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互联网金融何去何从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2016-03-14 17:19:40
野马4号
关注
2016-03-14

除去加强事前监管,一些代表也提出,针对一些平台解散,跑路,破产或被撤销的情况,应该注重建立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保证市场“进、出”通畅,防范恶性跑路发生,从而保护广大投资人利益。

3月初“全国政协”开幕式的启动,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序幕。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首次出现在“两会”,这两年已经成为“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互联网金融。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此次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最新政策导向是要“规范发展”。

报告在“2016年重点工作部分”称“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回顾2015年,在GDP增速下滑的局面下,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助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行业效率寄予厚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下,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个人从中投资获利开辟了空间。据统计,2015年,P2P网贷市场高速增长,,P2P交易规模达到了9823.04亿元,比2014年增长288.57%。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狂飙突进的同时,涉嫌非法融资、卷款跑路的新闻时间也屡有发生。P2P行业也成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爆发的主要领域——截至2015年年底,3858家P2P平台中“问题平台”高达1263家,跑路问题占“问题平台”的比例达到52.83%。对此,不难理解,为何各地代表和行业专家在两会期间纷纷建言要明晰行业的准入门槛,将互联网金融行业纳入更加严格和详细的监管范围。


梳理此次各地代表提案,“加强监管”成为很多代表委员中心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代表委员们分别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定位、准入门槛、监管方式、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使非法集资、诈骗洗钱乱象丛生,要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出台相关的准则和法规,强化风险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白鹤祥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存在进入缺门槛、运行无监管;业务形式、经营范围边界模糊;客户资金安全缺乏有效保护;投资者保护机制缺失;网络和信息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对此他提出,需要完善市场准入管理,加强经营监管和市场自律;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为风险监管,划定“安全港”。在机构监管的基础上,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行为监管,按照实质大于形式原则,明确创新业务的业务属性、风险控制点及行为边界,防止“监管真空”。


浙江省政协委员、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高级督察俞炯玲表示,应该还原P2P的“信息中介”身份。俞炯玲建议出台规定,P2P平台不能直接或间接地构建资金池,不能自身做担保、自融、发放贷款和分拆融资项目期限,贷款人和投资人的资金要由资质明确的第三方托管,从而将P2P平台真正构建成以信息无碍交流为核心的资金融通平台。


除去加强事前监管,一些代表也提出,针对一些平台解散,跑路,破产或被撤销的情况,应该注重建立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保证市场“进、出”通畅,防范恶性跑路发生,从而保护广大投资人利益。


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王利建议,要进一步明确平台的退出机制。“如果P2P解散、被撤销或破产,如何保护广大投资人的利益?一个平台可能有众多项目,可能涉及成千上万个投资人,如何追索?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综上无论是加强事前监管,完善市场准入,明晰经营范围,加强经营监管或是健全退出机制,保护投资人利益,规范化发展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也提到“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困难和挑战,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也离不开规范化。


正规的互联网金融是促进金融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普惠金融的助推器。


互联网金融利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在降低交易成本,去中介化,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实施普惠金融发面相比传统的金融行业拥有巨大的优势。而纳入监管体系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费率,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发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金融将在监管中赢来健康长足发展。


在过去两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公众对于这个行业的态度,从一无所知,到质疑、抵制到狂热,直到2015年因P2P问题平台事件而被众多人士误解,期间可谓一波三折。在业界专家看来,监管部门、业内企业以及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创新事物,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既不能盲目捧杀,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需要以包容、创新、防范风险的心态,促进这个行业在创新中稳健前行。


2015年7月,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12月,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6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关注重点已由“促进”转变为“规范”。不断的政策加码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步迎来了制度创新发展的阶段。


掌众金融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谭淳表示,未来,掌众金融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则,重点服务城市的中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民以及小微企业。他表示,未来,通过覆盖更广的监管政策的加入,互联网金融将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创新引导资金流向更为环保低碳领域提供助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野马财经立场。

 

点赞
收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暂时没有人评论

野马4号
1文章
·
0评论
·
0粉丝
个人主页