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豫、周立波均入股,能量传播如何“靠嘴吃饭”?
有明星股东又怎样,能量传播不凑假热闹!
陈鲁豫身上的话题一直没断过。
这不,前段时间新发型的变脸效果又一次将其推上新浪微博热搜,网友纷纷称其终于扔掉了万年不变的BOBO,换上稍显凌乱的“没睡醒头”,“chic”(时髦)到撞脸郭碧婷等一众女星。
不过,网友们调侃的同时,野马新三板研究中心发现,除了《鲁豫有约》主持人、《我是演说家》身份多重。陈鲁豫还是这些节目背后制作公司能量传播(833482.OC)的第五大股东及公司董事。
上图信息来自wind(制图/谭妮)
所以,别只关心陈鲁豫的发型是否俏丽迷人了,人家在资本市场也玩得风生水起!而这个将其送上名利场的能量传播到底是家什么公司,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鲁豫有约》起家,家底逐渐丰厚
能量传播(833482.OC)全名为北京能量影视传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1日登陆新三板,于2016年1月29日正式从协议转让转变为做市转让,且在分层制度落地后成功进入创新层。
此外,虽然上半年新三板走势低迷,做市指数跌跌不休,截至8月10号收盘,能量传播却由11.00元发行价微涨至11.30元。
易观国际电影分析师黄国锋对野马财经分析称,宏观经济不景气,文娱板块受口红效应的影响,不仅会吸引消费者,也会吸引投资者,未来影视制作领域会成为资本聚集之处。
从价值洼地到受资本追捧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能量传播的发展路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能量传播于2004年10月14日注册成立,2015年1月4日第一个节目《鲁豫有约》日播版实现首播,此后每周5期,至今已逾10年。
能量传播总经理郭志成曾在路演活动中公开表示,从开始到现在,2000多期节目,没有出现一次“开天窗”。尽管播出平台不断转换,电视行业竞争激烈,访谈类的节目跟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鲁豫有约》依然坚挺。郭志成和他的团队同时强调,《鲁豫有约》最牛的不是采访了多少明星政要,而是达到了他们一早设立的预期——成为中国的奥普拉秀。
如今,奥普拉脱口秀已落幕,《鲁豫有约》沿着这条轨迹仍在前行。而能量传播从《鲁豫有约》起家,以其为圆心,目前已打造多个节目IP,从近两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同样收效不错。
能量传播2015年年报显示,2014年、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871.42万元、39653.76万元,营收虽然微降,净利润却反向增长,由2798.64万元增至4650.04万元。年报中披露,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IP产品收入增加,同时宣传费和新增广告代理费下降所致。至于营收小幅回落的状况,野马财经也联系了能量传播的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没有相关回应。
对此,黄国锋指出,营收状况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企业,像文化产业的回报率上下浮动较大,平均为20%-30%,但如果有好的内容,吸引广告商,吸引受众,回报率也会随之飙升。
不凑热闹,做擅长的事
野马财经新三板研究中心进一步分析了能量传播制作的节目,发现它们的画风跟市场上大打“男神女神逗比牌”的综艺真人秀等节目不太一样。
例如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把海派清口推上了潮流,纵使节目已经停播2季,但也不会影响公司内容的后续储备;原创演讲系列真人秀《超级演说家》、《我是演说家》反响均不错,仅北大刘媛媛的一篇演讲便刷爆朋友圈;正在播出的《我是演说家》第三季,与周五一众综艺比拼也没有露怯,收视率一直保持在第五左右。
上图为《我是演说家》收视率情况
此外,文化节目《传承者》斩获了老干部陈道明的综艺首秀;喜剧类节目《我为喜剧狂》第一季请来行走的段子手郭德纲、太阳女神谢娜以及喜剧教父英达,寻找草根喜剧人……正如郭志成对野马财经所表示的,能量传播即便“在市场上的表现算不上最好,但也没落下脚步”。
黄国锋向野马财经进一步分析道,从2013年以来,国内的影视综艺作品数量激增,资本纷纷进入。各家都开始追加投资,打造爆款作品。郭志成曾说能量在这个时候没有掉队,是因为股改成功为能量注入活力和竞争力,让其在动辄上亿的投资浪潮中没有败下阵来。
