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最赚钱业务 裁员4万人 俞敏洪要转战直播
“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
作者/求实 来源/黑池财经
净利润同比减少超35%,新东方姗姗来迟的财报成为教育企业“双减”政策落地下的一个缩影,财报内容还显示,公司将关闭一定数量的学习中心、进行必要的裁员以维持运营。
而在交出一份不尽如人意的财报之后,新东方创始人、花甲之年的俞敏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首次公开露面,透露了“我心情一点都没有不好,甚至是心平气和的状态”。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回归”大学生业务 付费学员大幅下降
9月25日,新东方在北京举办大学生业务品牌升级发布会,这场会的重点就在于新东方要将其旗下现有的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还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教培行业“双减”政策落地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首次公开露面,因此这也被业内视为新东方在大环境之下所作出的调整和转型策略。
对此,俞敏洪表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次新东方的转型,因为大学业务是被鼓励的项目,但实际上,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坚守和回归”,他还表示,自1993年有了新东方这个名字以来,一直到2000年,新东方的学员就只有大学生。
而将“回归”到起家大学生业务的新东方,似乎面临着不轻的压力。
据新东方此前发布的2021财年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新东方大学教育总营收为5.49亿元,同比减少14.5%,虽说每名付费学生的人均开支较上一财年的1222元增长至1303元,但付费学生的人次却同比大幅下降,2021财年大学教育的付费学生为57.3万人,上一财年则高达94.2万人。
对此,新东方解释称,减少主要系公司调整了大学教育分部不同产品线的营销策略以优化广告开支,以及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取消了若干国内或海外考试及实施旅行限制的长期影响所致。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成人教育存在刚需性低、续课比例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业内多家教育企业也都有转型成人教育的计划,新东方在大学生教育板块发力是否能见成效,还需等待实践检验。
放弃最赚钱中小学业务 预计裁员超4万
事实上,新东方升级大学生业务或许是“无奈”之举,在此之前,俞敏洪就已经决定要关停最赚钱、最重要的中小学业务。
据晚点报道,早在9月17日举行的新东方高管会议上,俞敏洪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
一位新东方人士也对媒体表示道,营收较高的南京、广州等地也关闭了10家到20家教学点,其他多地教学点也开始陆续退租。
关停中小学科业务,缩小业务规模,这意味着新东方将放弃最重要的营收来源,要知道,自2017年开始,新东方营收的主要来源就是中小学业务,2020财年中小学业务营收已经占总营收90.7%。
2021财年,新东方K12校外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收入为36.67亿美元,占全部收入的85.8%,值得注意的是,新东方并没有进一步区分“K12校外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中,K12校外辅导与大学生教育业务的收入,而据瑞银7月底的研究报告称,中小学课后辅导业务占新东方2021财年的80%的收入。
中小学相关业务占新东方大部分收入是不争的事实,2021财年年报显示,新东方中学辅导业务招生人数672.3万人次,少儿辅导业务招生534.8万人次,相比之下,备考和其他课程总报名人次仅39.5万人次。
“在现在的政策环境下,调整迫在眉睫”,俞敏洪在高管会上如此表示,他还鼓励各地分校校长积极尝试素质等新方向,“大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新东方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
而值得一提的是,俞敏洪在高管会上还披露了最新的裁员计划,原本的计划是在8月底裁员4万人,但截至9月中旬裁员还不到1万人,而一名参与会议的高管则表示,到年底裁员人数将超过4万人。
转型做直播 一年上百亿?
甚至俞敏洪还在高管会上放话称,“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
黑池财经注意到,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一名认证为“新东方Hr”的员工曾在9月24日发帖称,要招聘“短视频导演兼直播运营主管”。
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27日美股收盘,新东方的股价仅剩1.925美元/股,较近一年最高点19.97美元相比,股价跌超90%,市值仅剩下33亿美元,蒸发了近2000亿元人民币。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