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私有化背后:市值不足网易1/20,微博撑起八成营收
第一批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第一家以VIE架构上市的国内门户网站,“中概股带头大哥”之一的新浪,因何选择此时私有化?
作者 | 李红梅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风云资本界
第一批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第一家以VIE架构上市的国内门户网站,“中概股带头大哥”之一的新浪,因何选择此时私有化?
7月6日,曹国伟欲私有化新浪的消息传出。
具体而言,新浪(NASDAQ:SINA)宣布,董事会收到来自“New Wave MMXV”公司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41美元/股的价格现金,收购新浪所有已发行普通股。该交易对新浪估值为26.8亿美元。
根据新浪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材料显示,此次提出收购提议的MMXV是一家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由新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曹国伟控制。
截至2020年3月31日,新浪有65,384,161股,新浪董事长、CEO曹国伟持股13.5%,有58.6%的投票权。其中,曹国伟通过New Wave MMXV Limited持股12.2%,有58%投票权。按照持股比例来看,新浪此番私有化,New Wave需要动用超过20亿美元现金。
对此,New Wave方面表示,计划以债务和股权相结合的方式为收购提供资金,并期望在签署收购协议时作出最终承诺。同时,New Wave表示仅对买家未持有的新浪流通股感兴趣,无意将公司出售给任意第三方。此外,这份意向信仅仅表示出买家初步的兴趣,并不够成任何具有约束力的承诺。
受此消息影响,7月6日新浪微博涨近18%,新浪当日上涨10.55%,收盘价为40.54美元/股,市值为26.51亿美元。一夜之间,新浪市值大涨2.53亿美元(17.7亿人民币)。
发稿前一天,也就是7月7日,新浪跌1.09%,收盘价为40.10美元/股,市值为26.22亿元。
新浪董事会提请公司股东以及其他考虑交易新浪股票的人士注意,目前董事会只是收到了New Wave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尚未就如何回应此私有化要约而作出任何决定。
风云资本界(微信公号:sxkcg666)联系新浪相关负责人,想了解私有化事宜的最新进展,以及新浪接受此次私有化的可能性。但截至发稿,对方未做回复。
此前,新浪对外表示,新浪董事会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独立董事张颂义、张懿宸和汪延组成的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以评估和审议这一私有化要约。
据36氪援引新浪内部知情人士称,私有化后,管理层对公司保持100%的控制权,可以进行多元化战略和业务尝试,给公司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回归,因为外面日子不好过?
新浪是中国初代互联网公司之一,旗下业务主要包括门户新闻网站、手机新浪、以及微博社区。2000年4月,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更是第一家以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上市的国内门户网站,曾一度掀起了中概股上市浪潮。
如此说来,新浪的股价本该一路高歌,却没想到在中概股市值增长的大军中掉了队。自2011年站上147.12美元的历史最高股价后,新浪股价持续走低。2018年3月突破122美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挫,表现低迷。
至2020年7月6日,新浪开盘价为40.36美元,较20年前的发行价17.5美元仅上涨130.6%,但较2018年的高位已经跌去六成。总市值为26亿美元,市盈率为负数。
相较之下,与新浪同年上市,同属四大门户网站的网易,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6000%倍,总市值超过600亿美元。
如此天壤之别,自然与新浪不佳的业绩有直接关系,但同样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一梯队,新浪市值不足网易1/20,被低估的似乎有点严重了。
而私有化后重新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在不同的价值评断标准下,新浪的价值或将得到重估。
曹国伟也许早在5年前就想到了这一点。
2015年6月1日晚,新浪宣布已与董事会主席兼CEO曹国伟达成认购协议,将向曹国伟出售1100万股新发行的普通股。使曹国伟在新浪的持股比例大幅增加,取代Platinum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成新浪最大股东。
交易完成后,曹国伟在新浪公司占股16.02%,晋升为新浪最大股东,以曹国伟为代表的管理层掌握新浪主导权,减少了新浪做出私有化决定时需要面对的决策层阻力。
然而,即便达成私有化,新浪面对的内外挑战依然艰巨。
营收高度依赖微博,后者风波不断
新浪在美股无法得到资本市场认可,核心原因还在于业绩。
2019年年报显示,新浪总营收为21.63亿美元。其中,20%来自门户业务,仅为4.23亿美元,剩余80%主要来自微博,为17.67亿美元。可以看出,新浪的整个盘子主要是靠微博罩着。
微博在2014年被新浪分拆,并在纳斯达克上市。截至发稿,微博市值89.17亿美元,为其母公司新浪的3.4倍。
但在内外夹击下,微博也面临诸多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5.50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8500万;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2.41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3800万。
相较于如此强劲的用户增长,微博2019年总营收同比仅增2.8%,远低于活跃用户增速。
这可能和微博营收来源单一,过分依赖广告业务有关。
在微博2019年的总营收中,广告和市场费收入为15.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6.6%。收入来源极其单一,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极有可能对微博乃至新浪的营收产生不利影响。
如今,在短视频崛起的大趋势下,微博的产品竞争力也遭遇挑战。如果无法改善局面,微博以及新浪的前景不容乐观。
除了微博,新浪门户业务2019年全年亏损高达3.84亿美元。该业务收入主要由门户广告和消费金融组成。其中,门户广告2019年仅实现2.16亿美元营收,同比下降25.4%,呈现连年萎缩态势。而消费金融则在2019年营收达到2.07亿美元,同比大增85.6%,但想要撑起大旗,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即便达成私有化,新浪面对的内外挑战依然艰巨。此举能否解新浪之困,还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私有化后,新浪走向何方?
对于新浪私有化一事,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风云资本界(微信公号:sxkcg666)表示:“新浪最终接受此次私有化邀约的可能性很大,毕竟此次提出私有化要约的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一直是新浪的核心高管。此前,有着专业财务背景的曹国伟曾促成新浪历史上的多次重要并购”。
而私有化以后,新浪会走向何方?是否会选择科创板或港股进行二次上市呢?
宋清辉认为:“新浪私有化以后,很可能会选择科创板或港股进行二次上市,而且在科创板上市的概率更大。相比赴海外上市,在科创板上市的最大优势就是政策支持,在科创板上市的科创企业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目前不管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是从证监会到交易所,各级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一些地方甚至还出台了对科创板上市的支持政策。与此同时,赴海外上市的劣势则非常明显,例如纳斯达克对上市企业持续信披等要求较高,一般的企业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去适应。而在科创板,由于是去年新设板块,目前从监管到市场都不成熟,存在许多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缝隙’可以钻”。
最后,你认为新浪私有化以后会选科创板、港股亦或其他资本市场进行二次上市吗?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