不过,黄国锋同样强调,虽然整个市场节目数量可人,但从社会影响力来看,却处于回落平稳期,需要一些沉淀,而不是一笑而过。如今综艺节目跟风现象严重,互相抄袭,对整个影视业都是一种伤害。
在这一背景下,郭志成对野马财经表示,即使难受,也不盲目跟风,做自己擅长的,也是一种方式。“在市场上时间长了,就不太容易被动摇”,他如是说。
除了上文所述明星效应有限的原创访谈类和演讲真人秀系列节目外,能量传播还对纪录片情有独钟,其早期与探索频道合作的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甚至获得了英国考古学协会纪录片大奖,《China Atlas》入选美国高中图书图书馆必修项目的选材。
重内生增长,思外延并购
湖畔山南资本副总裁牟雪对野马财经表示,对于影视制作公司而言,投资人最看重的无非是两种能力,一个是原创内容的打造,另一个就是产业链资源的整合。
能量传播《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提到,公司将从横向、纵向同时出发,结合内生增长和外延式并购,产权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实现经营目标。
所谓内生增长即指创新、丰富老品牌内容,持续推出新品综艺节目。郭志成向野马财经表示,在L型新常态的情况下,要少横向发展,多纵向挖掘。除了老本行的稳妥处理,能量传播同时在向移动端及直播专业化拓展,在紧紧抓住主流的电视观众的基础上,也去不断尝试靠拢新一代的年轻人。
例如今年五月底,《鲁豫有约》引入了网络直播方式,直播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一天,首日观看量破280万,次日更是达到325万;7月19号,“红衣教主”周鸿祎做客《鲁豫有约》花椒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300多万;另外,公司已经上线了微信公众号“鲁豫有约视频部落”,每周三鲁豫都会在公众号《偶遇鲁小胖》单元中以音频的方式与大家交流。
依托于“演说家”系列节目而打造的“言值”APP已经上线,据郭志成介绍,《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的海选便是在 “言值”上进行的。郭志成告诉野马财经,“言值”的商业化试水让公司看到了其上升空间,如果能将大量垂直领域的观众沉淀到平台之上,进行互动,将产生巨大的价值,未来会建一个自己的内容专属移动端,实现新增长。
当然,文化不仅仅是知识创新市场,更需要资本助力。3月2日,能量传播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与北京宝鼎汇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投资基金,以加快公司在传媒领域的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
野马财经新三板研究中心分析,能量传播试图在未来几年将外延式并购战略发展成为公司的“另一条大腿”,借助登陆新三板契机,利用资本市场的政策优势,实现资源的整合。
机会背后风险犹存
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口红效应凸显,而且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给了垂直类公司留下了更多机会,对于已取得成绩的能量传播而言,能否持续推出收视率较高的节目,是其市场成败的关键。
有关公司是否依赖陈鲁豫这类问题常被问及,郭志成在路演时坦言自己也不清楚。但陈鲁豫除了身为能量传播股东外,也拥有自己的工作室,且以合作方式参与能量的节目制作,例如2016年6月21日,能量传播曾发布公告称向鲁豫工作室支付不超过470万元模式研发等费用。
对于此类风险,黄国锋分析指出,原创能力薄弱仍是跨步前行的绊脚石。牟雪同样对野马财经表示,往纵深发展虽然好,但挖掘已有IP的成本也高,从一个IP拓展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品有很大距离。
另外,从能量传播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虽然净利润在增长,但营业收入增速的放缓却意味着市场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加强。
同时,挂牌新三板后,能量传播进行过一次8800万的定增,公告称其中一个原因是补充现金流量,但在如今新三板融资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能量传播能否继续运用资本的力量助推自身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