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招人!海尔消金推出“小微贷”新品
当下,小微企业主正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热捧的香饽饽。
来源:消金界
作者:黑玛丽
近日,消金界发现,海尔消费金融推出“微店主贷”,并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相关岗位需求。
比如,在其“风险量化分析经理”的职位招聘中,要求该职位“负责小微商户相关三方数据的接入、测评;场景类策略指标库搭建及维护;模型对接+系统需求管理+部署测试”,其月薪在20-30k。
据消金界统计发现,这是继招联金融、兴业消金之后,又一家将目光瞄准小微企业主贷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政策利好不断的情境下,这一领域的竞争已日趋激烈。
2020年净利润骤降四成
2020年海尔消金业绩全面下滑,净利润骤降四成;与助贷机构合作场景业务,线上线下踩雷不断。内忧外患下的海尔消费金融,亟待寻找新的业务抓手。
近日,消金界发现,海尔消费金融推出“微店主贷”,并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了风控、人力等在内的一系列岗位需求。
这也是继招联金融、兴业消金之后,又一家将目光瞄准小微企业主贷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由海尔集团、海尔财务公司、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和中国创新支付(现为中国有赞)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并于2018年5月获批增资至10亿元。
在业绩表现上,海尔消金并不如人意。2020年报显示,海尔消金营收净利润双降。数字显示,公司2020年营收11.76亿元,同比下降15.33%,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下降40%。
在主营产品上,海尔消金针对海尔员工、合作企业员工,推出优质企业员工贷,以及普通的信用贷款。针对海尔伞下店用户,推出员工专享的“易理货白条”,用户可先购物后还款,最高额度20万元。
在场景业务上,海尔消金主要布局教育、医美、家电分期等场景。
其中家电场景主要依托海尔股东资源,围绕线下海尔专卖店和线上海尔智能家居用户开展服务;教育和医美场景则是公司的主战场,此前主要和助贷机构合作,充当了学霸君、平安好学、米么金服、上海金锜镒等平台的资方。
如今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尔消金正在发力医美自营业务,目前已经在北方城市开始试点。
此外,公司还推出了线上分期商城以及“黑卡会员”,后者主要由上海猎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服务。
小微业主,海尔兄弟的下一个“场景PK”?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海尔消金入局小微场景具有天然优势。但是囿于政策和额度限制,此前持牌消金鲜有入局。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消费贷款的额度上限为20万元。这笔贷款最终是放给个人消费还是公司经营,甚至是流入楼市,本身就较为敏感。
比如,同样拥有产业系背景的苏宁集团,主要通过旗下的苏宁银行而非苏宁消金来赋能小微企业。
实际上,同属于海尔集团体系内的海尔小贷,在小微领域早有布局。
除了做得风生水起的海尔发票贷,海尔小贷还在全国多地开展房抵业务。此前海尔金控的评级报告显示,2018年海尔小贷的抵押贷款占到整体贷款的64.27%。
此前消金界曾报道,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信贷公司,海尔云贷和海尔消金都主营信用贷款和场景分期。二者独立经营,在业绩上你追我赶,甚至一度出现“小贷业绩超过消金”(详情请点击《消金向左,小贷向右,“海尔兄弟”的场景PK》)。
当下,如果能够依股东的场景优势及庞大的销售网络,以面向小微店主的大额场景作为切入点,海尔消金是否够能够“扳回一局”?
早在2021年初,海尔消金方面曾公开表示,未来公司将会在战略上持续加码科技金融,与海尔智家生态全运营链路深入融合,为用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同一时期,海尔消金推出了“智家白条”,基于海尔智家App平台,通过后台数据支持,同时在商户端和用户端实施双向金融授信,带领消费者“云购物”。
这样看来,如果海尔消金能够借力股东资源,不管是在海尔集团内部,还是在消费金融之中,想必都可以先行一步。
2021年可以说是小微贷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
不管是银行、消金公司、头部互金平台,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在抢食这一市场。万亿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巨大,未来的竞争也势必会日趋激烈。而消费金融在这一领域的角逐,或许才刚刚开始。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