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解读“基因密码”年赚15亿,上市心切的诺禾致源第三次IPO能成功吗?

2020-06-15 15:12:19
风云资本界
关注
2020-06-15

我们能预测身体未来是否生病吗?我们可以知道未来几十年会患何种疾病吗?


  

作者 | 孙颖妮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我们能预测身体未来是否生病吗?我们可以知道未来几十年会患何种疾病吗?


其实,关于我们身体的诸多秘密都藏于基因之中,而通过基因检测,能够帮我们了解身体的“摩斯密码”。近日,上交所就受理了一家专注于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


近日,诺禾致源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开始冲击科创板。首席科创官(微信公号:sxkcg666)注意到,这并不是诺禾致源第一次闯关资本市场,在此之前,诺禾致源已经两次冲击创业板,但均没有成功。 

 

且诺禾致源此次向科创板发起冲击距离其第二次冲击创业板的结束,仅仅过去了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份前后,诺禾致源还曾深陷裁员风波。外界分析称,公司裁员可能与其创业板IPO失败有关。



客户遍及全球,营收三年翻倍

 

当前,医药生物领域中基因测序技术被称为未来十大改变人类的科技之一,前景广阔。作为尖端科技,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经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未来消费级基因测序市场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全球基因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呈现一个巨大的蓝海态势。而诺禾致源就是这蓝海中的一员。

 

招股书显示,诺禾致源最近5年在国际期刊累计发表署名论文75 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在内的高级别国际期刊论文26篇(影响因子>10),取得基因测序技术相关发明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173项。

 

与此同时,其经营业绩也在持续增长。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39亿元、10.54亿元和15.35亿元。


 来源:招股书


诺禾致源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客户。招股书显示,公司服务的客户已经超过4000家,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境内外一流科研院所。

 

而除了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诺禾致源在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子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同质化竞争严重,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

 

诺禾致源虽是国内通量最大的基因测序科研服务提供商之一,却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加剧和服务价格下降的风险。

 

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市场上已涌现出一大批面向基础研究的测序服务提供商和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基因测序行业特别是国内成熟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过去三年的服务价格持续下降。

 

一位长期关注基因检测行业的业内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基因检测行业普遍处于毛利逐渐下降的通道中,同质化的趋势也很明显。

 

在这样的趋势下,诺禾致源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2.81%、42.89%和39.15%,而同期,同行业毛利率平均值为53.74%、51.73%和54.84%。可以看出,诺禾致源的综合毛利率与行业平均值相差较大。且行业平均毛利率从2017年的53.74%上升到了2019年的54.84%%,而诺禾致源2019年的毛利率却出现了下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诺禾致源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安诺优达、百迈克等。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诺禾致源的综合毛利率均远低于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如下图所示)。


  来源:招股书


诺禾致源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毛利率下降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拉低了产品单价,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生产所用原材料主要为试剂,而试剂供应商的价格策略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盈利水平。此外,不同业务占比的变化也会造成毛利率的波动,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自建库业务及其他业务规模有所扩大所致。

 

诺禾致源进一步对首席科创官(微信公号:sxkcg666)强调,公司在行业内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竞争优势,通过高附加值业务、有竞争力的采购价格、领先的规模和技术优势等,在市场竞争中维持了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和毛利率水平。



重要原材料依赖海外供应商


随着基因测序相关技术的持续革新和应用领域的深入发展,目前基因测序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为测序设备及其试剂生产商,拥有核心技术,能够限制下游市场议价能力;中游为测序服务提供商;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基础科研、临床应用及个人消费级产品。而诺禾致源就属于中游测序服务提供商。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处于产业链中游的诺禾致源,经营所需的重要原材料主要是从美国的Illumina和Thermo Fisher进口,其中,对Illumina的依赖最为明显。2017年至2019年,公司从Illumina采购试剂和测序仪器的金额分别为1.01亿元、3.08亿元和5.73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3.17%、64.17%和62.84%,采购金额持续大幅上升。


  来源:招股书


基因检测医学顾问王宏胜告诉首席科创官(微信公号:sxkcg666),像诺禾致源这样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基因检测服务公司,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核心技术比较缺乏,经营所需的重要原材料和设备十分依赖进口。

 

诺禾致源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基因测序行业的基本格局决定了公司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选择范围较小,主要是从美国公司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诺禾致源对上游供应商的严重依赖,也被业内认为是公司三个月前IPO申请终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诺禾致源回复首席科创官(微信公号:sxkcg666)称,公司是国内通量最大的基因测序科研服务提供商之一,在试剂和仪器采购方面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采购的相关产品尚未列入贸易战提高关税的清单,且已防御性地建立了较为充裕的库存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

 

你会去做基因检测吗?你认为诺禾致源如何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趋势下取得自身优势地位?欢迎评论留言。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风云资本界
258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硬核科创,引领未来
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