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步步紧逼,压力山大的每日优鲜,卖了一盒变质蓝莓

2021-06-15 10:02:59
摩根商研所
关注
2021-06-15

网购生鲜和水果,由于物流环节的不可控因素,难免会碰到变质腐烂之类的情况。但是,买的东西把人吃进医院,这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网购生鲜和水果,由于物流环节的不可控因素,难免会碰到变质腐烂之类的情况。

但是,买的东西把人吃进医院,这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凭借着资格老、规模大、丑闻少的优势,每日优鲜长久以来都保持着行业老大的地位。

 

几乎不会有人觉得,如此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会发生在它的身上。

 

在儿童节前一天,有人在每日优鲜上买了一盒蓝莓,到第二天收到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几颗烂掉的。

 

水果嘛,保质期短,上午摘的可能放到下午就坏了,更何况是在密封包装里跑了一天快递,只要不是整个烂掉,稍微有些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

 

当事人显然是对此习以为常,况且有每日优鲜的信誉做背书,也不觉得会有什么问题。于是随手把它们挑出来扔掉后,就和家人把看起来正常的蓝莓都吃掉了。

 

结果当晚两个人就上吐下泻,持续到第二天实在扛不住了,去医院做了检查,被医生诊断为细菌性急性肠胃炎。

 

 

看似不起眼的维权纠纷,如果被媒体大规模曝光,资本市场将会重新审视这个从业7年之久的老牌企业,势必会影响每日优鲜的上市计划。

 

强如马云的蚂蚁集团,只因为马云在演讲时放飞自我的一句话,同时惹怒了银行和消费者,才被打落云端,再无上市的希望。

 

如果市场环境不紧张的话,每日优鲜一定会优先把这事情解决好,至少不留给别人挑刺的借口。不过,紧随其后的叮咚买菜,显然是不会给它这个机会。

 

在国内生鲜电商领域排名第二的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差距远比想象中要小。

 

两者都采用了“前置仓”的商业模式,也都保持着持续亏损的运营策略:烧最多的钱,抢最多消费市场。

 

相同的市场定位,相同的竞争策略,却有着不同的业绩。2020年,叮咚买菜总营收高达113亿元,而每日优鲜则只有61亿元。

 

要知道,在2019年的时候,叮咚买菜还只有39亿元的营收,而当时的每日优鲜,就已经超过了60亿元。

 

 

一年过去,叮咚买菜高歌猛进,而每日优鲜却在原地踏步。

 

到了今年,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拉大。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优鲜只有15亿元的营收,而叮咚买菜,已经完成了38亿元。

 

几乎可以说,叮咚买菜的刀,已经顶在了每日优鲜的后背上。

 

就在每日优鲜递交招股书的第二天,叮咚买菜也开始了海外上市的道路,目标直指美国的纽交所。

 

面对如此大的竞争压力,每日优鲜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竞争对手身上,至于自家平台上的用户体验,怕是要再往后靠靠了。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摩根商研所
648文章
·
0评论
·
1粉丝
探寻商业本质,专注商业研究与故事。关注重大事件、典型公司,提供最专业的权威商业分析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