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强房企爆雷!创始人发家书称不会躺平,TCL成投资输家

2021-10-09 21:09:18
易简财经
关注
2021-10-09

“花样年是梅花,数九寒冬也能支棱,旺盛。花样年是蝴蝶兰,大风大雨里也淡定,常新。花样年是野草,寒冬过后,春风吹又生。”单纯看这样一段鸡汤文字,你能想象它出自一家爆雷房企发的公告吗?

图片

来源/易简财经


曾宝宝:花样年绝不躺平


10月4日,花样年发布公告称,当天到期的一笔总规模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公司有2.06亿美元剩余本金未能及时还款,构成违约。

 

10月8日,花样年实控人曾宝宝向花样年全体员工发“家书”。

 

图片

在“家书”中,曾宝宝表示“花样年绝不躺平”,称公司管理层正积极与政府部门、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诚恳磋商,力争控制和消弭风险,早日走出流动性困境。恳请大家给予公司时间与信任。

 

自9月29日,花样年股票就处在停牌状态,停牌前每股仅0.56港元,较去年8月高点1.7港元下跌了67%,总市值仅32.33亿港元。而10月8日“18花样年”“19花样02”两只债券价格仍“断崖式”暴跌22%和54%。

 

花样年停牌前,碧桂园服务刚以33亿人民币,完成对彩生活服务核心资产,即其旗下邻里乐控股100%股权的收购。彩生活原为花样年的物管上市公司。华西证券称,此举被市场认为是花样年出售资产保兑付的信号。

 

可花样年还是没能阻挡债务爆雷的到来。受花样年违约波及,碧桂园服务也在4号当天发公告称,协议质押的邻里乐股权目前已被执行。

 

5只美元债一年内到期

 

花样年面临的还不止这一笔违约。

 

WIND数据显示,目前花样年控股共存续11只美元债,债务余额30.69亿美元,占其上半年优先票据及债券余额的58.04%。这意味着花样年60%左右的公开债券由美元债贡献,融资渠道单一且过度依赖美元债。

 

其中,花样年有5只美元债在一年左右到期,共计13.475亿美元,短期集中兑付压力显而易见。

 

不仅如此,花样年这几年发行的美元债成本都很高,如2018年发行的一只美元债成本高达15%,今年上半年发行的2笔合计3.5亿美元的债券,年息率分别高达11.875%和14.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从今年5月开始,花样年的多只美元债就开始出现大幅下跌。控股股东也试图通过频繁开展回购,稳定市场信心。在6月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花样年还透露资产处置计划,称将处置北京丰台、合肥、青岛及成都项目,项目出售资金将用于境外美元债的偿还。

 

面对债台高筑的花样年,9月,标普、惠誉、穆迪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将花样年控股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在花样年控股宣布违约之前,惠誉将花样年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由B连降5级至CCC-。

 

针对债务偿还压力,花样年多次发出澄清公告,9月20日还称“公司经营情况良好,运营资金充裕,不存在任何流动性问题”。但打脸说来就来,这不国庆节还没过完,就爆雷了。

 

销售疲软难支撑偿债压力


花样年可以算是一家老牌房企。

 

1996年,红二代曾宝宝在深圳成立花样年,百度百科显示其父为曾庆淮,显赫的家族背景可能更为人津津乐道。曾宝宝本人也十分神秘,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曾在公司人事变动公告上仅以一张卡通头像出现。

 

2009年,花样年在港上市,是最早享受房地产红利的一批。但随着曾宝宝放权,潘军加入后虽然带出了内方物管第一股彩生活,可花样年地产主业却停滞不前。2017年营收更是出现了同比超10%的负增长。

 

直至2018年曾宝宝回归,喊出三年内闯入千亿阵营,花样年才开始打鸡血式扩张。

 

但彼时房地产红利期已过,政策监管来袭,在这个时候高成本、大规模拿地扩张,也让花样年在迅速扩大的同时,背上了过多债务。

 

截至6月末,花样年的净负债率为74.8%,现金短债比为1.59,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2.7%。对照“三道红线”的标准,花样年处于“黄档”。同时花样年总借款515亿元,比2020年增加约10%。

 

一边是债务的增长,一边则是销售疲软。2020年花样年实现销售484亿,市场排名60左右。今年上半年,花样年累计销售281.2亿元,未达2021年销售600亿元目标的一半,毛利率为20.8%,同比下降12.8%。九月花样年销售36亿元,环比已是三连降。

 

显然,销售回款乏力难以支撑花样年未来较大的债务偿还压力,违约事件的发生也不可避免。

 

TCL成投资输家

 

而在花样年违约事件中,还有一个角色值得注意,那就是花样年第二大股东TCL科技。2021年中报显示,TCL科技持10亿股,占花样年总股本17.54%。


图片


而就在花样年爆雷前,9月27日,TCL科技发布了公告,称公司转让花样年17.5%股权,TCL实业接盘。据公告,该花样年股权的账面价值约为5.67亿港元,交易双方同意该股权部分作价约6.34亿港元,溢价11.79%。

 

花样年与TCL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11年,花样年以3.16亿元收购了深圳TCL房地产的全部股权,获得约4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2013年底,花样年以1.64亿元的总价收购惠州TCL房地产的全部股权,同时以9.6亿元对价向TCL定向增发8.64亿股,占股份扩大后总股本的15%,TCL成为花样年第二大股东。

 

彼时的TCL对于花样年的前景是看好的,还在2015年和2017年两次增持,直至占花样年已发行股份20.08%。

 

可10多亿资金投出去,却没见啥水花。2013年TCL认购时,花样年每股1.11港元,可这么多年过去花样年股价几乎原地踏步,从而导致TCL的投资也几乎没有增长。

 

直到去年,TCL在4月和12月两次减持花样年,但也没踩准时机。比如去年7月花样年股价创新高达到每股1.92港元,但TCL去年底减持的时候已经跌到1.4港元,按最高点计算TCL错失7000万港元。

 

以目前花样年低到尘埃的0.56港元股价来看,对剩余还持有的股票,TCL亏损近50%。

 

想想2015年投资的宁德时代,踩上了新能源风口,5年时间赚得盆满钵满,而在花样年真心实意投了8年,前期收益增长龟速不说,减持还没踩对时机,如今赶上房地产爆雷潮更是亏得一塌糊涂。不知道李东生对这笔投资,是否后悔到肠子都青了。

 

结语

 

往年的金九银十是房企销售旺季,今年却成了“铜九银十”,雷声滚滚,爆雷的房企越来越多,大到恒大、蓝光、建业等大型房企,小到花样年、阳光100等的中型房企。随之受到波及的群体也越来越大,包括购房者、供应商、投资者甚至地方政府。

 

如今“三道红线”压制下的房企,融资缩减,现金流承压,偿债高峰期随之到来,整个地产行业伤筋动骨,房企爆雷远未结束。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易简财经
350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易简财经是大湾区领先的财经新媒体,擅长资本市场研究,连续3年获新浪财经最佳A股新媒体,并获经观深度财经新媒体、二十一经济报道金V等奖项。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