险化学品经营;石油制品、燃料油、润滑油的销售等。

而从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的一年多时间内,华业石化的股东出现了四次变更。

图片

▲图片来自天眼查。

根据已有信息梳理,华业石化最初的股东为江苏润港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港石化”),和现任股东类似的是,经过层层穿透可以看出,润港石化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子公司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的孙公司。

随后,华龙国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芮盈贸易有限公司、东方鸿达(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相继接盘华业石化的股份,但都不长久,几经腾挪,直到2021年7月26日,华之业能源才成为华业石化的全资控股股东。也就是说,三个月前,华业石化才正式成为中国石油集团旗下的孙公司,和“国企”身份搭上线。

国企旗下子公司,资金因何如此捉襟见肘?加之这频繁变化的股权关系,不禁令人对华业石化的身份生疑——究竟是实打实的国有企业,还是仅仅顶着中字头旗号的伪国企?

巧合的是,中石油旗下子公司北京华昌置业在此前案发时发布公告紧急回应,表示公司未对外进行任何股权投资和设立下属企业。

天眼查显示,2021年9月13日,华业石化向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进行了两笔股权出质,合计出质股权数额为3350股。此时距济民可信发现资金被挪用不到一个月。

渤海银行其他分行曾因反洗钱被罚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事件走向会如何?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张特律师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如果济民可信披露的信息真实无误,那么在没有取得存单所有企业同意的情况下,银行串通第三方公司将企业的存单质押的行为,是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机关肯定要从刑事方面来处理。

那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企业的质押行为有没有效力呢?

张特律师回复无冕财经研究员称,办理大额存单质押贷款,需要存单所有者企业签字或者授权,如果没有经得企业同意,这些手续都是虚假的话,从民事角度出发,这个质押肯定是没有效力的。“不过目前事实尚不明朗,警方已经介入,是否涉嫌骗取贷款,有待侦查机关的调查结果。”张特律师补充道。

渤海银行是一家地处天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20年7月16日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34.77亿元用于补充一级核心资本。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渤海银行的营业收入为324.9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4.45亿元。

证券市场红周刊此前曾报道,渤海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截至2019年的过去三年,渤海银行的不良率平均约为1.8%,同期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为1.70%。2020年上半年,渤海银行不良资产率1.78%,高于全国股份制银行1.63%的不良率15个BP。2021年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76%。

而在上个月,渤海银行石家庄分行因反洗钱等三项违规行为,被罚45万元。渤海银行石家庄分行原行长助理、业务运营部总经理对上述违规行为负责任,分别处以罚款人民币2万元。

渤海银行目前的股价为2.95元/股,总市值为523.98亿。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无冕财经
492文章
·
0评论
·
4粉丝
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专业主义,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作者遍布国内国际近20个热点创投城市,深度调查,一手原创采写,只为“互联网+转型,创业,投资”案例发声!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