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期货交易所来了!为大湾区夺取大宗商品定价权

2021-01-31 21:07:51
金角财经
关注
2021-01-31

广州将要建设全国第五所期货交易所。

来源:金角财经(ID:F-jinjiao)


广州将要建设全国第五所期货交易所。

 

这个消息早几天已经确认: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

 

在全国所有的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多年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交易所。在全国金融中心性的城市里,广州仿佛被遗忘了一样。

 

这一次,为什么期货交易所来了?为什么是广州?这个期货交易所是做什么的,和其他城市的期货交易所有什么不一样?

 

一系列待解的问题背后,有着一个最为关键的答案: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会为大湾区夺取大宗商品定价权。

 

这将掌握的是,全球大宗商品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分配。


 为什么是广州?

 

多年以来,广州都是全国所有一线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性质交易所的城市。



在各个一线城市里,只有三个全国性金融中心。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

 

北京有一行两会,也聚集了众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总部,是毋庸置疑的全国金融决策中心,地位难以撼动。上海则有上交所,还手握A股主板、科创板,金融门类齐全,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一路狂奔。

 

同属广东省的深圳,既有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众多金融机构,也有深交所坐阵,中小板和创业板激发着这里的金融活力,更不用说,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拥有港交所的同时,也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更是连接海外和国内金融的桥头堡。

 

而广州在金融地位上,似乎一直处于缺位的状态。

 

甚至有人认为,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一直以商业贸易为底蕴,在实业以及贸易业务的投入更甚于金融,因此,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务实特点,让广州和金融之间,在气质上就隔着一层。

 

但事实上,不是广州没有相应发展金融业的想法,而是前文提到的缺憾,让广州难以在金融方面建立起和一线梯队同等的优势。


图片

 

2018年,在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发布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曾提到,“广州最大的短板是市场”,相比其他一线城市,广州没有相应的交易所。

 

全国性的交易所,带来的是金融业的相关业务。缺失了全国性的交易所,等于失去了汇聚全国金融资源的机会。

 

仅此一项,就让广州在金融领域备受掣肘。

 

事实上,在广州期货交易所建立之前,广州也已经在朝着金融中心发力。

 

早在2016年,广州在直接融资比重、保费收入增速、新三板挂牌增长率更是突破性地拿下3个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广州的本外币存款余额接近5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稳居全国大城市第四位,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名第三位。

 

金融平台体系建设方面,广州建成了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商品清算、航运交易等五大区域金融交易平台。

 

2017年3月,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落户广州,自此广州正式告别了没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的历史。此后,上交所南方中心、国际金融论坛相继落户广州。


也就是说,多年以来,广州已经在金融领域积累了相当的厚度。但为什么整个金融模块,还是默默无闻?

 

短板在于,广州并没有一个全国性质的交易所。

 

全国第五家期货交易所落户广州。可以说是广州等待了多年的回响。

 

为何是现在?


 为大湾区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


广州期货交易所的酝酿期,和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酝酿,有着接近的步伐。

 

2020年5月14日,《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

 

4个月后,广州出台了广州就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提到支持在广州依法有序设立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探索研究在广州试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跨境业务。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速,建立一个华南区域的期货交易所也变得更为重要。

 

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给广州建设期货交易所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机。

 

大湾区几乎已经被看作是千年大计,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链接中国与世界,由此,大湾区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超级枢纽。

 

而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运行当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辐射作用。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有号称“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每一个档口背后,都链接着泛珠三角的一个工厂。

 

在大湾区日渐成形的背景下,广州发达的商品贸易,和期货交易之间的联动性更能体现出来。

 

随着大湾区规划的出台,广州在商贸之上,更需要金融中心地位的助推。

 

就像广州的《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广州支持港澳金融机构参与广州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平台,推动广州绿色金融创新经验向粤港澳大湾区复制推广。


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或许可以帮助广州一举实现金融突围,奠定切实的金融中心地位。

 

发达的工业和消费,让广州拥有了大宗商品贸易的基础,而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期货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


图片

 

在全世界的大宗商品领域,从前都有一句话,“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说的就是中国在世界大宗商品链条中的地位。

 

谁掌握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分配。

 

然而,大宗商品存在的资源集中程度高,价格存在变化周期的特点,因此对供应链的控制权变得非常重要。在长周期中,期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变动。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都存在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需要衍生工具帮助管理风险。比如大豆、钢铁等商品,一家公司在未来需要大量此类商品,但担心价格未来上涨,就可以利用远期、期权等锁定价格风险。从而降低成本。

 

因此,在大湾区的发展路上,势必需要一个强大的期货交易平台,用以帮助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提升广州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战略安全。

 

 交易所将侧重在哪些领域?


广州为此做了不少工作。

 

此前,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发布《关于广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瞄准金融机构与金融人才,准备大举“撒钱”:

 

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各类金融机构,按注册资本规模最高给予一次性2500万元奖励;

 

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新上市的广州地区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对金融机构因业务发展需要,在广州国际金融城通过公开出让方式以市场价格购地建设自用办公用房的,按照自用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给予1000元的奖励;

 

每年评定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对金融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分别给予10万到100万元的补贴等等。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空中心,广州这一独特区位,为金融中心的蓄势待发提供了深厚积淀和优势。


图片


郑州商品交易是国内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主要围绕农产品领域。

 

大连大宗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目前已上市玉米、玉米淀粉、粳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等21个期货品种,此外,还有7个期权品种。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1999年合并成立,主要围绕有色金属、贵金属领域。

 

中金所于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主要围绕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领域。

 

可以看出,现有的每个期货交易所都有自己较为注重的领域,广州期货交易所未来将专注哪些领域,目前尚未有明确文件。

 

不过,目前这些既有的期交所,覆盖范围仍旧有限,且缺乏对新兴金融衍生品的对接,无法适应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趋势。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探索意义,也就更为明显。

 

此前曾有消息称,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以碳排放作为首个品种,可能主要聚焦于绿色、金融、科技、环保等新兴产业,市场空间极其广阔。但之后碳排放品种遭到监管部门否认。

 

但无论广州期货交易所未来主要进行何种期货交易,都会赋予广州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希望。

 

多了一个交易所,对于广州来说,不仅是多了一个全国性的金融机构,而且广州将会成为期货交易的大本营,众多金融机构和总部都将随之而来,产生强大的资金聚集效应。

 

更关键的是,金融业向来具有马太效应,有了区域总部,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金融交易所,广州的金融中心建设才会如虎添翼。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金角财经
405文章
·
0评论
·
2粉丝
城市新中产读本,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