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属性不足,业务进退维谷,依赖政商关系的卓锦环保何去何从?

2021-07-14 09:38:34
花朵财经
关注
2021-07-14

6年没有一项发明专利,到底是研发人员水平太差,还是完全没投入呢?

图片

花朵财经原创  

卓锦环保的卓未龙一路走来堪称奇迹。出生于1977年,1994年只有17岁,按道理应该是要准备高考的时候,但卓未龙却已经任职于浙江中平工贸集团公司外贸科。那个年代进入大学要比后来难,但卓未龙似乎连考大学的尝试都没有过。这并不是说卓未龙不聪明,因为两年之后的1997年,卓未龙已经成为杭州光越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第二年就已经是上海卓锦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03年,卓未龙和母亲蔡丰英出资500万设立卓锦有限,这是卓锦环保的前身,出资经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其中,卓未龙出资450万元。

450万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中供铁军》一书里回忆当时浙江阿里员工工资在800元。而当时上海房价也在4000左右,450万元能全款买10套,也就是相当于现在至少1亿元的资金。而此时卓未龙年仅26岁,距离参加工作仅仅9年。

这些钱究竟是怎么来的?

卓未龙和他的家人都非常低调,因而并不清楚他早年的资金来源与发家史,以及他并未学过相关专业,早年也是从事外贸行业,何以突然转为从事环保的缘由。

图片


不过从卓未龙谋得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杭州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来看,显然他很擅长与政府官员打交道。长袖善舞的他也承认,卓锦环保的客户主要是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等。近几年,卓锦环保来自浙江省的业务收入占比基本在8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卓未龙对地方政商关系的依赖。

蹊跷的毛利率

做政府生意首先带给卓锦环保较高的毛利率,2017年卓锦环保的毛利率接近50%,而同行公司的毛利率在38%,毛利率相差11%,到2019年行业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卓锦环保毛利率降为45%,同行降为33%,毛利率差值甚至有所扩大。

另一个特点是回款困难,现金流紧张。2017年,营业收入1.57亿元,净利润3255万元,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只有63.77万元。2019年,卓锦环保收入增长到2.91亿元,净利润5623万元,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是-3036万元,也就是不仅没赚到现金,还要垫进去3000多万元。直到2020年才取得915万元的正向现金流,但把2017至2020年四年现金流相加之和仍为负值。这就导致卓锦环保的债务一路飙升,2017年不到4400万元的短期债务,同时欠供应商的账款不足2100万元,到2020年,短期债务已经在1亿元左右,欠供应商的款项超过7300万元。

鉴于卓锦环保的回款如此之差,指望从业务获得现金还债很难了,或许只有上市发行股票后,拿着股民的钱才能把窟窿堵上。

毕竟就市场份额来说,同行业的高能环境、建工修复,都远远高于卓锦环保,并且卓锦环保局限于浙江的政商人脉,走出去颇为困难。

诡异的合作

2020年,卓锦环保将控股的杭州力锦转让。取代杭州力锦位置的是温州微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微水环保从事固废处置,一度成为卓锦环保的第二大供应商。

温州微水环保的来历非常奇怪,2019年5月17日成立,第二年就已经成为卓锦环保的主要供应商,速度快得不可思议。那么是不是温州微水环保的技术能力特别出众呢?

2020年5月,温州市环境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温州微水环保竟然直接将固体废物露天堆放在空地上,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直接排放到当地空气中,未采取任何措施。因此环境局对温州微水环保罚款3.5万元。如此说来,温州微水环保不仅技术实力堪忧,连起码的敬业精神都没有。

不过,温州微水环保从卓锦环保拿到的采购金额是1593.9万元,罚款金额却不到这个数额的零头。

卓锦环保为何选择这样的公司合作?这在行业内看来颇为诡异。

难以处理的客户

2017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之一是太原化学工业集团土地资源管理分公司,然而当年1069万元合同金额全部转为了欠款,到2020年,卓锦环保将太原化学工业集团起诉至法庭,不过,一个月后卓锦环保选择了主动撤诉。

这里面究竟是卓锦环保知难而退,还是为了上市选择妥协,并未披露。

类似的还有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2018年卓锦环保完成水体修复项目,合同总价2818万元。同样的,该款项形成了应收账款。到2020年,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欠卓锦环保款项仍有2079万元。即使考虑二者的补充协议,这收款速度也太慢了。

依赖本地政商关系,而不依赖技术,导致的问题是,省外即使有业务,回款也比本省更困难。通常,这些客户也是不太好得罪的。

因为不能凭借技术向市场要业务,就只能做一些龙头不愿做的客户,这些客户在当地都颇有势力,不付钱也不好得罪,那能不能不做呢?如果不做,卓锦环保的业务收入就很难看了。但是做了,实际上是需要垫钱的,两年都难以收回。

这就是卓锦环保的客户困境,也是卓锦环保实力不足的反映。

科创属性不足

科创板《暂行规定》要求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卓锦环保恰巧踩在门槛上,成立至今拥有发明专利6项。不过,最近获取专利的时间已经是6年以前,这意味着近几年,卓锦环保在科技研发上乏善可陈。

图片


并且在专利中,有两个专利的第一发明人是浙江工业大学,而非卓锦环保自主研发。并且有两个发明专利都是微粉诱导好氧污泥颗粒化,仅有细微区别。这是不是有凑数之嫌?

卓锦环保在招股书中披露,2017年研发人员44人,到2020年研发人数66人,这么多从事研发的员工,6年来没有做出一个发明专利,到底是研发人员水平太差,还是卓锦环保实际并未投入呢?

如果让这样的企业登陆科创板,真的是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吗?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花朵财经
298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国内新锐财经全媒体平台,用崭新的财经视野为用户提供包括宏观、行业、经营管理内参、区块链等在内的第一手信息。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