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就要增资,苏银消金打的什么算盘?
苏银消金的成立,能否打破此前城商行消金子公司开业普遍亏损的现状?
来源:消金界
作者:黑玛丽
从2020年10月10月收到获批筹建公告,到2021年3月1日正式开业,苏银凯基消金整整历时半年时间。 根据134家城商行披露的最新财报数据,在8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城商行中,目前只有宁波银行和徽商银行还没拿下消费金融牌照。而苏银消金的开业,适逢互联网贷款新规的下发,在当下更受业内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消金公司来说,从获批筹建到正式开业的前6个月为关键时间节点。这也意味着,2020年9月获批筹建的蚂蚁消金,若进展顺利,也将于同月开业。 招聘侧重线上布局,沿袭母行金融科技基因 3月1日,江苏银行公告称,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已批准江苏银行子公司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银消金”)开业。 根据批复,公司由江苏银行和凯基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五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其中江苏银行出资比例50.1%,注册地为江苏省昆山市。 批复内容显示,苏银凯基注册资本为6亿元人民币,这在已经开业的持牌消金中并不占优势。 据一位来自苏银消金内部的人士表示,公司刚刚获批开业,就已经在组织增资事宜。 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上化布局,前期的系统搭建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比如2020年8月开业的阳光消金,目前其产品只针对受邀用户开放。 公开数字显示,截至2020年底,阳光消金累计用户数152万,累计放款金额超过20亿元。而前期业务主要来自于联合贷款以及针对白名单用户的贷款。 而消金界了解到,苏银消金已经完成了前期的系统搭建,可以实现“开业即放量”。从这一点来看,苏银消金可谓“开业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此前消金界还了解到,早在2020年4月,江苏银行业已经开始为苏银凯基组织了专场招聘。与此同时,公司得到了股东方的人员和技术支持,苏银消金的总裁暨总经理以及部分员工都来自于江苏银行。 此外,江苏银行官网信息显示,苏银消金目前还在招聘风控审批部以及信息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从前期发布的岗位需求来看,公司侧重线上产品布局。这一点,可以说沿袭了母行的金融科技基因。 财报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23378.93亿元,同比增长13.21%;贷款余额12016.09亿元,同比增长15.48%。 此外,江苏银行主要为个人客户提供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贷款品种。最近三年末,本行的个人贷款余额分别为1357.35亿元、1878.47亿元和2705.29亿元,分别占贷款余额的20.90%、25.14%和30.42%。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江苏银行努力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不断加大科技领域资源投入,2019年江苏银行金融科技资金投入6.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4.7%。 在线上,江苏银行主要和饿了么、京东数科、美团金融达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 城商行的消费金融生意 根据134家城商行披露的最新财报数据,在8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城商行中,目前只有宁波银行和徽商银行还没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其中江苏银行以总资产20650.58亿元、资本充足率13.87位居第三名。 银行参股消费金融公司,按理说可以提供资金、客户、风控等方面的支持。然而,消金界此前盘点发现,城商行的消费金融生意,大多不如人意。 拿北京银行旗下的北银消金来说,尽管开业时间最早,但是净利润却出于垫底水平,自从2017年陷入“拉人头”骗贷的传闻后,再难走出困境。 资产规模达22370.82亿元的上海银行,此前传闻和携程两大股东理念不合,致使尚诚消金经营不善,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0.256亿元。 盛京银行旗下的盛银消金,目前注册资金本仅为3亿元,仅就杠杆率的限制,就很难做大规模。 而南京银行此前参股了苏宁消金,此后便萌生退意,在业务上也并无太多关联。尽管其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未正式获批,但是银行自己设立了消费金融中心,拥有自己独立的消费信贷品牌“薪梦享”和拳头产品“诚易贷”。 苏银消金的成立,一方面顺应了大股东深化零售业务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对于江苏银行来说,苏银消金成立的意义可能不止于此。 就在2021年2月,银保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联合贷三项定量指标,并要求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区域经营。 根据公开信息,大股东江苏银行主要业务网络布局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四地,布局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此外,银行坚持“深耕江苏、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其省外业务和县域业务也伴随网点的扩张增长迅速。 对于刚刚开业的苏银消金来说,对于大股东江苏银行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利用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实现全国展业,从而突破新规对于城商行的区域限制。 苏银消金的成立,能否打破此前城商行消金子公司开业普遍亏损的现状?对于其接下来的发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