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融资租赁,为何绿能宝成功登陆纳斯达克,e租宝却惨淡收场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举世闻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喝过这样一碗鸡汤。不过,虽然是第二个成功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绿能宝所引发的关注,却一点都不逊色。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举世闻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喝过这样一碗鸡汤。不过,虽然是第二个成功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绿能宝所引发的关注,却一点都不逊色。
-
1月19号晚间,SPI绿能宝转板登陆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交易代码:SPI。彭小峰和他的绿能宝,充满争议的人物与产品,再度冲进了舆论的漩涡。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同为融资租赁,绿能宝彭小峰享受着敲钟的荣耀,e租宝的高管们却戴上了镣铐。
成败光伏,绿能宝的前世今生
“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套解决方案”,在绿能宝官方网站上,有着这样一句话。
光伏,应该是彭小峰的一个执念吧,赛维成于光伏、败于光伏,SPI因光伏重生,而现在,他又试图用绿能宝,用互联网金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光伏领域中来。
2003年,经常出差欧洲的彭小峰发现,那里的人们都在谈论新能源,隐约感到这是一个大市场。在对风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能项目进行仔细权衡后,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光伏,2005年,赛维创立。
彼时,彭小峰的嗅觉是敏感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赛维的创立,正处于光伏行业的爆发期,2007年6月1日,仅仅成立两年,赛维即成功登陆纽交所,融资总额高达4.69亿美元,到2008年 8 月,赛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然而,就在企业、行业都一片狂飙突进之时,谁也没有想到,黑天鹅突然降临了。2011年后,欧洲、美国相继对中国实行“双反”政策,再加上补贴的缩减、市场情绪的冷静,光伏行业遭遇了灭顶之灾,尚德宣布破产,汉能股价腰斩,赛维也陷入了绝境。最终,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彭小峰黯然辞去赛维董事长一职。
彭小峰辞任之时,已经由2007年胡润百富榜第六名,身价400亿的富豪,沦为负债十数亿的“负豪”。
经济参考报信息,“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显示,彭小峰本人共有3次被执行记录。其中2015年01月19日 (2015)合执字第00130号的执行标的高达10亿元,2015年03月12日(2015)苏中执字第00205号的执行标的为68429536元,2015年03月12日(2015)苏中执字第00204号的执行标的为80079616元。
总体算来,彭小峰本人在法院的被执行标的已超过11亿,这也成为其绿能宝遭到自融指责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野马财经查询,2015年01月19日 (2015)合执字第00130号尚在系统公示之中:
2014年,遭遇断崖式暴跌的光伏市场逐步恢复并走向成熟,彭小峰从赛维来到了SPI,并担任董事长。
SPI全称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是赛维于2011年收购的一家OTCBB(美国场外交易系统)挂牌公司,占股70%,一直致力于光伏电站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绿能宝为其子公司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产品。
自彭小峰接手后,随着市场大背景的回暖,SPI迅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不到9个月融资6次。
2014年5月,完成2175万美元的普通股私募配售;7月29日,完成2500万美元普通股的私募配售;10月21日,完成4380万美元普通股的私募配售;11月7日,完成4825万美元普通股的私募配售;12月15日,在史玉柱的牵头下完成达总额1.4亿美元私募配售购买协议;2015年1月30日,宣布完成7000万美元的私募配售安排;2016年1月19日,成功转板纳斯达克,完成资本市场的最高一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在OTCBB,SPI的融资并非大家熟悉的A、B、C轮,国内国外两种不同的市场规则、监管环境,也为SPI资本腾挪以及绿能宝的产品设置,留下了空间。
融资租赁,互联网+的善与恶
绿能宝的模式为电商+融资租赁,具体操作方法为:投资人在绿能宝购买一块太阳能发电板或者其它零件,然后将之租给绿能宝,绿能宝将每年收益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人作为利息。
而目前,针对绿能宝的质疑主要为自融,逻辑则在于:绿能宝存在关联交易,触碰互联网金融红线,因此涉嫌自融。
的确,工商信息显示,绿能宝平台产品美柚39号的承租人抚州美橙电力有限公司,与提供商江苏绿能宝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同为SPI子公司,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已经形成关联方。
不过,这其中存在两个必须注意到的法律细节。
一方面,绿能宝模式为融资租赁,而融资租赁为传统金融牌照式管理,并不完全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求,彭小峰也曾申明绿能宝拥有融资租赁牌照;
另一方面,关联交易并不违法,甚至不违规。无论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还是《美国财务准则》,都只是对关联交易的界限以及披露义务进行了规定,只有在公司不按规定履行“关联信息披露”义务时,才涉嫌违法违规,而且只适用于已经登录资本市场的公司。
同时,必须强调的是,所谓“自融”,也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而非法律上的严格定义。
无论是自融还是非法集资,法律上的最终定义都要落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两者上来。具体区分方法,可参考侦探此前所写“央视标王翼龙贷被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王思聪对阵《经济参考报》谁能胜出?”一文。
譬如同为融资租赁的e租宝,深圳经侦对其的定义也只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探路者绿能宝,前路并不明朗
就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而言,对绿能宝轻易做出“自融”的定义,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绿能宝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其自身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彭小峰背负的巨额债务。事实求实地讲,公司管理者目前的财务状况并不能完全决定其未来的动作,譬如为人津津乐道的史玉柱,也曾遭遇过重大挫折,但同样不可否认,董事长负债,的确会给投资者留下负面印象。
此外,法律地位的不明确,或许也是绿能宝需要面对的一个尴尬局面。
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绿能宝采用的融资租赁模式,属于传统金融的牌照监管,但绿能宝的营销与宣传,却都带有互联网金融的明显特征,在两个监管体系之下,特别是法律条文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适用于哪个条例,可能各方都会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上,作出解读。
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落地之后,“传统金融+互联网”模式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细节上的监管空白或者重复监管,也需要及时跟进,需要行业、监管层以及第三方监督者的共同努力。
另一方面,绿能宝母公司SPI上市地为美国纳斯达克,而绿能宝的具体业务却在中国。两国的法律存在许多不同。
例如在对关联方披露要求的定义中,美国规定关联方有无交易,都应披露关联方关系;我国则更谨慎地区分了不同影响程度的关联方之间披露要求应有不同且,这就留下了一定“变通”空间。当然,这一空间是否会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不良影响,还有待观察。
此外,行业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绿能宝的主要投资领域在于光伏,光伏行业是否已经真正走出了谷底,开始复苏,也会直接影响到绿能宝的收益率以及其它安全。
总体而言,与同为融资租赁的e租宝相比,绿能宝有着自己的真实资产,要规范得多,是基于融资租赁+互联网的真正创新,只是这种创新是否符合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方向,还有待观察。
-
毕竟,互联网金融,创新与违法就在一线之间。
绿能宝网站显示,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是其股东。众所周知,经历过巨人大厦惨败的史玉柱,也是在背负亿级债务的情况下,成功逆袭。
相比之下,同样经历过重大挫折,再次站到人生巅峰的彭小峰,能否就此迎来自己的坦荡前路,一切还未可知。
风险提示:
本网站内用户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
此文为原作者或媒体授权发表于野马财经网,且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媒体获取授权。
本网站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联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