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腰斩”!行业老二单季亏损或高达16.6亿 不仅降薪还裁员?
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
来源:黑池财经
猪肉的价格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食用最广泛的肉类食品,猪价持续下行,大家渐渐尝到了“猪肉自由”,而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
7月14日,素有“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和生猪出栏量老二的正邦科技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牧原股份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亿元-1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7.84亿元,下降12.83%-5.42%;正邦科技则直接由盈转亏,预计上半年亏损12亿元-14.5亿元,同比下降149.64%~159.99%。
“猪老大”们业绩走低,猪价的下跌无疑是最大原因,行业内另一家知名企业温氏股份的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梅锦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猪价从20元/斤的出栏价格,前段时间最低跌到6元/斤附近,现在又回到了7-8元左右,目前整个养猪行业都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也可以说是寒冬期 ”。
单季亏损或高达16.6亿 不仅降薪还裁员?
行业老大和老二的业绩下降,已经预告了猪利润周期拐点已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正邦科技还实现盈利2.1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度达到12亿元至14.5亿元,这相当于第二季度单季亏损金额至多达约16.6亿元;“猪茅”牧原股份虽说未录得亏损,但净利润也出现大规模的回撤。
在此背景下,控制业绩下滑幅度成为猪企的必修课,而作为深耕养殖业十多年,经历几次“猪周期”波动的正邦科技对市场变化还是有一定判断力的,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正邦科技已经开始淘汰对成本影响最大的低效母猪,到今年二季度共计淘汰85万头。
正邦科技表示,公司率先进行低效母猪淘汰的做法极大程度上为公司缩减了成本,降低了经营风险,仔猪成本已由2020年四季度的950元/头降至目前的600元/头,降幅达37%。
但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正邦科技表示公司二季度未参与生猪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这意味着,公司二季度没有采取任何风险管理手段,全部扛下生猪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如今,正邦科技显然有些扛不住了,网上流传着一份正邦科技员工自愿降薪申请书,申请人称:“2021年是公司面临挑战的一年,猪价行情持续下跌,养猪行业业绩整体大幅下滑,我们公司也未能幸免,作为正邦大家庭的一员,本人愿意与公司经营共担,风雨共济。我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整个正邦集团内部确实是在降薪,事业部月薪一万元起的员工和行政部月薪八千元起的员工,分别降薪10%,降薪时间自今年7月开始,接受访问的员工表示并非自己自愿。
不仅如此,降低成本的方式不止有降薪,上述员工表示,包括正邦科技在内的正邦集团,还在做人员优化,整个集团大概有7万员工,而这次优化的人数在万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下旬,网上也曾曝出牧原股份2021年将裁员6万人的消息,牧原股份回应称消息不实,员工流动情况保持正常水平,公司无大规模裁员计划。
对比一看,高低立现,投资者对两家公司的反应也比较客观化,截至7月15日收盘,牧原股份报56.96元/股,年内跌幅仅为5%左右;正邦科技报11.05元/股,较年内最高价19.28元/股,已下跌40%以上。
而对于两家龙头养猪企业的差别表现,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虽然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但是牧原股份的成本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同时,在本轮猪价下行过程当中,牧原股份的规模优势不仅体现在养殖成本的降低,也体现在对于区域价格影响力的提升,亦可转化为超额的利润。
中信证券认为,牧原股份成本控制行业领先,出栏量预计高增,长期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16倍PE,对应目标价145元,维持“买入”评级。
刚开启亏损周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8日,生猪销量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6月份销售数据,当月销售均价全线跌破行业成本线。
其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跌至13.58元/公斤和13.66元/公斤,温氏股份、新希望和天邦股份则分别跌至14.2元/公斤、14.54元/公斤和14.02元/公斤,综合市场各方数据,15元/公斤为生猪养殖业平均成本,上述销售价格的回落,已经意味着部分公司在今年6月开始出现亏损。
据央视新闻报道,商务部监测,上周(7月5日至11日)猪肉零售价格环比下降0.7%,生猪出栏速度逐步放缓,加之国家猪肉收储政策支撑,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以小幅震荡为主。
而通过较过往数据可知,从2007年到2019年6月底,国内生猪价格始终在10元-20元/公斤区间波动,这意味着生猪价格或刚刚进入“磨底”阶段,历史上类似阶段多会持续两至三年时间,如果从上述角度来看,猪肉股不过刚开启亏损周期而已…..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