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回落至1.04%背后,新网银行的消金战略告一段落?
全国三家互联网银行之一的新网银行,是新型银行机构中的典型代表。它的业绩表现,是金融互联网化成果的重要参照。
来源:消金界
作者:徐英霞
8月16日,红旗连锁(002697.SZ)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作为其重要联营企业,新网银行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也随之披露。
2021年上半年,新网银行营业收入为11.96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7.54%。截至2021年6月,新网银行总资产规模为424.23亿元,流动资产约为42.42亿,负债合计36.98亿。
红旗连锁持有新网银行15%的股份,报告期内获得的投资收益为6426万。
与2020年的全面下滑相比,2021年上半年,新网银行的业绩出现了企稳的迹象。
但无论是微降的营收,还是密集的监管通报,都显示出新网银行还没有从消费金融业务的滑坡中完全恢复。
消金受挫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新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4%,就绝对值来看,并不算高,而且比2020年末还下降了0.15个百分点。
但拉长时间线来看,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截至2018年末,新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39%,截至2019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61%,而到了2020年9月,不良贷款率则达到了1.53%。很明显,2020年下半年开始,新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资产质量方面,新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0.61%飙升到1.53%,又从1.53%回落到1.04%,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新网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起起落落。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曾把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视为战略突破口,为了能够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在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业务上,新网银行风格比较激进。在一段时间的狂飙突进后,2019年底问题开始显现。这从进入2020年以后,新网银行飙升的不良贷款率上也可以看出来。
最终在2021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关于新网银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例的通报》。
根据《通报》,新网银行再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合作业务时,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催收管理不到位、推高消费者融资成本等问题。
融资成本方面,新网银行向消费者发放贷款的年利率区间为7.7%-8.9%,均值为8.49%,看似成本不高,但与之合作的互联网平台收取的平台费、服务费有的费率能达到30%以上。
消费者最终将矛头指向了新网银行业,尤其是车贷,新网银行有关车贷的投诉,一度位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第二位,从而引来监管通报。
除了银保监会的通报,2021年7月,新网银行还收到了人行成都分行的罚单。
人行的处罚主要集中在风控方面,新网银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被人行成都分行罚款630万元。
从银保监会通报与人行的处罚可以看出,为了快速做大消费金融业务的规模,在风控标准与外部合作平台准入上,尺度都比较大。
而相对较高的不良率和微降的营收则表明,新网银行一方面在消化前期的不良,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业务规模的增速有所下降。
发力小微贷
消费金融受挫让新网银行开始发力另一个风口——小微贷。从宏观上来看,作为持牌机构,这样做有利于践行普惠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
据悉,新网银行单列小微信贷支持计划,设置专业部门开发小微贷产品。目前上线了包括“e商助梦贷”、 “好企e贷”等小微贷产品。
以“好企e贷”为例,一位代理告诉消金界,“好企e贷”个人额度在5-100万元,企业额度在5-500万元,年化利率在10.8%-18%之间,目前准入地区包括全国大部分地区。
截至2016年6月,新网银行累计发放小微贷款207.59亿元。2021年上半年,按照不低于50%的增量比例单列了小微信贷支持计划,累计发放小微贷79.65亿元。
2021年上半年发放的贷款量,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新网银行发展小微贷的力度可见一斑。
这也是顺应政策的应有举措。近年来,监管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倾斜。
比如年初,银保监会就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下发通知,要求银行继续发挥好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明确提出五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只是,与相关贷款中介了解下来,新网银行的小微贷,走的也是与外部代理合作的方式。
代理是否会推高融资成本?外部流量风控怎么做?怎样躲过在消费金融业务上掉进的坑?这些都是新网银行在小微业务上需要重视的问题。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